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专业学术信息
教育学
农学
理学
哲学
法学
文学
医学
工学
历史学
管理学
经济学
艺术学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学术信息>哲学 > 正文
中道:“中”的哲学

     儒家哲学有许多跟“中”字相关的概念,如“中和”、“中庸”、“中正”、“时中”、“守中”、“执中”、“用中”,等等。“中”的精神和原理则贯穿于儒家学说和儒家文化的方方面面,可谓是其核心和灵魂。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仅从折中、中等、两端之间的语义上来理解儒家的“中道”,因而“中道”哲学也就被简单化为折中主义、调和主义。但是,仔细探究先秦儒家典籍(包括新出土的先秦文献),就会发现“中道”之“中”的语义和内涵都极其丰富,既是“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的“中”,也是“建中立极”、“皇极大中”的“中”;既是人们内心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又是人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契合发而中节的“中”;既是天下之“大本”之所在,也是天下之“达道”之所由;它是尧、舜、禹、汤、文、武代代相传、念兹在兹的“允执厥中”的“中”。因此,这个“中”已远不只是个折中的方法,而是作为根本存在的“命”,作为至上信念的“极”,作为最高原则的“道”,它贯穿并涵盖了所谓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哲学范畴,是整个儒家哲学的精髓之所在。

  如果说哲学思维与语言之间存在天然密切的联系,那么中国古代语言文字既直观具体又抽象概括,且具有丰富的象征联想功能,对中国哲学思维特征的影响不可忽视。“中”是一个多词义、多词性的词,聚集了多重、复杂、丰富的语义,因此只有结合“中”这个字在古汉语里的多重语义,才能完整理解和把握“中道”哲学的实质。

  “中”既有内里、内在之义,如《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语义指向人的内心、本性或主观的一面。“中”用作动词,又有击中、切中之义,也即《中庸》所谓“发而皆中节”的“中”,语义指向对客观外在的切合与适应。“中”既有调和极端、平衡左右、强调包容的柔性语义,又有允执厥中、中正不阿、建中立极的刚性语义。这些不同的语义构成“中道”之“中”的丰富内涵,赋予了“中道”主客观契合、合外内之道的哲学含义,为我们整合儒家哲学遗产、进行当代中国哲学创新,提供了立足点与资源。

  “中”是“天下之大本”,因此可以说具有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意义。但“中”的本体论却大不同于传统西方哲学本体论。“中”作为“中道”哲学之本体或根本之“是”,既非超越于现实世界和人类生活实践的绝对客观的存在(绝对真理、绝对精神、物质世界等),也非不顾客观必然性的个人主观自说自话(我思、主观精神),而是“天”与“人”之“中”。

  “中道”哲学在天与人、主与客之间求“中”,同时,体现着“自我”与“他者”的主体间性。这正是大舜“乐取于人以为善”、“执两用中”的哲学意义之所在。因此“中”的建立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是“自我”与“他者”主体间的建构。伦理道德原则的正当性也在于它基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絜矩”之道建立起来的“中”。

  “中道”哲学以“中”为“天下之大本”,以“求中”、“允执厥中”为哲学的任务和价值之所在。因此“中道”哲学具有以非对抗的方式处理矛盾,在兼顾包容和相互对待中达成共识,在平衡和谐中实现公平正义的实践意义。这种哲学对于仍然动荡不安、充满矛盾、冲突不断的当今世界来说,有非常现实的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