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专业学术信息
教育学
农学
理学
哲学
法学
文学
医学
工学
历史学
管理学
经济学
艺术学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学术信息>教育学 > 正文
“学院”改叫“大学”,虚名满足虚荣?

  好大学不在于“大”,不在于其名,而在于个性、特色和灵魂。空有一个好听的大学名字,这样的大学是失魂落魄的。

  在日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作为绍兴文理学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叶飞帆一直在为绍兴文理学院更名为“绍兴大学”而奔走。他表示,改名绝不是为了图虚名。对校长来说,一分钱也不会多。他认为,大学总体教学水平比学院更高,而改名更多还是为了给学院的发展提供动力。此事在代表中引发争议。

  高校热衷更名,由来已久。据不完全统计,2004—2012年底,8年多时间里共有322所高校更名,其中从“学院”改为“大学”的有103所。如果更改校名是综合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并听取校友、师生意见的结果,那么无可厚非。但如果更改校名只是出于行政意图,追求的是校名所谓的“好听”,或者认为大学水平就比学院高,这样的更名,不但不利于传承学校的文化,还会误导学校的办学方向。

  一些学校为更名,盲目增加学科,为“学院”更名为“大学”创造条件。因为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设立高等学校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制定。”为此,一些单科性院校近年来热衷发展新学科、专业,而不管是否能办出特色和高质量。

  有的学校领导把在任期内更改校名作为一大政绩。这种带有强烈行政意图的更名,会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是学校花大量时间搞政府公关,因为更改校名的审批权掌握在上级主管部门,这加剧了学校的行政化;二是改名并不听取师生意见,而是以行政的强力推进更名工作,导致得不到师生赞同。其实,珍惜学校传统的办学者,是不会轻易更改校名的。国外一些著名大学一直沿用百年前的老校名,即便成了世界一流大学,校名还是“COLLEGE”或者“INSTITUTE”,比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麻省理工学院都是顶着“学院”名号的世界级名校。

  我国高校之所以热衷更名,这与政府部门对高等教育实行行政管理、行政评价,以及社会舆论对何为好大学缺乏理性认识有关。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中,学校有相应的行政级别,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为正厅级,公办高职高专为副厅级,这种级别定位,无疑会引发专科学校追求升本。前些年,我国就掀起一股“升本热”,而随着学校升为本科,校名也就随之更改。另外,“学院”和“大学”,在政府拨款、项目立项中的待遇也有所不同,这也就是有些高校领导所说的“改名为扩大学校的发展空间”的原因所在。而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大学”比“学院”层次、水平更高,也是一大外在因素。近年来,在高校招生中,确实出现了“学院”改为“大学”之后,生源情况就变好的情况,有的是因为更名大学后,招生批次提前;有的则是考生冲着“大学”的校名而去报考。这是一种很不理性的择校态度,也进一步诱发了学校非理性办学。

  很显然,热衷于改名并不利于学校形成合理的办学定位,办出自身特色。要改善这种局面,就必须转变政府管理高校的模式,淡化对高校的行政评价,积极培育并推进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这样才会形成全新的“好大学”观念:大学不在于大,不在于其名,而在于个性、特色和灵魂。各种类型、层次的大学,只要有清晰的定位、办出特色,都可成为一流大学。只有“大”的办学规模,空有一个好听的“大学”名字,却没有办学个性和特色,这样的大学是“失魂落魄”的。(熊丙奇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