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专业学术信息
教育学
农学
理学
哲学
法学
文学
医学
工学
历史学
管理学
经济学
艺术学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学术信息>经济学 > 正文
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日前闭幕的全国“两会”到刚刚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路径明晰,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展望未来,城镇化转型发展的要求十分迫切,被赋予了更高发展要求的“新型城镇化”概念应运而生,描绘了中国未来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图景。

  《规划》对于未来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有着怎样的意义?新型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蕴含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对于社会科学而言,未来的研究又应聚焦在哪些方面?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框架思路更加细致、具体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道路不断升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李国庆看来,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的“新”意味着不同于以往的单纯追求城市人口规模与区域空间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而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新的发展局面。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两会”过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框架思路更加细致、具体。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即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慕海平谈到,这“三个1亿人”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城镇化的内涵问题,即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二是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质量问题,破解了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城市病”等问题;三是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问题,促进城镇化的均衡发展。“这符合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总的战略需要,‘三个1亿人’抓住了主要问题。”慕海平说。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宗宪认为,与以前的传统城镇化相比,“三个1亿人”不仅是数字,而是体现出农村人口真正融入城市、持续提供公共产品和生态产品的城镇化。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任远告诉记者,“三个1亿人”表明在城镇化过程中,我国要面对超大规模人口流动这一现实问题,这一提法代表了国家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宏观规划、指引。

  《规划》的出台显示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思路进一步具体化。《规划》强调以人为本,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成为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将城镇化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规划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慕海平认为,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大约60%的20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目标一致。

  3亿人参与是城镇化最大的动力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发展所释放的主要潜力、最大需求,但在推进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社会、经济、人口等问题。受访学者表示,新型城镇化亟待破冰起航。

  “城镇化过程中社会分化增强,户籍改革滞后于人口迁移和流动,以及城镇化过程中部分群众利益的受损、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都是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综合考量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任远表示。

  在慕海平看来,目前新型城镇化最大的问题是体制机制障碍,涉及土地、户籍、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融资等一系列制度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完善,尤其在人、地、钱三大问题上亟须寻求突破。

  有学者表示,现有的城乡发展结构、利益关系结构是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阻力。“例如土地和政府、城市和农村、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等,我们碰到每一项改革都需要突破原有的发展结构、利益结构,唯有如此,才能创造新的发展空间,使城镇化有效推进。”任远说。

  李国庆提出,政府的职责是努力打破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之间的利益格局、城市与农村的利益格局,创造合理的制度基础。“三个1亿人”涉及我国两大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人的城市化发展目标:一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目的在于消除城乡二元格局;二是城市内部固有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目的是缩小居民群体内在的社会差异,提高城市自身的文明程度。未来3亿人的参与将是城镇化最大的发展动力。如何充分发挥3亿人的内在力量,提高其在城市生活的经济能力,是实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的难点所在。

  “部分地区盲目建新区、盖新房的城镇化模式是有问题的。”冯宗宪认为,盲目追求开发强度、扩大城市边界的城镇化是一种短视而缺乏规划考虑的行为,不仅忽略了大城市与周边城市乃至整个区域发展的关系,甚至造成对自然生态及城市自身的建设性破坏。

  多学科研究新型城镇化模式

  《规划》制定了新型城镇化一系列主要指标,涵盖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并提出具体改革目标。《规划》表明新型城镇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向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迫切的研究任务。

  李国庆介绍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组织产业、人口、土地、财政、金融、社会、环境等多学科力量,对新型城镇化加以综合、长期的学术研究,研究题目将涉及城镇化的理论支撑、产业支撑、城市空间格局优化与空间分类指导、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城市建设融资渠道拓宽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研究、人口管理创新研究。

  “这项系统工程的约束条件、政策架构、基层机制等需要进行综合的规划与控制。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还应当关注产业空间、区域空间以及效率与公平等问题。每一项问题都远非单一学科可以解决,需要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协同研究。”冯宗宪认为,城市是多样因素集聚的空间区,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考察需要包括文化、教育、民族等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

  任远认为,学术界应该对移民的非农化和市民化、城乡结构调整、区域结构平衡,以及城镇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等问题加以重视。

  慕海平提出,从制度上破解这些难题,实现从二元结构、二元体制向一元转型,需要制度经济学的考察。

  虽然国际上一些国家已有城镇化建设经验,但其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则需要谨慎考虑。慕海平表示,这就要求社科学者做大量细致的考察与研究,确定哪种城镇化模式更适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而不是简单照搬。 (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1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