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办学理念文化
质量发展特色
重大改革举措
优秀师生校友
网员单位名录
网员动态要闻
申请加入网员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办学理念文化  > 正文
高校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汉静 时间:2017-1-5

    特色是大学的生命,办好中国的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这个特色中最大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的座谈会上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他还说,“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开社会孤立存在。一个大学的特色与它所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时代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土壤,就会孕育什么样的大学文化,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大学制度。比如,中世纪的教会大学与现代西方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不同的,现代德国大学与美国大学的办学模式也是不同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的大学,必然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这是我们与西方大学的最本质区别,也是中国大学的最大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如何办好社会主义大学进行了反复探索,并初步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道路。这就是,在指导思想上,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基本制度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个根本制度;在价值诉求上,强调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都体现了与西方大学的根本不同。

    实践证明,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道路,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教育的人民性,是我们大学的根基和优势所在。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让大学的大门公平地向全体人民开放,保证高等教育不会成为一部分人的特权。我们不仅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也使得无数出身贫寒的青年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升,大学新生数量每年有700万,大学毛入学率达37.5%﹐对于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来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确保全体人民平等享有高等教育权利基础上,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这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必由之路。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大学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从大学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大学既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塑造和培养学生价 值观的熔炉,青年学生在这里初步建立起了稳定的价值观系统,完成了向社会人的转变。现在,有一些人主张大学的“中立性”“去政治化”,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历史地看,西方现代大学脱胎于中世纪教会大学,虽然历经近代启蒙运动的洗礼,但是大学始终没有放弃作为“布道者”的角色。1947年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名为《美国民主社会中的高等教育》的报告书中指出:“普通教育应该给予学生能在一个自由社会里正确完满生活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态度、知识和技能。”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大学并非是价值中立的,即便是被奉为圭臬的“学术自由”,在其背后也代表着深厚的西方文化传统。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把大学看作是价值观的主阵地,都把传播、培养、塑造符合本国文化传统的价值观作为大学的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学习借鉴西方办学经验,开始了建设中国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但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在大学中,重智轻德,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塑造的倾向也在不同程度地蔓延。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学生重考证轻读书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消解信仰、躲避崇高成为时尚,解构大叙事、崇尚小时代风靡一时。以至于有人撰文说,我们的大学培养的人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学历的野蛮人”。有人甚至担忧,我们究竟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还是“掘墓人”。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果我们的大学只注重知识教育,不能解决好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让他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就有可能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出现偏差。从长远来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他们明大德、知大义,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

(作者系山西传媒学院党委书记)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