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科研成果
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科研成果 > 正文
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2012年高等教育大事”学术沙龙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作者:贺祖斌等 时间:2012-12-30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独家发布——

 

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

——“2012年高等教育大事”学术沙龙

主持:贺祖斌

 

研究生: 谢明明  刘敏  李东航 刘魁 尹宁伟 马进  王重迪  贾坷 

         郭云卿  张原 蒋晓霞  安达  陈广超  雷蕾  葛磊 孔苏

 

 

贺祖斌(1965—),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厦门大学校长助理,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为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

 

 

说明】 由贺祖斌教授主持、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的“年度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的学术沙龙到2012年已经举办了7期,于2011年将“十一五”的五年专题讨论汇集成书《中国大学这五年----高等教育年度十大事件评析(2006-2010)》,它的出版标志着这种沙龙式的讨论和研究得到学术界的认同。正如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对此进行的评论:“‘高等教育年度十大事件盘点’,以这种专业性的学术沙龙研讨方式,不但构建一个传递式的高等教育研究学术团队,同时也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让学生置身于专业领域的研究中完成自己的学业。”作者以其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持续关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精心筛选、点评每一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重要事件,在学术界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们期待每一年以这种专业性、针对性的探讨,可以管中窥豹,见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

 

 2012年,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吸引着全世界的眼光。同样,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2012年,党的十八报告提出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高教30条”颁布、“2011计划”实施、教育经费首破GDP4%、大学办学自主权、教育十二五规划、大学校长公开选拔、拔尖人才培养等无一不在说明着我国高等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自我改进与变革,朝着高等教育强国目标铿锵迈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异地高考的实施难题和大学生体质下降等问题也映照出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的一个团队,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去回顾这些事件,从多学科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希望我们的回顾与思考能够引起大众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与反思。

一、教育部颁布“高教30条”,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事件回顾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12316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针对束缚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体现了改革创新的要求,提出一系列提高质量的硬招实招。主要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创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教育管理创新等方面[1]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2316日】

●讨论

1.李东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高教30条”)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以下几个背景: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过13年的大幅扩招,高等教育资金投入没有赶上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速度,师资条件、教学设施等人才培养保障条件的建设相对滞后,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所需的高校分类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多元化等配套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导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发生了错位。二是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显著显著持续下降,部分高校特别是缺乏办学特色,综合实力不强的地方高校和民办高校,面临着生源危机,而与此同时,我国高中后选择到国外、境外大学就读的学生也在持续增加。可以说,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忧外患”之时,而要解决此困局,根本之道就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因此,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制定和发布“高教30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王重迪:目前,中国急切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使命已刻不容缓。从近处着眼,在于破解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局。“高教30条”提出发展高职教育、继续教育、专业硕士教育便是致力于培养与社会发展适销对路的人才。就业率低的专业停止招生,也是限制大学生高失业率的重大举措。完善自主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的方式也是为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真正发挥学生特长的录取方式。

3.谢明明:我认为,教育部提出“30条”,是针对高等教育存在的30个“问题”而提出的。这个文件是从顶层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的整体设计,针对的主体主要包括高校、教师、政府各方。所以,在采取措施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时候,各个高校和地方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有针对性,分步骤解决。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高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深入研究制约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着眼点,研究制定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措施。

4、马进:质量提高一直是高等教育关注的核心,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区分教育质量的高与低、好与坏,既非单纯提高自身学术、科研、人才培养水平等,也非校与校之间硬件、软件综合实力的大比拼。我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体现在各个领域,不同的方面,但最终评价质量的标准,在于是否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等领域得到最终的检验。

5.蒋晓霞:高校作为一个非营利的机构,如何来衡量其质量的高低与好坏?正如“高教30提到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再次指明了方向。可以说,对高校进行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得以保障与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事实也证明,建立高等教育科学评估指标体系、规范评估主体,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有益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从整体上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6.尹宁伟:我认为,“高教30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态势,即“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这意味着我国注重平衡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间的关系,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回归理性。

●贺祖斌点评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我研究的重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也是我重要的研究领域,我对此也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我记得,我2001年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其保障”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潘懋元先生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多元化质量标准观点,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该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各自的特点和社会适应面,从而也应当有各自的教育质量标准。而今,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质量问题逐渐凸显,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硬伤,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早在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就提出了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质量工程”,今年的4月又出台了“高教30条”,说明了国家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关注。然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国家、政府、高校与社会各界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我认为“高教30条”对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有亮点:一方面,提出要“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当前我国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办学特色,而分类管理,引导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立足自身实际,科学定位,将会促进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另一方面,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明确高校办学责任”,目前政府对高校过多的干预,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内部管理,因此,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突破口。

另外,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核心就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关键在于教学质量问题。突破传统体制瓶颈,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先进的大学教育理念对于学校的创新发展固然重要,但再好的教育理念也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大学质量保障要重在内部质量保障,经过不断的探索,在大学内部建设具有特色的、有效运行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将成为大学管理者的重任之一。我在2004年出版《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保障》专著中,提出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与保障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并通过广西师范大学教学管理实践,构建了地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实际的成效,在2005年获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这项成果的获奖,在客观上也是对所建立的地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认可。时至今日,广西师范大学仍然应用当时所建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着它的效能。实际上,在理论上探索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是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说过“中国大学,经过10年的高速发展,再经过10年的质量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高等教育在国家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之路上理应担当着重要任务并做出积极贡献。”

二、国家实施“2011计划”, 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

●事件回顾

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并且在20123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该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2]

【摘自:中国教育网2012423日】

    ●讨论

1. 刘魁:2011计划”更多强调的是“协同创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的核心创新能力,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所谓“协同创新”在于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区域的协同合作。只有立足于区域协同合作,立意于创新意识,我国高等教育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2.李东航: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的创新力量自成体系、条块分割,壁垒深严,难以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并导致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协同创新”为主题,就是要破解我国科研创新上的这一症结,整合各方创新资源,形成合力,协同共进。“协同创新”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对我国现行条块分割的科研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科研人才流动、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评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

3.谢明明: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进步为我们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却没有因此而使我们生活得更舒适。随着科技创新而来的各种问题却不断产生。高校作为社会的中心,有责任承担起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重担。也有必要疏通高校内外部各种体制,为高校人员创造一个自由的学术交流氛围。

4.安达:很多教育家指责中国当代的教育体制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今又从个人上升至高校创新,这谈何容易。但是“2011计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重在提升创新能力,强调整体而非个人。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要结合众人的智慧才能有所建树,这就是协同创新。每所高校都有其优势项目,若团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必将获得成果。若是单打独斗,只会浪费资源,难以有所创新。

5. 郭云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对象——人,不断地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人的发展便是最根本的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规律优化学科结构、师资结构、质量考核方式、评价机制等内容,以激发学生科研和探索兴趣、促进身心健康愉悦、提高创新潜力与活力为重要指标,找到一条真正解放人、发展人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贺祖斌点评

在对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评判上,大学创新水平的高低及其创新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力的大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创新对一所大学的强大,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必须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凡是一流的大学,必有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和一流的创新机制,保证创新因素和资源的系统性和流动性。我国早前实施的高校“985”工程及“211工程”,从政策与财政层面给予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高校师资力量和研究实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要素与资源目前还处于一种“分散、封闭、低效”的状态,我国高校创新资源分布不平衡,各高校、研究所、企业、行业等研究相对封闭和分散,有相似研究项目的创新要素得不到有效流动,创新所需资源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发挥。因此,国家急需的科研创新项目难以单独依靠一所符合条件的高校或研究所完成,为了促进资源整合与创新,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区域的合作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2011计划”不是一个科研项目,也不是单纯的“基地”建设。核心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更加有利于承担和完成国家和地方重大任务的协同创新模式与平台,实现创新方式的根本转变[3]。我们希望“2011计划”能真正加强高校间、高校与区域及高校与外校行业团体的创新合作,真正以科研创新带动人才交流和培养,实现不同创新资源的互流、互助、互进,争取实现重大核心技术和科研成果的突破,使更多高校朝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

当然,“2011计划”的实施主体是部分高水平大学,与地方院校好像关系不大。但是实际上,作为一种创新机制和理念的“2011计划”,对不同层次的高校都有帮助,特别是地方院校更加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我国的2000多所高等院校中,大多数院校则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地方院校是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鼓励各类高等学校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支持地方政府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用协同研发,推动高等学校服务方式转变,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在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教育经费首破GDP4% ,高等教育经费有保障

●事件回顾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近年来,这一比例不断上升,2010年达到3.66%20123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

【摘自:新华网  201239日】

●讨论

1.刘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这不仅仅是数字的达标,更饱含着一种浓厚的教育情怀。对于教育经费投入,就应该依法办事、舍得投入,将教育发展放到和经济发展、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位置,有了这种经济重视,才能引发社会各阶层、团体、公众,对教育的重视,进而改善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水平。

2.马进:GDP4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在伴随着国家财力的强大而最终变为现实,从而了却了教育界人士几十年来的心结。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经费的监管如何保障?不同层次的经费比例如何分配?实施领域的重点如何把握?诸多问题又带来新的挑战。因此,GDP4%的教育经费投入,对于教育界不仅仅是一段时期的终结,更是教育事业发展新的起点。

3. 尹宁伟:今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21984.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以上。4%这一多年来的夙愿终于在今年得以实现,凸显了国家层面对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是人民对教育的期望也将越来越高,教育所应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教育财政投入的加大,高校应增强成本——收益意识,重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陈广超: 今年虽然我国教育经费突破了GDP4%,但从世界各国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较来看,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仍需进一步提高。2010年,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684美元,是中国的63.9倍。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因素,我们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2.28倍,巴西为2.29%,是中国的2.79倍。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

5.安达:今年,国家大力投入教育经费启动了“小211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小985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我国教育经费的的投入也首次突破GDP 4%,虽然相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大力扶持必然会促使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培养人才水平的全面提升。才能促使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才能促使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贺祖斌点评

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GDP4%的目标被认为是否真正重视教育的硬指标,也成为政府兑现承诺的标杆。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2008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历史最高,但也只占GDP3.48%,时隔将近20年,这一目标在今年实现,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毕竟是落实了。

近年来,全国教育经费以及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稳步增长,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个人承担了一部分学费缓解了教育经费的不足。在2012年温家宝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并且已达到这个目标。4%,这是一个里程碑的数字,是世界衡量教育投入水平的基础线,据王政惠统计,2006年英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高达5.55.76.25.25.6。另据媒体报道,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印度、哥伦比亚、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超过4%。但是对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这是个好事。目标实现的同时,我们需要更多关注教育经费的分配以及使用问题,来有效保证教育公平和使用效率。关于教育经费的使用也就是教育经费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中的分配问题。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张,高等教育经费在全国总经费中的比重由199616%提高到2004年的31%,而初等教育为25%,但是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重上,高等教育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重未超过23%,而初等教育则在30%以上。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系统它又是个复杂的小社会群体,无论是部门管理的需求还是教职工工资、岗位津贴以及高校的规模建设、社保性需求、学术基地建设和各种学术奖励等,都需要有经费支撑才能够获得长足性发展。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加无疑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有力保障。我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标将达到40%,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在总经费中的比重还会提升,“在过去近30年内,世界各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实行成本分担,即由受教育者个人和社会负担更多的高等教育经费。[4]”所以,我们在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上,不仅仅要争取更多的政府拨款,同时要力争实现筹资方式的多元化,争取更多的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即公司、企业等社会力量和个人教育投资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教育部还给大学自主权,高校可自设本科专业

●事件回顾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我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印发的专业设置规定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以下简称新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新版目录中新增了艺术学门类,此外,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扩大也备受关注[5]

                                          【摘自:教育部914日】

●讨论

1.刘敏:这次专业调整的最大特色是更加注重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联系,在专业设置中,一般传统专业,是学科基础比较成熟、市场稳定、高校多有设置、继承性较好;特色专业多是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兴的和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此次专业目录调整,更加规范、科学、合理。

2.谢明明:高校专业设置,应该对应于社会职业的变化,在于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古代社会,社会所需的人才相对稳定,比如木匠、瓦匠、篾匠等,所以,几千年来很少变更。但是,随着社会的开放,人员的流动,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逐渐分离,社会的变化只能交由社会解决。因此,时代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变化是《新目录》和《新规定》得以修订的原因之一。

3.王重迪:新目录和新规定是加强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进一步减少政府对高校专业建设的具体干预,增强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同时,《目录》和《规定》的修订优化了本科专业结构,处理了“宽”与“窄”、“稳态”与“动态”、放权与监管、增设专业与建设专业的关系,同时又推动了新一轮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热潮。

4.尹宁伟:本次专业目录的最大的变化是构建了由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组成的新的目录体系。新目录和新规定的出台对于促进高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快专业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5.雷蕾:教育部给予高校依据专业目录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权利,有利于高校发挥各自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但是,高校在自主设置专业时,应当避免行政力量的干涉,让具备研究实力和创新潜质的教师充分掌握设置专业的自主权,不要将设置专业的自主、民主性变相成为教师间为推销自己研究成果和作品的利益博弈工具。

●贺祖斌点评

“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这些年在界内已经讨论了不少,一直在讨论却依然众说纷纭。从“确立办学自主权”到“下放办学自主权”到“还给办学自主权”,这些用词的语义看得出,大学的办学权从来就不是自主的,都是由政府“给”的。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及研究者,我深切体会着大学“办学自主权”对大学的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的大学慢慢丧失了本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专业设置权”只是办学自主权的一部分,其实,早在1998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从8个方面明确规定高校具有“办学民事权”、“招生自主权”、“专业设置权”、“教学自主权”、“科研自主权”、“对外交流权”、“人事自主权”、“财产自主权”。然而,法律在具体实施中不到位,政府并没有给高等教育松绑,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受制于政府的高度管制而不能充分发挥自主权。虽然,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对指导高校专业的设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不到位”的现象。这次《目录》和《规定》的颁布,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面临新形势、新的发展要求的背景下经过先行调研、专家讨论、大范围的征求意见、行政决策形成的,是进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先行。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只有实事求是的直面问题,对症下药才能走出困顿的境地。《目录》由原来的11个学科门类增加到12个,增设了艺术学科门类,对专业宽窄也有合理的兼顾,结构更加合理,可以更好地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另外,对高等教育来说,我也很关注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边界在哪里,观察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政府部门其实将“举办权、管理权、办学权、评价权”集为一身,无论是进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落实高校专业设置权,还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核心问题是政府向大学放权,理清政府、举办者、办学者的权责关系是关键。我们目前的大学是否理清了这些边界,政府放不放权、怎么放权,是由行政部门说了算?还是按高等教育规律来办事?这些都是我国高等教育道路上仍然要面对的问题。

五、《教育“十二五”规划》颁布,指明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事件回顾

为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614日,教育部下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颁布,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6]

【摘自:教育部2012614日】

●讨论

1. 李东航:《规划》强调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发布实施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办法,加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明确学校的基本定位、服务面向、治理结构、基本管理制度,保障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到2015年,高等学校完成“一校一章程”的目标”,“制定‘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健全重大问题学校党委集体决策制度,积极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制度,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制度”。这一系列的安排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确定了方向。

2. 贾坷:《规划》的出台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发展导向。尤其《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36%,要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在优化高等教育宏观布局结构、推进高等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发展、支持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改进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强高等学校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了部署。

3. 刘敏:在高等教育方面,我比较关注的是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新规定,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和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相连的,一个学校的教师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校师资队伍还存在着专业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薄弱、教师队伍不够合理、师生比失衡等困境,教育“十二五”规划规定的改进教师培训体制机制以及加强教师专业实践都有利于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4.葛磊:教育“十二五”规划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明确突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使得各级各类教育在布局、结构、体制等方面与国家产业结构、区域发展需求紧密协同。作为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与行动指南。

5.雷蕾:《规划》指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要推进高等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发展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强高等学校创新服务体系,发挥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这与“高教30条”和“2011计划”指明的发展导向是一致的。

●贺祖斌点评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今年7月份才公布,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整整晚了两年,晚一点正常,也许不应该晚两年。它的实施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一系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举措是一致的,教育“十二五”规划是服务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人才需求。“十一五”期间,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截止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与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1%相比增长了5.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在实现大众化水平的基础上教育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高校在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国家科技三大奖中一半出自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三分之二成果由高校完成。由此可以看到,“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看,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对教育的发展制定了新的蓝图,其中在高等教育方面,预计到2015年毛入学率达到36%。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势必带来了系列问题,也就是说,在“十五”、“十一五”这十年间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需要在“十二五”中慢慢消解。这些问题如果不进行消解将影响到下一步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一,规模与质量问题,高校大规模的扩张必然引发高等教育系统超越自身的生态承载力而破坏生态平衡,高等教育的质量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家虽然采取了“高教30条”的对策,但要在短时期内恢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二,发展与投入问题,近年来许多高校为了追求大规模发展和大量招生已是负债累累,国家虽然采取了高校“化债”政策,减轻了高校的负担,但在“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第三,政策制定与制度落实问题,纵观“十二五”规划,国家为了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制定了大量的符合当前高校改革的政策,确保高等教育质量,促使高校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但是政策的制定需要有强有力的制度落实,比如现代大学制度的试点与配套政策的落实,如何确保高校学生年投入经费不低于12000万的政策在地方政府的有效落实,等等。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将规模发展与提高质量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增强高校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些都是关键和重点问题。

.异地高考方案获批准,如何实施遇难题

●事件回顾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201291日,国务院要求各地于2012年年内出台异地高考方案,但截至目前公布异地高考具体方案的仅有五省市,且多为高考录取资源并不充沛的地区,更非主要人口流入地,北上广等地的方案均未出台。从北京、广东已出台的政策显示,外地户籍考生暂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

【摘自:南方周末20121213日】

●讨论

1.孔苏:各地的改革方案依然在艰难中出台,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们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认为异地高考的展开会挤压了当地学生的入学升学率。因此,有的人会说,异地考生是蝗虫之类的。二是,各地就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细节还没有制定出来。比如,如何组织异地考生参加考试,异地考生应该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参加考试等。有改革之志当然甚幸,但关键在于如何“行”。

2.张原: 一直以来,高考都难以与户籍制度剥离开来,异地高考作为一个微观改革与宏观的户籍制度相冲突也是必然。究其原因,其实是现行教育招生制度下“教育割据”的出现,而且这种出现又固化了京沪等教育资源大省市中得利者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心态。所以在地域及户籍博弈中推行异地高考政策看似是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但是却忽略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的不合理才是教育不公的根源。

3.王重迪:异地高考是今年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由各省自定异地高考政策方便了在外地打工人员的子女的就学和高考问题。然而异地高考会对各地招生配额产生影响,这会产生一定的民生焦虑。异地高考不等于高考移民,国家以及各个省市在制定异地高考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城市的容纳承载能力以及各方利益问题,标准需细化、考虑需周全,这样在改革过程中才不至于会引起较大波动。

4.马进:高考改革一直都在社会的争议中进行,尤其是异地高考改革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首先,我们肯定这种人性化的教育改革,但制度层面趋于公平,操作层面却难以实施,还可能会诱发新的不公平,使得不同利益群体矛盾激化;其次,暴露了不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短缺;再次,推行异地高考改革,并非治本之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对弱势区域教育的投入才是治标之本。

5.李东航:“异地高考”问题之所以如此复杂,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各省份、地区之间严重的户籍壁垒,及其由此带来的教育投入等方面的地方保护主义。因此,“异地高考”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一是要消除高校招生名额分配上的区域不平等,二是要打破我国地区间严格的户籍壁垒,让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同等的教育权利。

6.陈广超:以开放性、前瞻性的改革思维,有序地向流动人口开放义务教育之外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和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是社会改革的大势所趋。重要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各地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实际情况,综合流入者的职业、居住、参保状况,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设置一个适当的准入门槛

●贺祖斌点评

高考问题一直就是一个关注率极高的话题,我在去年6月份在《广西日报》发表了《从高考看大学未来的发展》,其中说到,“在当下,什么时候讨论高考问题都不会过时,因为它涉及到大多数人、大多数家庭的利益和命运。”今年我们关注的是多年来老百姓呼吁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异地高考问题。从2008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高考问题,到20128月《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异地高考意见》的通知。“异地高考”这个议论了多年的问题,原则上应该在2012年初步得到相应解决,但就目前各省出台的政策情形来看依然还有许多省份改革政策出台迟迟难以落地,看来这个问题彻底解决还不能盲目乐观。异地高考政策出台到底难在哪里,出台之后又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

 从首批出台异地高考方案的省份来看,他们大多是一些具有非户籍考生数量较少,高考门槛较高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放开异地高考与否,对其影响均有限;在高校招生享有最多特权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异地高考“深水区”改革政策依然兵马未动。异地高考要改革背后所蕴含的问题十分复杂,出台的具体方案还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市资源承载力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连续就学的年限来确定。异地高考改革难,不仅是难在受到户籍制度的牵绊、各地生源利益的难以调和,更重要的其实是难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面对这一问题,只是要求取得制度层面的公平忽视操作性问题并不是长远之计,治标不治本,还应该从根本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对弱势区域教育的投入,并从法律上对相关政策进行监督,真正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问题才是各地高考矛盾的症结所在。我曾经在《高考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一文说过,“但把所有责任都推在高考制度上,也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因为,高考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是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简单的一个考试制度问题。”

七.公开选拔大学校长,挑战大学行政化

●事件回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继续深化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为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教育部决定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三所直属高等学校校长。这三所学校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北京药科大学校长。

                                             【摘自:新华网2012-12-4

●讨论

1.张原: 校长是大学发展的“总设计师”,几乎所有世界名校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校长的贡献。大学校长应该是“教育家”,他们应该对于教育改革有所作为。公开招聘大学校长,可以使有能者居之,消减大学行政化的趋势,使大学真正成为培养人才和科研的高等学府,是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刘敏:早在2001年,清华大学王继华教授就提出由“职务校长”到“职业校长”的想法,进一步明确校长作为大学管理者的身份,明确责、权、利。“校长职业化”意味着校长应当成为“教育管理专家,成为专家型校长”,这在当前我国要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阶段,对校长的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3.安达:公开向社会招聘校长,对学校的发展必将取得一些良好的成效,因为在过去我国的大学校长由政府直接任命,缺乏一种民主性,使得一些有新思想,有领导才能的人没有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今,政府开始向海内外选拔校长,新校长具有新的思想和管理理念,也必然会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变革。

4.蒋晓霞:公开选拔校长,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教育部推进公选校长试点,是对《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落实。首先,向社会公开是民主的体现,同时也满足了全校师生甚至家长对选拔校长的知情权;其次,改变由政府任命的方式,组织公开答辩、竞聘演讲,避免了人事任命时暗箱操作,具有公正性。

5.贾坷:从中国近代大学发展史来看,早在1914 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就颁发了《直辖专门以上学校职员任用暂行规程》,其中规定大学校长由大总统任命。随着历史的进程,国立大学校长的任命过程也在逐渐的进步。1924 年,教育部公布《国立大学校条例令》,规定: “国立大校设校长一人,总辖校务,由教育总长聘任之。”自此至1949年间,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不少高等教育法令,其中也涉及大学校长的任命。现今,公开选拔校长正是教育追求进步的又一次尝试。

●贺祖斌点评

其实,在今年年初教育部就决定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东北师范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两所直属高校校长,开展直属高校校长公开选拔改革试点,完善大学校长选任办法。教育行政部门也提出要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探索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校、民主管理为基本特征的大学治理结构,健全学校管理体制。据统计,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30多所正局级高校校长由教育部直接任免,另外30多所部级高校由教育部提出校长任命意见,由中央组织部任命。其他地方高校校长选拔是在上级部门直接领导下进行,经过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考察预告等程序报上级组织部门和党委讨论任命。校长是一所大学发展的灵魂,是一所学校的领航。伯顿·R·克拉克说:“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内部由谁控制”。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校长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所学校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大学校长都是由上级部门任命,与政府官员一样,根据学校的级别享有一定的行政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校长官员化”现象。谈到大学校长,我们不能不提蔡元培,韩水法在《世上已无蔡元培》一文中说到:“在那些记录现代大学发展的历史文献里,人们发现,在现代大学发展早期的陶铸过程之中,大学校长对一所大学基本制度的建立和风格的形成,通常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开一代风气之先。同时,他也批判说“无论是多么著名和有影响力的大学,并没有校长产生的公开程序。校长是指定给大学的。学校的大部分教师于校长的产生这件事情是无足轻重的。”现在公开选拔校长作为试点,可以看作是对学校行政化的挑战,是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也是实践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的一种探索。

八.22岁聘为大学教授,拔尖人才培养受关注

●事件回顾

中南大学22岁的数学奇才刘路,因成功破解西塔潘猜想,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教授。320日下午,中南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该校校长张尧学在会上透露,学校破格聘请刘路为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并奖励100万元。中南大学出台政策,决定为杰出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给予经费和生活保障,为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那些有才华的青年人在中南大学实现梦想。成为学校这一改革思路的第一位受惠者。

【摘自:新华网 2012320日】

●讨论

1.陈广超:我认为拔尖人才的培养,应该上升到制度层面、法律保障与约束层面,并尽量客观理性、实事求是,既充分鼓励年轻学者继续进行钻研,为他们的发展和提高铺平道路,又应该谨防夸大他们的成绩。而只有制度保障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护航,才是杰出青年研究者的潜心研究与提升水平得到持续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2.雷蕾:我认为,教授级研究员除了有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外,还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具备有把专业知识转换为以学生现有或发展水平能理解和接受的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大学教授不仅要研究,更重要的是“教”和“授”,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授给学生做人、做学问的道理。因此,刘路是否能够具备“教”和“授”的能力,还有待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3.孔苏:学校授予22岁刘路教授级研究员本身具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味,值得肯定。但是,为了避免“伤仲永”事件的上演,或许应该在给其评定教授职称前,能让其在更宽泛的研究领域和一定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更多的磨练,让其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更系统的研究方法,或许会更利于人才的长久发展。

4.葛磊:在以往,当我们提起教授,多联想到白发苍苍的学者,现在提拔有作为的年轻学者的现象越来越多,这表明高校越来越重视高素质人才的挖掘和选拔,不再拘泥于有关体制的限制和约束,这对于人才的选拔来说是一个突破和进步,“不拘一格降人才”永远都不会过时。同时,在22岁就能够破解难题的刘路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希望,我们是能够培养出一些高、精、尖素质人才的。

5.蒋晓霞:这个事件实现了两个“超越”。一是刘路本人的超越。刘路成为我国最年轻的教授,震惊了无数同他一样在校上学的年轻人。第二是中南大学的超越。孔子曾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中南大学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了个好头。因此,中南大学的做法是在超越既有、超越实际、超越规律。个人有超越,大学更应该有所超越。

●贺祖斌点评

22岁的刘路攻克了“在数理逻辑学中沉寂了20年的难题”,中南大学聘请他为正教授,成为目前中国最年轻的教授。现在各高校在发展中都想汇聚一流人才,建设高水平学科群,提高办学水平,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讨论中我认为蒋晓霞同学提出的“两个超越”非常好,从刘路本人的超越和学校的超越进行了背景分析。2009年,教育部出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并选择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大、武大、厦大等19所大学将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个基础学科开始试验,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努力使受该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其实,刘路现象的出现虽然不是这个计划的结果,但教育部倡导的这种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正是这项计划出台的目的——培养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今年11月,我代表厦门大学出席在厦门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研讨会”,在会上我发表主题演讲,我借厦门大学化学、物理、数学三大基础学科领域培养出来的三位著名科学家卢嘉锡、谢希德、陈景润的成长经历,谈到一个观点:培养拔尖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视野、一流师质、人文素养、学科交叉、个性教育等几个要素。因此,我认为,高校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形成机制,包括特殊人才选拔机制,致力于学术氛围的营造,单靠行政手段、体制职称评审提拔人才,可能一时一人得到重用,但不可能保证所有有才华的人有发挥的机会,如果土壤培育好了,给每个人自由成长的空间,那么就不存在什么年龄的问题,不存在“格”的问题。

九.大学校庆连年庆,“中国式校庆”为谁庆?

●事件回顾

近来,高校校庆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在追问:“校庆为谁庆,怎么庆?”有人认为校庆成了形象工程,校庆成了官员秀、明星秀。也有的人认为,校庆太过频繁,有的高校五年一庆、有的高校十年一庆,使得校庆成了一项对承办者和参加者的负担。一份网络调查显示,79.2%的人认为校庆成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73.7%的人指出校庆成了各类官员、名人、明星亮相的秀场;66.6%的人指出,校庆成为“烧钱行为”,铺张浪费;61.2%的人表示,趁校庆赶建形象工程,劳民伤财;53.8%的人认为,借校庆敛财甚至变相摊派,增加了校友和学生家长的负担。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21211日】

●讨论

1.张原: 中国大学自其建立之日起便经历了激烈的社会动荡和教育变革,很多大学在这一过程中都经历过多次更名、迁址、拆分或合并,这使得校史追溯十分复杂。目前,各个高校总是希望校史更加“源远流长”,以显积淀深厚,进而提高其社会声誉。众所周知,校史彰显着大学的精神品质和风格特色。然而,校史的重要性绝不仅仅体现在时间的长短上,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校史潜在的精髓和价值的挖掘。

2.孔苏:校庆本是学校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凝聚校友力量、反思学校现状、规划学校未来的一次机会。然而,中国很多高校的校庆隆重有余,内涵不足,体现不出高校的学术性、人文性的特点。高校校庆不应偏离高校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本位,应该把校庆作为弘扬学术精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砥砺学生心智的重要方式。

3.葛磊:教育部门对于学校也存在着行政命令对教学的指标性、目的性的干预。只要是历史够50年有上的学校就应当有一种什么样的面貌?而要是过了100年校龄的老校就应当具备怎样的师资水平?这些指标都是各校不得不重视的标准。那么涂抹历史粉饰的做法绝对不是个别现象。还有学校历史的悠久也并不一定和学术研究和他的综合实力成正比。

4.贾坷:校庆作为一种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是一次让老校友回首往昔、新老师生都能感受到归属感、喜悦感的庆典,是新老师生一起交流、沟通、分享的大喜之日,它庆祝的是一种文化体,也是生命体的诞生,庆祝其独有的精神文化恩泽下成长起来的一株株参天大树。如果校庆举办过于频繁,就失去了其作为“庆典”的本质含义,怎样把一所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精神和历史渗透到每个学生和老师心中,才是最本质、最关键的。

5.郭云卿:大学文化是积累多年的财富与宝藏,它的不断挖掘、延续与创新需要大学立足当下,传承过去,放眼未来。校庆不应仅停留于知名校友的捐款、领导嘉宾的发言、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更重要的是装点师生的内心与灵魂,更应该把校庆作为一种立足于学校、教师、学生长久发展的契机,培养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认同了独一无二的校园文化和价值,师生才会体悟到自己与学校休戚与共的命运感,一种肩负起学校发展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贺祖斌点评

这些年,我每年都会参加一些大学的校庆,每参加一次校庆,热闹之后,总生出一些感慨。没想到今年媒体对大学校庆这么关注。大学校庆作为学校成立周年纪念仪式活动,通过举行校庆典礼,编写校史、回忆录,举办校史和办学成果展览、各种学术论坛、演说、报告,以及各种校庆文体活动等来表达对大学办学历史的纪念。它蕴涵着学校独有的文化追求,通过梳理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开发大学传统,重塑大学文化。通过宣传大学辉煌的办学历史和成就,展示大学组织的形象,描绘更加灿烂的未来,增强在校师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增进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加公众认知度,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蓄学校再创辉煌的力量。大学是一个具有历史延续性的社会组织,校庆作为一种纪念活动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件盛事。校庆的本质是一种组织文化活动,这与大学所追求的学术性相吻合。然而,目前的状况是,在中国高校此起彼伏的校庆浪潮中,中国式校庆频频见诸报端,引起学术界的众多非议。就我国高校校庆的特点而言,中国式校庆主要表现在:一是校庆次数频繁,周年庆、五年庆、十年庆、百年庆,校庆连年庆;二是形式主义,忽略学校实际情况,盲目追赶潮流,活动轰轰烈烈,反响平平淡淡;三是动机功利,校庆不仅成为学校增加经费的手段,也成了学校领导展示政绩的平台;四是学术性、文化性不足,在校庆过程中过于夸大学校的影响,不注重对学校办学历程和问题的反思。凡此种种,已成为非议高校办校庆的目的。高校是学习的共同体,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域,所以大学校庆必须回归学术本位,以师生为中心,我认为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对厦门大学校庆的表达真正体现了校庆的内涵:“校庆是全校师生接受爱校教育和增强凝聚力的一次集中洗礼;校庆一定是学生的校庆,是为了学生而庆的校庆。”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也表达了校庆另外的作用:“大学的校庆必须围绕着学术开展,重在反思学校工作的错误和失误,倡导开展各类学术争鸣,广泛听取师生和校友的批评与建议。” 我想,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校庆也应该回归到大学教育的本质:以加强内涵建设为根本,内修文化,外塑形象,既展示大学良好的办学形象,也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十.多地高校取消长跑,大学生体质令人堪忧

●事件回顾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上个月,广州、上海、湖北等地大中院校,相继发生了4起学生在参加长跑运动时猝死的事件。紧接着,武汉、西安等地部分高校,以安全为由,取消了校运会上的长跑比赛项目。这样的举措,究竟是适应现实,还是因噎废食?126日,在第六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启动仪式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明确表示,目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仍然令人担忧。长跑有助锻炼身体、培养意志、提高效率。

【摘自:中广网2012129日】

●讨论

1.刘魁:参加长跑运动时猝死有其偶然的原因,但究其本质是学生体质问题。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所有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中高考的核心科目来开展教学,应试化教育使体育教学严重的边缘化。体育教育边缘化带来的是学生体质的下降。而对于大学生来说,长久以来中等教育养成的应试习惯让学生远离体育运动,造成了体质的下降。因此,只有将体育教育回归到它的本位,让我们学生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2.谢明明:在古希腊人的眼中,做学问的人,同时也是体格健壮的人。当前,大学内虽然还有体育课,但是大学生们的锻炼意识却很淡薄。萨特提出:存在前与本质,人的本质是人创造的。同样人的身体也是人创造的,需要我们自觉。由于大学是个自由的地方,从高校的层面来出台一些制度,以要求学生锻炼身体似不可能,而通过举办一些体育竞技活动,营造学校锻炼氛围应该成为大学提高体质的重要途径。

3.刘敏:从医学角度上说,心脏运动强度过大、本身身体素质不好、在长跑时忽然突发病等都有可能导致晕厥、死亡。但是针对这个事件,更深层次的讲,是我们长期不重视体育锻炼的结果。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把90%的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上,而用于玩耍、运动的时间很少。到了大学,又开始回归运动,可是已经错过身体成长的关键期,学生体质也就成为人才培养的新问题。

4.安达:从大学生活的观察中,由于网络普及,许多大学生迷恋上网络游戏,宁可坐在宿舍上网也不愿意去户外锻炼。长期的缺乏锻炼造成了大学生的体质的下降。在此情况下,我认为大学不应该取消长跑体育项目,而是应该要多推广一些长跑项目,为大学生体质的增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5.雷蕾:“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不是大学的一句口号,应落到实处。因“阴雨天气”或“担心学生猝死”而突然将由来已久的传统取消,高校是否与其初衷自相矛盾?“阴雨天”或“学生因长跑猝死”是偶然现象,不是普遍必然存在的现象,高校应当从个别的偶然突发性事件中吸取教训、反思不足,鼓励他们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他们的体能,而不是采取取消长跑的方式回避问题。

●贺祖斌点评

近年来,媒体屡屡爆出高校取消体育项目和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消息,不禁引发我思考其中的缘由。我认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成长期相关,造成学生身体素质差这一结果,不单单要归因于大学阶段,同时也反思中小学阶段教育。学校虽然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中小学生被牢牢束缚在题海中不能抽身开展体育锻炼,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到了大学阶段,虽没有应试的压力,不少学生由于课程安排的弹性,大量的课余时间泡在网上,不注重体育锻炼。再在加上这几年所谓快乐体育的推行,客观上降低了体育锻炼的质和量。另外,从深层影响因素来看,一是不能仅仅将中小学生身体差的原因全部归结为体育课在学校教育的地位低,在现行的高考评价方式下,必定会造成体育课被忽视的结局;二是学生身体锻炼意识不强,大学阶段,学生拥有丰富的个人可支配时间,但很多学生由于锻炼意识不强而荒废了。今年,厦门大学开设的“爬树课”引发了媒体的关注,正值我在厦大工作,我跟踪了该课程开设的全过程,厦大朱校长在美国大学考察回来后,决定在体育选修课中增设爬树课,目的是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教会学生的一些生存技能,很受学生欢迎,效果也不错。因此,我认为,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锻炼,一方面从课程开设方面下工夫,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另一方面,也应该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激发大学生的锻炼激情。同时,在中小学生阶段,加强学校体育锻炼,完善社区健身设施,营造一个方便的锻炼场地。

●盘点总结

今年我们入选的十大事件中,总结起来涉及到高等教育内外两个方面。从外部看,教育部颁发“高教30条”,旨在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2011计划”的实施,意在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教育经费首破GDP4%,保障了高等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还权,大学自主设置专业,推动了大学更好对接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发布,为高等教育未来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异地高考方案实施困难,道出了高考制度改革的艰辛与不易。从内部看,公开选拔大学校长,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进行了尝试;22岁年轻教授的诞生,再次引发我们对于拔尖人才培养制度的关注;而“中国式校庆”,却透露出大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的不易和无奈;高校频发体育安全事故也引起了我们的追问:我们下一代的体质到底怎么了?当然,这十件事情仅仅反映了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极少的事件。除此之外,还有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正式启动、“三无教授”(无项目、无经费、无成果)请辞硕导事件、争议不断的南方科技大学获批并正式成立等等,这一切都是今年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点。我们继续关注着中国高等教育发生的每一件事,因为它背后蕴含着更深层次的高等教育发展机理,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发现它,揭示它。

对于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事的整理与盘点,仅代表本次沙龙讨论的观点。另外,值得说明的是这些事件都是在收集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相关资料并经过多次讨论基础上形成的,部分评述采用了已经发表过的观点(篇幅所限,未能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收集的信息和参与讨论者的水平所限,其中的观点肯定存在些许漏洞和偏差,希望诸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3-16.

[2]中国教育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2012-4-23.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4-21(1).

[4]陈晓宇.我国教育经费结构:回顾与展望[J].教育与经济,2012(1).

[5]中新网.教育部还给大学自主权,高校可自设本科专业.2012-10-12.

[6]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2012-6-14.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