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江学院: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打造民办高校特色品牌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我们将着力深化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努力把学校进一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一、明确目标,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一是坚持办学的公益性,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产权制度问题是民办高校法人治理制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落实民办高校的法人财产权,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硬件保障。1992年,由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两位老校长和一批退休教授发起并创办了三江学院。近年来,在省教育厅的协调和指导下,依法对学校的资产进行了认定,明确了三江学院作为民办高校,没有国家经费拨款,没有投资主体,完全靠国家政策支持和自身积累滚动发展,逐步壮大,学校的资产属于社会性资产,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侵占、转移。这一点已写进学校章程,在制度层面明确了学校办学的公益性、非营利性,落实了学校的法人财产权。
    二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大学的领导体制和领导班子建设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中是核心内容。民办高校实行的是理事会(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三江学院结合实践勇于创新,依法建立了理事会、校行政、校党委三套领导班子的科学更替机制。
    ——校党委的更替机制。完全按照中央关于全国高校党组织条例进行,及时换届,并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建立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
    ——校行政领导班子的建设。三江学院在全国率先进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推荐校长和副校长的做法。学校制定了《三江学院校长、副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办法》,按照规定提出符合校长、副校长条件的人选名单,提交教代会讨论,教代会代表无记名按规定职数推荐,然后理事会根据推荐结果,协商后按选举法进行选举产生校长人选,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后,理事会正式聘任校长。
    ——理事会是民办高校的决策机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理事会由举办者、校长和教职工代表组成。其中校长理事随校长的更替而变,教职工代表理事是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应随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换届变更,由新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所以,理事会中校长理事和教职工代表理事的更替机制已经明确,对创办者理事也明确了随年龄老化以后的退出机制,即由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补齐。
    二、深化改革,努力办出高水平民办大学
    一是进一步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大学的科学运行机制。三江学院在领导体制上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理事长、校长和党委书记相互配合、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三江首创的“闭循环”运行机制,也就是说校长由理事会选聘,理事会理事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教职工代表大会则是在党委领导下召开的,这样就形成了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理事进入理事会——理事会选聘校长——教职工代表参加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闭循环,这个闭循环的起端是教职工代表大会,而教代会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召开,体现党委对民办高校的领导,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有机结合又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本战略,实施民主治校科学管理。积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参与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三江学院章程》明确规定,“三江学院教代会和工代会是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群众组织,是实现民主管理学校的基本形式。”三江学院在全省将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和工代会制度。学校理事会、校长将进一步支持教代会、工代会依法施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教代会代表和工会会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凡是涉及学校发展大局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在决策前要通过“两代会”广泛征求全体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尊重合理安排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改变民办高校中教职工的雇佣观念,充分调动并发挥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创建高水平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是不断改革创新,实施品牌战略。三江学院作为江苏省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办学十八年来,已有净资产7个多亿,在校生17000余人,60个本专科专业,形成了文、理、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我们将以这次全省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为动力,以建设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行错位竞争,注重整合资源,加大建设力度,在学校治校方略、办学体制、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党建工作等方面,进一步增强鲜明特色,充分发挥民办机制灵活高效的优势。在推进学校内涵建设过程中,努力创立体现学校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包括品牌学科和专业、品牌教师、品牌毕业生和校园文化品牌。努力把三江学院建成全国有影响的地方重点应用型大学,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和全国民办高校的教育改革创新基地,为江苏的“两个率先”贡献力量。2010-12-17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