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中国针神郑明德

郑明德生长于亘古便是京畿重地的户县。父亲为当地名医,母亲贤惠亦为人称道。很自然也很自觉,郑明德从小刻苦学习,少育大志,在强手如林情况下,1964年,郑明德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北工业大学直升飞机设计专业。升大学后他仍任学生会学习部长。他深信自己设计的性能良好的飞机能在祖国蓝天上飞翔。

可惜,文化大革命把郑明德蓝天飞翔的美梦击得粉碎!学习直升飞机设计的郑明德被分到黄河故道大荔农场去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历史嘲弄了整整一代人,但也造就了一代人!

1972年,劳动锻炼结束,郑明德分到汉中无线电厂。他提出建议,要振兴无线电厂,振兴汉中电子工业。无奈当时只能当工人的他无用武之地,学大寨却派上用场。没想到他竟然还是抓农业的内行。

郑明德学大寨回来被抽调搞基建,他事必亲躬,样样认真,钻研施工管理,起早贪黑住在工地。结果又以造价低,质量好,速度快在几家同时搞基建的单位夺萃,全市基建单位都来他主持的工地召开现场会,一位当时计委的负责同志赞叹说:“这小伙干什么成什么!”这不,不仅单位领导对他刮目相看,连市长书记都注意到他。于是,幸运开始对他青睐。郑明德成为全市第一个被提拔的大学生,担任汉中市无线电厂副厂长,以副代正总揽全局。其实,无线电厂是个负债累累、矛盾重重的烂摊子,郑明德却为自己终于有了报效国家的机会激动不已。他发表施政演说,激发职工热情,整治歪风邪气,当年就推出新型产品--电猫。当时全国鼠多为患,这是郑明德在农村蹲点发现且构思的设想。

“电猫”曾十分走俏,无线电厂也一举扭亏为盈,郑明德名牌大学毕业,且在实践行行出色,于是调进市经委,主管新上项目新开发产品的可行性论证。

恰在这时,国家举办先进国家全面质量管理经验学习班,汉中地区选派两名科技人员。郑明德即为其中之一。

这次长达数月的学习,使他有机会对日本松下、德国西门子、美国洛柯菲勒等世界一流大企业的管理方式,对科学管理程度有了系统了解,眼界大开,为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此时,汉中市把原工业局与农机局合并,组建机械化学工业公司。郑明德出任公司总经理。他不为当官单为干事,不辞辛苦日夜操劳,对下属十几家工厂进行调查摸底,考查论证,研究技改,开发产品,治理整顿,仅一年功夫大见成效,产值增长21%,利润翻番。职工意气风发。郑明德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然而上面突然宣布:机械化学工业公司撤销,恢复工业局。局长另有人选。至于郑明德调计委空挂起来。

他在痛苦中徘徊,他在痛苦中沉思。

恰在这时,雪打霜欺,夫妻失和,分道扬镖,他把家中的一切和仅有的存款都留给了妻子,仅抱着一床被子、提着一只饭盒离开了家庭。

一天他突然看见《人民日报》登出文章,党政机关干部可以停薪留职办企业的消息。他作出汉中地区第一个停薪留职的党政干部,开始了自谋出路的艰苦创业。

没有房子,通过朋友关系在一家旅馆租用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当时的公司几乎一无所有,有的只是要债、碰壁等无穷无尽的麻烦!那段日子,堪称郑明德人生中的低谷,离了婚,也就无家可归;停了薪,也就身无分文;还要遭白眼与嘲笑。饥一顿饱一顿,还要到处奔波寻求可开发的项目。焦忧、疲惫,加之营养缺乏,一天,郑明德在厕所昏厥,摔倒在地,不省人事,头上跌出寸把长的伤口,遍地是血,衬衣都浸红了,幸亏被打扫卫生的服务员发现才没出大事。

要遇到别人,也就低头认命,郑明德相反,他是一个永不低头的硬汉子。恰是这一切激励了他要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向人借来500元存折做抵押,创立汉中第一家民办高科技企业--汉中市华汉新技术研究所。

他深信这是事业的开端,希望就在明天!

中华医学源远流长,精深博大,以耳测病,以耳治病,在中国由来已久。耳朵本身便象一个在母腹中孕育的胎儿,许多疾病通过耳穴均可发现,并可通过耳上密布的穴位治疗。

任何伟大的发明总是要经过多少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但历史的摆钟又注定会在某一时刻敲响。

与其说郑明德从他已经考查和论证的十几个项目中选择了“针神”这个项目,勿宁讲是这个项目历史地选择了郑明德。

他已经积累起来的经验与知识,都无声地提醒他,泱泱大国,一旦温饱得以解决,长寿保健自然就会被人重视。

他十分感谢制造“运八”飞机的0一二集团分布于汉中,“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使华汉新技术所得以聘用一批高水准的科研人员,他们都是拥有各种技术专长,长期从事军工科技的专家。

一时间,人才济济,各领风骚,联合攻关,反复试验,经过将近半年的艰苦奋战,第一批样机在陕西省汉中市华新技术研究所诞生。

至此,中国第一代“针神”正式问世。

但是,任何再先进的产品,真正的检验乃是市场,乃是成千上万的真正上帝--顾客。

郑明德办公桌上大量来信尽叙“针神”之功,各种如是说、医后感、一夕谈、感谢话,热情洋溢,发自内心。大量患者建议在全国推广“针神”,减少医疗费用。

这一点上,郑明德头脑始终清醒,当“针神”I型机刚投放市场,就出人意料地大获成功之际,郑明德却一再告诫全所人员,万不可把产品吹得神乎其神,包治百病。客观地说针炙能治的病,它才能治,实际上是一种电子针炙,只是象人类已经发明创造的X光、B超、听诊器、血压器一样,又对人类医疗器具的丰富做了一点贡献。

但郑明德也有绝大的失误!

作为一个多年受正统教育,知识分子出身的企业家、发明家,他压根没有想到:任何一样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一旦成功投进市场,假冒伪劣产品便会蜂拥而上。
最为荒唐的是,有人窃取了华汉技术成果,还煞有介事地编造出天方夜谭,为了研究耳膜,这位“发明家”咬紧牙关,让人把烧化的蜡烛倒进他的耳朵。如此这般,才获成功。末了,这弥天的谎话竟刊登在一家颇有影响的大报上!

郑明德愤怒至极,被迫牺牲宝贵的科研时间,多次诉诸法律,对簿公堂在数百人参加的法庭上,郑明德理直气壮,逐条驳斥,最后幽默地掏出了几根蜡烛,要求当场试验,看能不能把烧化的滚烫蜡汁灌进这位“发明家”的耳朵来制取耳膜,数百人哄堂大笑,剽窃者则狼狈不堪……

麻烦不仅来自伪造冒牌产品,一度国家银根紧缩,贷款困难,民办企业更是如履薄冰;法律尚不健全,对民办私营企业缺乏有力保护,致使几起推销人员卷携货款潜逃,难以抓捕归案;加之,原材料不断涨价,三角债务累斩不断……

郑明德清醒地认识到面对众多的矛盾,根本的对付办法就自身的不断强大,不断地进行创新,因而持续不断地推出新一代产品,使自己的产品始终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才能最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科学规律!

当郑明德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不曾放弃科研,哪怕借钱贷款都保证科研投入。他自己更是废寝忘食,即使出差工作在外,即便夜静更深,任何一点突破,一点构想都使他一跃而起、或划草图、或算公式,并马上付诸实验。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努力,使他们不间断地推出了诊疗健身仪的二型机、三型机、四型机、五型机、六型机。为此,郑明德几乎达到了物我两忘境界。

当新型产品不断投入市场,由于它的神奇功效和广大患者的赞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健康报》、《星期天》等几十家新闻单位纷纷载文介绍该产品,郑明德也象“中国针神”一样走红了。

摘自《中国创业报》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