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敬丽华 包忠明
◇ 南 京 商 友 咨 询 研 究 所张 佳

【摘 要】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素质教育理念, 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未来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是 “以创业带动就业”。 同时, 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也有创业的欲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丰富创业知识, 提高创业能力, 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 创业教育 实践

【作者简介】 敬丽华, 女, 副教授, 系教学副主任; 研究方向: 工商管理、 教育学。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 (编号: 09SJB880009) 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摘自:新课程研究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 实际上是学生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的一部分, 是适应经济发展、 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 也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 高校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 还应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目前, 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创业教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一、 合理定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而且多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 有人把创业教育狭义地理解为教学生创办企业、开公司, 或者开个体商店搞经营, 使他们毕业后自谋职业。 当然, 设计、 创建、 经营和管理企业或公司无疑是创业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方面, 但这并不能涵盖创业教育的全部内容。 创业是高层次的就业, 如果把今天的创业教育仅仅看作是为了明天的就业, 那是对创业教育的误解和错误的判断。 高职院校应认识到: 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 即强调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不仅是上几门创业课程, 也不能等同于创业活动, 更不能限于创业技能和技巧的培训。 创业教育应把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 更应把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把创业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搭建创业平台, 创造机会, 让学生参与创业实践; 要营造创业教育良好的氛围, 以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积累创业知识, 提高创业能力。 因此, 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应是培养创业意识、 创业能力和创业个性潜质的 “设定创业遗传代码”, 造就 “具有革命性的创业一代” 的创业素质教育, 既包含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短期目标, 更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突出了当今时代高职的教育功能。

二、 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

教育部 《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指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 采取措施鼓励自主创业。 创业教育基本内容包括创业意识、 创业品质、 创业社会知识结构、 创业能力培养四个方面。

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关键。 在创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 其首要的任务便是积极引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问题。 意识是行动的指南, 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规定着其态度和行为的方向和强度, 具有较强的能动性, 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要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个人具备的知识、 特长、 能力在市场和社会的潜在价值, 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 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教育的深刻内涵, 使他们意识到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全新的教育模式。 当今的大学生如果不能以自己的创新成果为社会作贡献, 就算不上优秀人才。 同时, 应让学生懂得, 自主创业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特长, 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搞出自己的创新成果, 并把成果转化为产品, 创造经济效益, 由知识的拥有者变为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创业者。

创业品质养成是创业教育的重点。 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特征, 主要体现在人的独立性、 敢为性、 成就感、自信心、 合作性、 耐受性等方面。 创业的过程是艰难的,而且随时有失败的可能。 因此, 在创业过程中必须拥有良好的创业心理。 应注重意志力和情感调节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要努力形成谦虚、豁达、 坚忍不拔的创业心理。具备创业知识结构是创业教育的基础。 对创业者的要求中, 知识结构非常重要。 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是全面的创业相关知识, 包括市场知识、 财务知识、 管理知识、 法律知识, 等等。 其中, 专业基础知识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一般与专业、 职业能力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 创业相关知识则是创建企业、 经营企业必须具备的知识, 一般与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

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核心。 创业能力是创业实践的基本前提, 成功创业首先需要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一种以智力为核心的具有综合性的能力, 是一种具有突出的创造特性的能力。 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 经营管理和社交沟通能力、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 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的能力, 等等。

三、 探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1.建立创业教育的师资团队。 建立一支与创业教育相适应的多元化、 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是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只有教师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及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 才能在专业教学中为学生渗透创业意识,传授本专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 应挑选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 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也应积极地引进具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经历、 经验丰富、 理论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强的企业管理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 尤其是在创业和职业发展方面的成功人士, 充实教师队伍。同时, 学校应与政府、 企业开展合作, 聘请政府经济部门专家、 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 以弥补高校教师实践教学、 政策解读、 管理水平的不足, 增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2.改革课程体系, 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中。 课程的实施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 也是创业教育实施的途径、 手段和有效载体。 各门学科应根据其自身内容和教学特点, 有机渗透创业意识、 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养, 将学科课程和创业教育内容融为一体,同步进行。 即在教学实践中, 不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专门的创业教育, 而是在现有的课程中挖掘、 开发、增强创业教育的内容, 侧重于与创业有关的社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 经营管理知识和职业知识等内容的渗透,启发学生将创业与所学专业有机联系起来。 这样, 既能有效地利用课堂资源, 拓展学科教育的应用领域, 还可以节约教育时间, 优化教学内容。

应开设创业体验课程, 指导学生就现实创业案例进行分析, 既应包含成功的典型也应有失败的案例。 前者可让学生学习创业的经验与方法, 后者则可从失败的例证中让学生积极思考, 总结教训, 避免自己今后发生同样的错误。 应利用网络平台, 让学生模拟创业, 自己当一回 “小老板”, 自主组建创业团队、 筹集创业资金、 注册企业、 经营运作企业, 教师根据学生阶段性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 这样的课程内容才可能让学生亲自体验创业的途径。

3.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一是鼓励学生建立创新创业社团组织, 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通过开展创业计划竞赛、 商业计划竞赛、 广告和营销策划竞赛等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创新、 创业竞赛活动, 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锻炼团队的协作能力、 启发创新的思维和灵感。 通过开展创业论坛、 经验交流、 典型事迹报告等活动, 提高师生、 学生和社会人士及学生之间的创业沟通和交流; 二是成立大学生创业基地, 如大学生创业园。在资金、 场地、 设备等硬件设施上给予扶持和帮助, 使创业园成为学生创业的孵化器; 三是建立创业教育服务网站。 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政策咨询, 沟通学校与社会,了解创业动态, 寻找创业商机, 实现资源共享; 四是鼓励学生网上开店、 网上加盟。 当前, 中国网民数量达1.03 亿,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飞速增长。 网民中有 20%的人员经常通过互联网购物, 网上购物已经日渐被接受和喜爱。 相对实体经营而言, 这种模式门槛低、 成本少、风险小, 适合初涉商海的大学生创业。

4.营造创业氛围 , 弘扬创业文化 。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可以利用广播、 闭路电视、 校报、 校刊、 板报和橱窗等宣传工具, 强化创业教育的人文环境, 形成提倡学生创业的舆论氛围, 培养学生创业的价值观; 二是在校风、 教风、 学风建设中突出与强化创新创造, 形成“学习为创造、 创造中学习”的良性循环, 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三是在学校的制度上鼓励师生创新、 创造和创业; 四是广为宣传创业者的事迹、方法和奋斗经历, 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五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对创业的失败要包容, 使其认识到创业失败是件很平常的事情, 屡战屡败的人应赢得更多尊重,对创业失败的创业者重新创业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使创新和创业成为社会习惯, 为创业创新提供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动因及特点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03).

[2]石建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初探[J].高教论坛,2005,(02).

[3]张鑑民.高职创业教育运行机制构建与实践创新[J].职教论坛,2009,(15).

[4]陈浩凯,徐平磊.印度和美国的创业教育模式对比与中国的创业教育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09).

[5]尚恒志.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8).

[6]朱长风等.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探讨[J].江苏高教,2006,(04).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