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高校“三创”教育模式探讨

夏金海

摘要:认为教育应以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为使命,高等学校应努力培养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阐述了“三创”型人才应当具有的素质能力特点,提出了“三创”教育各自的教育重点,总结了创新能力的六大影响因素。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教育;教育模式;创造;创新;创业

作者简介:夏金海(1976-),男,黑龙江海伦人,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机械工程学院政工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文章摘自: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 7 期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国民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就成为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们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时刻,江泽民指出,当今世界“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渴动力”。

教育要以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为使命。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就要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提供创造、创新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时代需要大学生掌握创造的基本知识、具备创新的能力和创业的精神,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开放型、复合型、“三创”型人才。

一、我国教育的基本现状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基本上还未脱离应试教育框架,以统一教材为主,凭一次考试论成败,专业缺少个性特色,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弱,依赖性较强。

小学阶段,学生在学校听老师的,在家里听家长的,不敢越雷池半步。 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挥下长大,在指挥棒下行走。 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引导, 总是让孩子首先考虑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中学阶段,往往习惯题海战术,学生忙于应付各类考试。 文体活动和各类有益于开发大脑的活动太少。 学生的个性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锻炼也往往无从谈起。

大学也基本上延续着应试教育,填鸭式,满堂灌,缺少讨论课、实践动手能力课,学生创造力缺乏,创业观念淡薄,毕业后往往适应不了社会,所学的理论不能很好的和实际结合。学知识太死,思维受到禁锢,只知道跟老师学,跟书本学,创造和创新的能力弱,而且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思维形式单一,潜能和创新的意识没有被有效的激活。

二、“三创”型人才的特征

在总结近十年来创造教育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不同的创造教育,为社会培养开放型、复合型、“三创”型人才。

创造是人类为实现一定行为,通过其劳动智慧向社会提供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创造性成果的活动。创新是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行动。 创新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新的产品或将新生产工艺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去。 创业是开创事业或积累家业的过程。 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不但要拥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在新环境中迅速掌握各种信息和相关知识, 从而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具备优良品质、突出才智、雄伟胆魄、坚强意志,富有创造意识、创新精神,熟悉创造原理、掌握创造技法,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去认识、改造世界。

概括而言,“三创” 型人才应具有这样几个特征:(1)主动性。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其锐意进取,执著追求新知。(2)灵活性。思维活跃,善于联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3)质疑性。不为现成的观点所约束,敢于质疑,大胆设问。(4)新颖性。不墨守陈规,敢于弃旧图新,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5)自信心。坚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即使遭遇挫折和失败也不气馁,勇往直前直至成功。(6)坚韧力。目标坚定,毅力顽强,百折不饶,锲而不舍,有坚韧不拔的决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7)独立性。不人云亦云,不盲从,少依附,能独立观察,理性对待已知和未知的事物。 (8)想象力。新的观点来源于合理的想象或偶然的灵感和机遇,想象力丰富,可突发奇想,有利于揭开创造和创新的序幕。 (9)洞察力。 对环境有敏锐的感受力,善于从他人所忽视的细微中观察事物的真谛。 (10) 严密性。抓住灵感,精心推敲,深思熟虑,追求完美的结果。

三、“三创”教育的重点

(一)创造教育的重点

一是激活潜能。 创造发明不只是少数天才的事,人人可以创造。 应对个体的大脑潜能进行开发、激活和训练。 二是培养兴趣。 兴趣的萌发和加深是创造发明的前提,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指导和鼓励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三是培养创造力。 在教学计划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鼓励冒险,树立为理想而奋斗的献身精神。

(二)创新教育的重点

认识创新,重视创新,敢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培养学生在普遍的事物中认识个性的事物,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掌握其中的变化规律。 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相信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提倡敢于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精神,鼓励个性的发展。从思维的灵活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逻辑思维合理性、思维的敏捷性、想象力的开发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敢于实践。

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受到不同层次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阐明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各种各样的模型应运而生。根据文献分析,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 6 个方面:创新心理、创新生理、创新原理、创新过程、创新实践及创新环境。 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围绕这这几个方面来展开。

创新心理因素,如创新人才的心理特征、创新的心理障碍等。 创新生理因素,主要涉及大脑结构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创新原理因素,包括一系列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技巧。 创新过程,涉及创新活动经历的阶段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以及创新心理、生理、原理等因素在各个阶段的应用和对应关系。 创新实践部分,既要介绍学习成功的创新案例, 也要亲自体验创新活动。 很多因素如市场需求、顾客特点、成本分析等等,要在实践中考虑周全。 环境因素涉及到文化、传统和管理方式等对创新的影响。

(三)创业教育的重点

一是更新观念。提倡和培养学生自立、自治、自强的精神。脱离父母后,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二是培养实践的勇气。 敢于在实践中探索,不怕失败,锐意进取,勇于接受挑战,自强不息。 三是培养创业定位能力。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适应社会,找准适合自己的创业定位。 四是营造创业氛围。 请创业成功者来畅谈创业的历程,培养创业意识和欲望。 同时,可有计划地举办创业知识竞赛,举办有关创业的生产经营知识、法律知识、财务知识和销售技巧等方面的讲座。 开阔学生视野,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创业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四、结语

我国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亟待顺应历史的发展进行改革创新。 尤其是大学教育,要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实施“三创”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方法,将创造、创新、创业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并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要的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顾晓华,李青山.创造、创新、创业学习指南[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青山,等.多科性大学创新基地的建设[J].发明与创新,2003(5).

[3] 李青山,杨秀珍,张淑媛.思维创新热力学研究[J].教学研究(河北),2006,29(4).

[4] 顾晓华,等.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5(6).

[5] 顾文兴.创新与创新体系[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6] 刘道玉.创造教育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7] 彭健伯.开发创造能力的思维方法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8] 郭永环,等.金工实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发明与革新,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