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科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求真务实

——试论新时代教育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
曹胜利

【摘要】自我国大学试点开展创业教育至今,我国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实践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各地方高校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宝贵经验。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社会需求,使人们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重要认识逐步加探,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我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我们确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我们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和关键,同时要基于现有的实践探索成果,求真务实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目标;素质教育

【项目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度重点专项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曹胜利,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助理。

【文章摘自】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IO年3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重性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意识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重性有利于高校真正确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而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则是深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基本前提。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重性,广大的高校教育工作者都有较探的感受,特别是在去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以来表现尤为明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时至今日,尽管党和政府反复号召,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大学生也一渡一渡地投入到自主创业大潮之中,但从整体情况来看.不够理想,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依然不到百分之一 ,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急待破解深入。然而如何突破,这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009年两会期间,就有代表提出,“为什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还不如一个农民工?!”。对于这个具有“挑战性”问题的回答,我们不能秉承线性思考的逻辑,大学生就业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远非能按一因一果进行线性思考加以解决,它需要我们遵循多因一果,或者最多因多果的分析逻辑。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确存在这种现象,上了大学后由于就业不成功仍回到农村,使这些大学生和他没有上过大学的弟弟妹妹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一现实要起我们深思。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看,大学期间花了这么多学费,但得不到相应的投资回报,这确实是  一个严峻的问题。与大学生不同,农民工没有什么文化,由于生活所迫,他们的就业能力来自于生存的需要;而大学毕业生,在接受了数年的高等教育之后,理应有更多的选择,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岗位,并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在中国的家庭中,上大学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在招生入学期间,被录取时兴高采烈,而通过三年或四年的大学学习,毕业后却面临着就业难的状况。尽管大学生就业困难不能完全归咎咎于高校,情况相当复杂,但我们仍需对大学教育这一“黑箱”进行质询,“教师都教了些什么?学生在大学期问又学了些什么?”,“大学系统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很多人认为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事实上,早已有人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叫答得非常精彩,震聋发聩!1989年的泰国曼谷规划会议报告就指出,“现行的教育无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许多的年轻离校者:‘他们所受的教育不能提高就业技巧.还常常产生有悖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态度和期望。这些教育体系不是增强人们获得自我就业的潜能,而是鼓励人们找拿薪水的职业…..乡村地区大多数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涌人乡镇、城市寻找工作…….受过教育的失业队伍越来越庞大’。”我国月前的大学生正处于这种社会情景之中。

部分大学生毕业生失业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但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都面临失业,这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秉承一个新的视角,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认识这一问题,才能有效解决这类问题。

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最根本的问题,这是教育

哲学的基本问题,直接涉及到如何设置目标。在教育领域里,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讨论教育目的问题了,好像这个问题早已解决。也不讨论人才培养目标问题,好像这个问题也已经解决了。但当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且时代发展到当今,我们很有必要重新思考这一根本问题——我们的教育目的究竟足什么?我们究竟应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具有前瞻性意义,因为它直接涉及到中围高等教育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

“钱学森之问”有利于我们认识这个根本性问题。“钱学森之问”在我看来其实包括了四个小问题.并且钱老既提出了也同答乐这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而他所去的加州理工大学和美国的很多大学,都是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办学的。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在中国杰出的人才总是“冒”不出来,但是在哈佛精神.耶鲁气象的背景下,美国高校却培养了很多杰出人才。第三个问题,是他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质量还不如民国30年的教育质量。这句话尽管有很多争议,但其视角很有可取之处,对于这件事情也可以进行一此对比分析。第四个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就是这个样子。我认为钱老已经把这个问题说到家了,问题是我们没有认真地解读什么是封建主义?什么是封建主义思想?它在争天.特别在教育领域有何具体表现?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没钱。缺乏资金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困难之一,二是家长不愿意。有些家庭具有支持小孩创业的强济实力.但不愿小孩加人到创业队伍去,这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三是老师不会教。许多大学教师自身也没有创业的经历,当他们真正面对人生挑战时。实际上会发现自我生存的能力也很差:第四.社会不鼓励,政策不优惠,环境总体上也不友好。国家在大学生创业上有号召,但实际上的政策和举措并不十分利于走学生创业,此外,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程度,总体处于一个较低的木平。这是一个必须尽快改进的。

毛主席曾经指出:“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这件事,”同样,要成功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我们必须深入的认识创业教育的内涵、环境因素及其运作规律,其中,关于创业教育是“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的理念和认识很有价值。所谓教育的三张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长是事业性和开拓能力的。正如乘飞机需三张通行证(身份证、机票和登机卡).没有登记卡.身份证和机票也就没有任何用处一样。教育的第三张通行证同样也不能脱离第一张和第二张,它以前两张为基础;而没有第三张通行证,前两张通行证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前大学生创业难与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你没自拿到适应这个新社会、这个时代发展必须的笫三张通行,也就是说,没有拿到适应创新型国家和知识经济发展这艘航天飞机的登机卡。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内外部的生态环境,到今天为止巳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代变化了,教育内部的生态环境变化了,教育的理念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也需要更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素质教育思想,至今仍指导着中国的教育改革。90年代由于网络兴起,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使得创新教育成为一度很热的口号.新世纪初,由于大学生就业难.创业教育又突显在人们的而前。此外,为了解决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又提出了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和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等等问题。这些不断更新的提法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而这种联系究竟是什么,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功能的的提法也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变化更新,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90年代的科教兴国,到世之交中央提出的人才强国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的论述,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多样化的创新创业人才等等,我们发现在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上.提法日益具体、更为鲜明、不断逼近教育的本质,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的迫切需要。这一发展轨迹可以通过表l得到明显体现。

表一:不同历史时期中央关于教育的重要文件及对教育功能等的表述

时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中叶

内容

改革开放初期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中央文件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纲要》
《中共中央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教育理念

“三个面向”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以人文本,科学发展;人才强国战略

社会职能

振兴中华,实现四化

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事业带入21世纪

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

培养目标

“四有新人”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多样化创新型人才,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改革内容

端正教育思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

学生分配

统包统分

由双向选择到自由择业

灵活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通过表l我们发现,中国的教育政革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学生分配等方面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和同步性,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讲得都是人的问题。没有自主创新的人,“第一资源”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也难以得到显现。所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非常深刻的。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生存发展能力为本,也就抓住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矛盾。

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不是孤立的、对立的,它们相互间是一个完整统一 的操作系统。创业教育的提出是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历史的逻辑推演使然,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呼唤着一种新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世界经济形势严峻的特殊时期,当就业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时,创业教育也变得非常紧迫。但是,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成功创业,三者并不是一回事。从知行统一观的角度来看,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成功创业是密切联系的,但又存在着本质区别。成功创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且可不做的就是,通过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去实施创业教育,以致力于人的素质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创业教育实际上是新时期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指认。创业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全面创新,也是创新教育本身的一种表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新格局的教育,要求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新格局的中间环节,这就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核心,就是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创”的本意是“开拓”,  “创”就是开发大脑的仓库,打开思维的仓库,创业教育同时需要在“做”上下功夫,因此我们追求的不应是单纯的高层次学历,而是应在不断追求提高学历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学习知识以及使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对创业教育和创业素质进行表述的时候,经常要提问的就是他们是否已经学会了学习。

在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明显地认识到,就业教育、创业教育的提出、展开与深入,某种意义上,其本质就是对原有教育理念和体制的全面创新。因此,我们在谈创业教育的时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涉及三个模型,这对于我们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1)分数质量的模型。这一模型在学校中使用最为普遍。学校里什么是好学生,大家都很清楚,老师一般都比较喜欢那种传统的,分数比较高又听话,能够作出些成绩的同学.其核心就是分数质量模型的思想。(2)能力胜任模型。这一模型在企业中使用最为普遍。如研究生去应聘的一家图书公司,招聘人员不管你的学历,是否就读名牌大学,是否掌握了第二门外语,就一个测试标准,如卖100本书你需多长时间,这就体现了能力胜任模型的核心思想。(3)创业素质模型。创业就是开始“做”,就本义来讲就是“自已做”!当然“自己”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合伙人。但前提是为什么要“做”?为什么必须“自己做”?这里强调的自觉,主动性学习概念就是创业教育的核心。

关于何为具有创业素质的人,最早提出创业教育概念的柯林·博尔先生曾这样描述具有创业素质的人:“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一个如此对待变化的、具有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人,具有一种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处理冒险、危险、难题和未知,从容自如。这样的人具有提出新的创造性思想、发展这些思想,并坚定不移地使之付诸实施的能力;这样的人有能力并勇于负责,善于交流、谈判、施加影响、规划和组织。他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有信心而不是朝三薛四的.有主意而不总是依赖他人的”。1991年在泰国曼谷召开的 评估会议的报告指出:一个人要成功地从事创业活动,必须具备一系列能力,这些能力主要有:“第一,具有独立性和自信心,准备打破传统.立志摆脱依附。他带着这种精神去抢抓机会,并有强烈的成就动机。他的思维是积极的,甚至是乐观的,面向未来的,但不仅仅是思考而已,他要采取主动,作出决定并为之负责。第二.他不是盲目地行动,而是搜集、发现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从中找出需要解决问题.规划组织,评价成绩。并作及时的调整,他已学会如何学习。第三,他灵活、坚强,敢于冒风险,能在群体中工作,能有效地交际,能与权力机关协商,处理事务;也就是说他能解决冲突,承担压力,有较高的人际交往技巧”。关于对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创业素质)理沦 框架的上述描述,不仅涉及到培养怎样的人,而且内在地规定了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只不过是他们并没有用我们中国人所熟悉的教学论的语言来进行表达。

在分析了三种人力资源模型后,我们可以大胆地给一个追问,或者扪心自问,“死记硬背+分数+考试+名校+学历”是否就等于创新型型人才,而事实上存在的支配我们教育理念和日常操作全部行为的范式,是不是这种东西?前一段时期,一说什么是教育,很简单,考个好分数考上大学这就是教育。这样的教育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教育,这和“钱学森之问”是一样的。怎样认识改变这—公式,同样也是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科学推进大学生创新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科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思想的发动,要舆论的制造,但更需要的是我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扎扎实实的行动。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具体应关注并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大力推进并科学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首先解决思想上的障碍问题

整体上说,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其原因不完全教育单方面的不适应,而是包括社会在内的双向不应。当前创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系列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好像根不好同答,而且提问者自认为也很有道理。譬如,“你说创业教育这么重要,那么你教的学生毕业后有多少人去创业了,”过问题隐含的内容就是如果回答“没有”,那么开展创业教育就没有什么意义。而怎么认识和回答这个问题,这就涉及到上文提及的创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许多创业的学生都失败了”。这暗含着实施创业教育并没有起到帮助作用,第三个问题.‘‘许多成功的创业者,他们获得了成功,那不是教的,而是自己学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创业成功者是少数的天才,这同样也暗含着创业无法教授均思想、对于上述问题,必须从思想观念上予以认真分析与认识。我们认为,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数大生创业,或者说纯粹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这样的理解认识是片面的,也是做不到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创业的精神和意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一种素质和能力构成,不仅为每个公民所需要,而且是必须的。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创业,学会生存与发展.这已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公民必备的素质与能力。因此.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我们应更多地将其定位为一种素质的培养,它属于素质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一种特殊表现。

第二,全面总结吸取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将实践探索奠基在最新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

如何科学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首先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已有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自主探索阶段,2002年以来的政府多方推动阶段,当前进入了全面深入、重点突破的阶段。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实践与探索,目前已取得了一批可喜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其一是2002年开始的清华、人大、北航等9所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的经验,相关成果在《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一书中进行了总结。另外是目前正在推行的30个创业教育基地的经验,去年刚刚推行,相关经验还有待总结。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重点专项研究课题形成的研究成果——《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目前是掌握相关领域进展情况的基础性材料。此外,还有各地高校主动探索、积极开拓的区域性经验。目前可以借鉴、可操作的教育模式有:

从区域性的视角看,这主要是提供给各地区教育行政领导,结合当地经济振兴汁划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如辽宁省的以政府推动为主,和振兴大东北计划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以浙江为代表的创新富省、剖业富民,以市场经济为依托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广东珠江三角洲以政府推动和市场推动相结合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经验。

从校本的视角看,主要是针对学校领导在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更新方面,校级领导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如黑龙江大学在全校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设立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学院,对创业教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索。温州大学以市场经济为依托,创业试验区、创业基地与孵化器二级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中央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先锋班的经验。宁波大学“整体没计、三位一体”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北京航空航天火学“全员参与.分层实施,点面结合针对有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孵化”的经验。清华大学实施的则是一种综合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核心内涵就是用创新创业去处理和传统教育之间的关系,还有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体系化的课程教学经验等。

从教师的视角看,搞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解决学有所教的问题。体觋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上,高校广大教师,特别是一线的前沿学者和先锋师资,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课程式的、活动大赛式的、依托创业孵化器式的等等。

从学生的视角看,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学生自身,并且由学生自已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的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许多新的现象,如在“80”、 “90”后大学生中出现了一批网络型创业新星,这些成功的经验急需总结。在社会公益领域,则产生了一种非常适合于大学生的服务型创业模式。此外,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的根本方式出现了转变.派生出风能、光能一系列新的行业、新的岗位,这些行业更是当代大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能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领域。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对上述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典型创业者的案例进行分析是非常有价值的,当然,成功的案例要进行研究,失败的案例更要进行分析。国外高校介入创业教育的时间比我们早,许多国家已建立了创业教育的学科,对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他们注重构建以刨新创业过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注重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等经验对于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别值得借鉴。

第三,科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来自国家、社会、高校等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配合,需要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全面展开

为了有效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实现教育观念更新,坚持创业教育改革,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一个前提性的因素。其次也需要一支特别能够战斗的队伍,必须长期地进行跟踪和深入研究,要通过建立起学术方面创新创业的共同体和知识工作者联盟,提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对策。笫三.我们还需要构建起良好的外部创新创业环境。包括制订激励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建立相应的支撑体系和帮助体系等。已有的研究为我们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但结合探索实践深入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研究,更是我们科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之必须。下一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应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主要在创业教育体系中的课程教材、教学’大纲方面予以重点突破,在如何“做”上下功夫,并且需要积极开展师资培训。为了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将通过继续设立专门课题,通过充分发挥学会的研究、咨询与交流服务功能,为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实践搭建一个好的平台。

结束语

多样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2l世纪的新课题、新任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问题的严币性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创新创业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期性。创新创业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新的学科,有其教育教学规律可循,其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水质特征和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大力推动、热情鼓动之外,还要努力科学实施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求真务实、力求实效。我们处住社会变革之时,我们处在经济转型之时,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之上,我们感到了时代的脉搏,我们意识到了自身的责任。新世纪的大学生是否需要像上个世纪80年代的学长喊出“振兴中华,从我做起!”的口号那样,有一个新时代激发当代大学生勇于负起历史责任,实现人生理想的振奋人心的口号!这就是“学而优则闯”!“学而优则创”!让我们团结起来,以“三个面向”、“四有”、“三个代表”为科学发展的指针,努力奋斗,为新一轮的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作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0年创业教育课题部署及科学推进创业教育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摘要)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著创新与企业采精神【M】蔡文燕释北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l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曹胜利,雷家骕主编.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