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中美高校素质、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比较研究

谢小萌,孙 伟 ,战 弋
(长春工业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21)

【摘 要】: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美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职业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结合、理想性和现实性的交融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适合我国特色的教育创新与发展之路是高等教育必须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相结合。

【关键词】: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精英教育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FIB050713)

【作者简介】:谢小萌(1975-),男,吉林省九台市人,长春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文学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各国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大学在致力于发展教育和增进知识的同时,也不断的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国家发展的思想库、科技发展的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世界各国在面向21世纪战略考虑下,都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上改革的议程。美国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卓著,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开阔高等教育改革的视野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

(1)从通识教育课程到核心课程的变革。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它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大学生开设的“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大学理念与自由教育同义,实质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科南特认为:“生活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这两方面不是截然分开的,臆想其中一种教育与另一种教育分开是错误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两个部分,它们应该相辅相成,使大学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复杂多元的社会需要。1977年,哈佛发表《通识教育核

心课程计划》, 1981年,哈佛大学公布了《公共基础课方案》,核心课程的体系形成,也意味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目前,哈佛、耶鲁等院校将学生所修课程分为专业课、选修课和核心课三类课程。这三类课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核心课程为学生奠定一个广博的基础;选修课为学生在专业课和核心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兴趣,更广泛地接触新的领域;核心课和选修课同时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指导;专业课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学生选修课的范围。

(2)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马丁·特罗的发展阶段论曾预言,工业化社会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将遵循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实现从精英到大众过渡的国家。但是,美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主要承担者不是“大学”,而是私立专门学校。美国依旧没有放弃在大众化下的精英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它有四类大学即具备各科研究所的四年制大学、普遍设立于各社区规模较小的二年制社区大学、专业学校与专业技术学校均具有各自的办学理念,目标明确特色鲜明。研究型大学还专门设置了顶峰课程与荣誉学位课程计划来吸引和培养优秀的学生,鼓励优秀学生参与研究,培养学生高层思维的能力、终身学习的热情,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选课弹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将其智力发展到极致。这也是美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美国成为诺贝尔奖霸主的重要原因。

(3)高等教育社会性发育的不断完善。自富兰克林在实用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创办宾夕法尼亚学院伊始,美国的高等教育就开始更直接、更鲜明地为社会经济和个体服务。纵观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如果说从宾夕法尼学院到弗吉尼亚大学的成立称为美国高等学校融入社会的先声,则从《莫雷尔法案》颁布到康奈尔大学及威斯康星大学成立应视为其融入社会的正式开始,而目前的社区学院的繁荣、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兴盛到相互作用大学的发展则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性发育已经日趋完善。具体则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①在教育资金的来源方面。美国大学有一系列范围非常广泛的资助者。众多的社会团体(宗教,工会,企业)和教育团体(教育基金会,协会,研究会)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舆论来推动教育改革。②在教育资金的经营管理方面。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三全”(全民,全面,全程)教育,是美国教育体制的最大特色。美国民间资本办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洛杉矶等公立大学,将资金投入市场买股票;私立学校则是发行股票。且各类资本可能融合,出现多家资本办一个学校的情况。③在教育机构方面。国立、公立、私立,全日制与业余、非四年制等教育机构纷纷出现,高等教育机构日趋多样化。④在与社会合作方面。高等院校与科研部门、工商企业进行广泛与深入的三方合作。⑤在教育管理方面。高等院校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高等院校管理,使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 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

总结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对于明确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就是在不断的权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轻重比例中进行的。美国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达到平衡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通识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核心课程的设立。哈佛大学的改革是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范例。倡导选修课程不是漫无目的、避重就轻的选择,而是在一定框架、领域范围内的选择。美国大学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既可以使学生掌握系统

而牢固的专业知识,又能够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

(2)职业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结合。美国各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为各类学生提供适合自己选择机会,学生不但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并且全科教育和自由转校制度,又让学生拥有适时调整的余地。这种教育体系实质就是职业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结合。正如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指出的:“在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机构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在大众型的高校中培养精英的功能仍然起作用”。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各有所长,分工明确,但都在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精英教育培养的是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是专家、学者、领袖,是社会的组织者;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的基石,是社会的建设者。职业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3)高等教育理想性和现实性的交融。追求真理和对高深学问的探究是大学的使命也是大学的理想。在这一理想关照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介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也在倡导下逐渐加强。正如罗伯特·赫钦斯所担忧的:“对金钱的追逐以及相应的对公众要求的敏感,与将大学看做是服务站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显而易见的是,对这类事情感兴趣的教授有别于那些致力于发展教育和增进知识的教授。既然一所大学不能有两类教授,与此同时仍然对自身目标有明确的认识,那么推广工作只会造成学校的混乱。”所以,使高等教育不为“财政上的偶然事件”所支配,真诚的追求知识,同时又能为社会服务,体现社会性,达到大学理想性和现实性的交融,至今仍是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3 美国高等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30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改革势在必行。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考范式。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社会现实、民族心理,所以必须寻求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即:高等教育必须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相结合。

 (1)素质教育的途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的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素质教育所规定的“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大学阶段只能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即从追求整合的知识到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从智慧的领悟到价值澄清和人格养成。而且当今世界的许多重大社会、经济、政治问题都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才能解决。这就对未来就业者的知识结构、胜任多种职业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识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因而,强调大学基础阶段的“通识教育”,鼓励文理学科交叉、渗透,积极推进边缘学科发展,才能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

(2)创新教育的实质:个性培养。创新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最重要环节,大学教育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注重“全人”的培养,希望个人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将高等教育打造成培育了惠普、雅虎等知名公司,缔造了“硅谷”奇迹的“斯坦福模式”是我国梦寐以求的目标。温家宝总理在接受《科学》杂志专访时说,创新“首先要从孩子做起,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下培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因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创新教育就是对大学生个性的培养。高等教育要尊重大学生的志趣和选择权,全面发展他们的兴趣、个性、知识和智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再单纯地将人作为社会工具来培养。

(3)创业教育的基石:面向社会。创业教育的理念由来已久。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认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对于培养个人的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都非常重要。然而成功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石则是面向社会。创业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不是不着边际的空想与幻想,它需要深深扎根于现实社会的土壤当中。社会需求是一切灵感与创造力的源泉。而创业教育可以使大学的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架起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真正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有利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教育资料, 1999(1): 27-29.

[2] 罗伯特·M·赫钦斯著.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3]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4] 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4(2): 70-71.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