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美国、瑞典、印度三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及启示

■赵观石

摘 要:美国、瑞典、印度三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从创业教育使命、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外部环境、创业教育开展形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我国大学应借鉴其成功经验,改革和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外比较

作者简介:赵观石,男,河南理工大学教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原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河南焦作454003)。

20 世纪 90 年代,创业教育开始在我国高校出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美国、瑞典、印度三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各具特色,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美、瑞、印三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

美国目前的创业教育主要是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并且在大学的覆盖率也已经相当的广泛,并具有鲜明特点:

1.美国大学在面对创业教育时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且各个大学在开展创业教育时能够准确定位。19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早期的第一次大学革命后,美国大学将其使命确定为教学与研究。 随着大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凸现,美国大学经历了第二次革命,美国大学将其使命确定为为经济和社会服务, 这也是美国部分高校成为创业型大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前,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大企业才是美国经济的支柱和新就业机会提供者的观点被推翻了, 因为人们发现 1980 年以后, 美国超过95%的财富都是由大变革中的新兴的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事实上也正是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美国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哈佛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都纷纷设置了创业课程,引导学生创业,带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1]同时,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大学自身使命密切相关, 如斯坦福大学就是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作为其重要使命之一。 可见美国大学面对创业教育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成就了今天的创新型美国。此外, 美国大学即使在以创业教育为主流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也能够结合自身使命和现实准确定位,使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各具特色。 如百森商学院、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他们的创业教育计划是综合型的; 而像麻省理工大学、UC 伯克利分校、 仁斯里尔理工大学的创业教育是面向高科技创业。 [2]由于这些大学各自有所侧重,使得他们在创业教育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 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创业人才。

2.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自成系统,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丰富,类型多样。 但总的来说,创业教育课程是一个系列,所涉及的主题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它所涉及的主题按其在教科书中的覆盖面依次排序为:商业计划、资金来源、金融计划、辨别和创造机会、产业和可行性分析、风险资本、销售计划、理解创业家的本质和重要性以及创业过程、分析法律条款、商事法或是影响小企业的法律条文、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等。同时创业教育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在任何一所大学都体现的很明显, 如在斯坦福大学开设的 《创业管理》课程,一个课堂由 2 个老师(正式的教授+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师)一起上。美国大学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 概括起来有讨论、 商业计划书、客座教授讲授、个案研究、企业家演讲、研究计划、可行性研究、实习、课堂练习、定点观察、小企业中心、计算机模拟等。[3]同时美国大学还积极利用现代科技——网络教学方法, 据美国小企业教育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50%的美国两年制学院和四年制大学要求学生完成网络上的网络作业;41%的此类学校在网络上提供创业课程;49%的此类学校在网络上向学生和老师提供创业、 新的风险投资、小企业的信息;49%的学校为学生和企业家在网络上提供管理和技术援助,丰富了创业教学形式。

3.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优越。 美国崇尚个性、个人自由和独立、鼓励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文化,成为了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内生环境。 在这种文化的渲染下,美国大学创业教育有了来自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企业家和校友等全社会的资源支持。 如企业设在大学内的中小企业发展中心随时为准备创业的人提供咨询,并通过举办研讨会为创业提供服务。 同时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还有广泛的资金支持,如考夫曼创业流动基金中心、国家独立企业联合会、 新墨西哥企业发展中心等机构以提供经费赞助创业大赛、奖励创业教育的优秀学生、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等方式对创业教育提供资金赞助。

(二)瑞典的大学生创业教育[4]

20 世纪 90 年代,瑞典开始越来越关注创业教育,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高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业教育方面的教授、新的创业课程、创业训练项目以及一些关于创业教育领域的学术专著。 同时大学也进行了一系列针对实施创业教育的机构改革。目前,瑞典已经突破了传统创业教育满足个体课堂需要的教育理念, 而更多地强调在创业教育中开展团队合作环境下的“做中学”活动。 笔者选取了 3 所有代表性大学的实践型创业教育项目来了解瑞典大学生“做中学”的创业教育。

1.查尔摩斯技术大学的创业教育。 查尔摩斯技术大学是瑞典的第二大工科类院校, 创业教育始于 1996 年。学校当时只是把制定的创业教育项目当作一个小规模的实验教学项目,旨在将一些基于研究产生的想法商业化,同时也培养一些学生成为将来的企业家, 后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形成了这样的一种创业教育形式,即每年从工程学院、 商业学院以及设计学院的本科生中选出 20-25 个学生, 经过严格的选拔后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参加为期一年半的研究项目,接受创业教育。这个研究项目是建立在一个真正的创新性项目上,它由三个人组成,并且根据研究产生的一些想法建立一个新的企业。同时,也向学生提供一些创业方面的相关课程和基于实践方面的项目, 半年之后学生再选择他们加入什么团队和参加什么项目。每个项目产生的新企业只能是有限公司,并且要在查尔摩斯技术大学创业孵化基地立稳脚跟。 学校每年开展创业教育项目研究需要 100 万欧元, 资金主要来源学校和其他公共机构的资助,同时也包括一些个人捐赠。根

据评估发现,瑞典新建公司中的 13 个新企业的 131 个新岗位是由查尔摩斯技术大学创业教育开展的前三个班级创造的。

2.Jonkoping国际商学院。Jonkoping国际商学院创建于 1994 年,它对创业教育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从事创业教育研究活动、 开展一系列的创业教育活动和制定一些创业教育支持项目。所有就读于Jonkoping 国际商业学院的学生在第一个学期都要学习一门关于创业精神方面的导论课, 同时在整个求学过程中还要参加一些和创业精神有关的自愿性的活动和实践。此外,学院还开设了许多和创业相关或相关领域的课程, 但是并没有具体的研究项目。 学院将创业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融入到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并且支持所有学生的创业活动。

在Jonkoping 国际商学院,“将来的事业心” 是一门针对所有学生开设的课程。在这所大学里,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组织成立他们自己的公司, 并能得到有经验的创业导师的指导和参加一些相关的教学活动。 这些活动都是由创造中心开展的。创造中心是Jonkoping 国际商学院的一个非赢利性组织, 它开办了商业研究室和前期孵化基地,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他们想法潜力的环境。创造中心在五年时间里已经帮助启动了 200 个公司。 创造中心有一个“暑期创业项目”,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学生在暑假的时候不是去公司应聘,而是自己开办公司,创造中心在这期间提供咨询服务。通过“暑期创业项目”,学生能够积累创业经验,暑假结束后,有一半学生的公司能够继续他们的商业活动。

3.林雪平大学的创新创业中心。 林雪平大学创新创业中心(简称为 CIE)成立于 1993 年,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小型组织, 它在操作新建企业早期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中性的参与者。 创新创业中心主要由 SMIL 创业学院(简称为 SMILES)和创业项目(简称为 ENP)组成。 SMIL 创业学院为学生提供瑞典 5 个大学的创业相关课程。 这些课程不是学生必修课, 而是提供给在校学生和其他一些有志于创业的人的选修课,课程主要是传授创业技能、创业知识等。这些选修课设计好了后,通常是挂在在当地网络组织 SMIL 上运行,以便于更多的人学习。

创业项目 (ENP) 是针对那些打算和将要创业的学生、研究者以及有商业想法的人开设的。这个项目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一个想法拟定一份创业计划书, 并提供为期四个月的车间实践。 每一个想法和一位有经验的顾问相结合,同时和当地其他公司在网络上建立联系,以便获取服务。通常每年有 2 个这样的创业项目产生,每个项目融合了 15-20 个想法。 一个项目每年的费用大约是五万欧元(参加这个项目是免费的,因为它是由地区和国家公共机构基金资助的), 但参加这个项目必须成立一个公司,并且这个公司必须被当地科技园的孵化基地接受才行。

(三)印度大学生创业教育

印度在 1966 年曾提出过“自我就业教育”的概念,鼓励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使他们“不仅是求职者,还应是工作机会的创造者”。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自我就业教育”再次引起了印度社会的重视,1986 年,印度政府在《国家教育政策》一文中要求大学要培养学生“自我就业所需的态度、知识和技能”。在政府的推动下,印度创业教育快速发展。 具体表现在:

1.创业教育国际化。 印度大学生创业教育积极与国际接轨,创业教育课程直接运用国外的原版教材,同时引进国外知名创新、创业专家担任大学创业中心的教授,如印度加尔各答管理学院创业中心共有四名教授, 其中两名就分别是毕业于耶鲁大学和沃顿商学院的博士。

2.创业课程的整合性和非课程性。在印度,创业教育课程都是以某个专业课程为依托,并将其整合在一起,如加尔咯答管理学院的创业课程就是与管理专业的课程结合在一起。印度的很多大学都成立了创业中心,用来协调非课程活动。这些非课程活动包括设置创业项目、举办国际商业计划大赛、 举办学术研讨和讲座以及提供企业发展的孵化器等。例如,根据印度经济发展的家族企业的特点,一些大学创业项目中还开设了家族企业管理项目,如Nsrsee Monjee 管理学院。 同时, 印度加尔咯答管理学院每年举办的国家商业计划书大赛是亚洲最大的商业计划大赛, 印度班加罗尔理工学院的技术孵化器向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咨询服务等。

二、美、瑞、印三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较

一是认识不同。 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美国大学关于“为了每个学生的自由发展服务”的承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服务, 并非仅仅是获得一份工作的“就业式教育”。 正如百森商学院创始人蒂蒙斯教授所言: 学校创业教育不同于社会上的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应当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5] 其目的是为学生们日后的生活选择、职业发展做准备的。印度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解为一项重要的就业政策, 希望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瑞典则将大学创业教育理解为一项成功培养企业家的活动, 因此在创业教育中更强调实践教学和“做中学”。

二是教育方式不同。 印度高等教育向美国借鉴较多,因其语言优势,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上几乎同欧美国家一致。因此,印度与美国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式上比较一致。 创业教育主要通过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辅助课程计划和创业项目来开展创业教育。 而瑞典的教育方式则突破了创业教育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围绕小企业生成的教学模式, 而是在教学方式上关注现场教学和“做中学”的模式,将学生置身与真正的商业环境中。

三是实施创业教育条件不同。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有特定目的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联合行动以及社会大环境的支持。这一点上美国占了上风。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条件无论是从其自身的创业文化建设、 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以及社会资金渠道来源上都极具优势。 当然,瑞典在创业资金方面也是有优势的。而印度在这方面却远不如美国和瑞典。 首先是印度保守文化与创业文化相背离,其次是创业资金的匮乏,再者是政府在推动方面也表现的很乏力, 即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推动。

三、美、瑞、印三国创业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美、瑞、印三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既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特色,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我国大学应从中汲取有益成分,不断提高创业教育水平。

(一)大学应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价值观

所谓正确的创业教育价值观,就是要将创业教育看作是“设定创业遗传代码”的一个教育过程。 在这过程中经过一些有特色的教育方式,将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个性等特质传承给受教育者,并使之内化为创业素质。只有这样的创业教育价值观才能面向未来, 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 而我国大学在创业教育基本价值取向上有明显的功利性。 一些大学要不将创业教育视为解决就业的权宜之计, 要不将创业教育看作是生产老板的工具。 这些错误的创业教育价值观使得大学认识不到创业教育之目的,更认识不到大学对创业教育肩负的使命。为此,我们要借鉴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经验,将创业教育看作是我们每个大学的使命,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二)大学生应成为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探究者

创业教育的开展固然不排除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是美国、印度,还是瑞典,都非常重视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原因。但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成功的创业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参与,这在美国、瑞典都表现得很突出,尤其是瑞典,它通过“做中学”让学生参加相关创业项目,使学生成为学习与实践的主体,并在与教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的协调作用中成为创业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与探究者。 而在我国,创业的实践活动相对缺乏,学生能够参与的创业项目也极其有限。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创业实践教学, 并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创业拓展项目和课程供学生参与和学习。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要与国际接轨

我国的创业教育到目前为止还处于探索阶段,创业教育要和国际接轨,印度大学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创业教育教材选用问题上, 对国外一些已经很完善的创业教育理论教材,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在创业教育教师建设上, 应大胆聘用一些国外有教学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授来校工作。同时应让我国的教师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与国外同行密切沟通,把世界最新、最前沿的创业教育成果纳入创业教育教学中。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动员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美国良好的外部创业环境, 不仅有创业文化的熏染,还有各界社会资金的支持,都有力的推动了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 同样,瑞典“做中学”创业活动的开展,也是与当地社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所以,开展创业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尤其是企业的力量,并争取他们的支持。 同时社会要营造出一种宽容的社会环境和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创业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时尚。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