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探索

刘 华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是促进就业的一种机制,也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途径与方法。本文就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最早产生在美国,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第一次给这种教育模式定义,即“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给出这样的定义:“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是一种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工作的经历三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方法。”工学结合是一种将课堂上的学习与职业上的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工学结合有着哲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从哲学上看,我国古代的“知行合一”思想可以看做是对工学结合模式一种理性的诠释。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二者对立统一,相互渗透。王船山认为:“知行相资以互用。”知行虽相资互用,但行实为根本,“知也者,故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将为格物穷理之学,抑必勉勉孜孜而后则之精语之详,是知必以行为功也”。

从教育理论上看,学习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是人才培养的要求。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提出“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职业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即“事怎样做便怎样教,怎样学便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动力机制

校企合作办学是实施工学结合的重要途径。从世界发达国家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工学结合模式的运行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参与,调动三方积极性,满足三方利益需求才能落到实处。目前我国的现状是政府引导,学校主动,企业被动。合作的主动权在企业手里,由于校企合作机制欠缺,企业缺乏积极性,工学结合几乎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因此,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高职教育之中是当务之急。

企业是盈利组织,其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之所以积极参与高职教育,主要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般有四种动因。一是政策驱动。由于很多国家有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践的相关政策,用人单位受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激励,把接收学生实践与自己利益挂钩。二是廉价劳动力。用人单位的一些非关键岗位的技术要求低,由现在的工作人员承担或专门为此招收新人成本过高,但由学生承担成本就低廉多了。三是可以优先挑选适合本企业工作岗位的优秀学生,聘为较高素质的员工,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长期受益。四是企业本身的社会责任。高职学校煞费苦心地培养技能型人才正是为企业服务的,因此,培养技能型人才不但是职业学校的责任,更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基于上述这些原因,从学校来讲,高职教育必须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办学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的满意度作为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加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调整,为工学结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国第一部专门针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已于2009年3月1日起施行,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保护和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姻”,宁波成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者”。这一条例的颁布实施,将为妥善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事故,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建立扶持、引导校企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可有效地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协调、校企互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中的互利原则是保持良性合作的基础。理想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在互利基础上形成的人才培养链条上学校与企业的良性对接,即在互利前提下各自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任务。工学结合办学要求吸引和引导企业、行业参与,采用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构建具有特色的职业院校建设新模式——产业与教育融合,学校和企业共赢。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牢牢把握就业率这根学院生存发展的主脉,围绕市场办专业,针对就业岗位群进行技能训练,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其主要形式包括:

1.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实施“工学结合”的重要场所。为了建设适应职业技能培养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积极寻求企业合作,选择一批与专业对接、企业规模大、生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为学生进行教学实习的基地。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各种关系或者是科技服务等唤起企业的合作热情,使其成为长期合作的伙伴。学校借助企业的生产设备、技术优势等来满足学生掌握技能的需要。另外学生通过深入企业的实践,可以贴近生产一线,真正学到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并能够培养团队意识、诚信意识、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二是成为“订单式培养”、项岗实习的基地。如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信息工程系环境信息管理专业GIS(地理信息系统)凭着研究和学习上的独特优势,与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培养GIS应用人才的协议书,企业派专家到学院对学生进行GIS基本应用技能的培训,用“以项目代替作业”的培训方式让学生反复练习基本操作技巧,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遴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到公司进行带薪顶岗实习。通过这样的订单培养,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保持与社会的需求同步,通过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设置的改革,使企业参与了学校人才的培养过程,深化了工学结合;同时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也选拔到了自己需要的专业人才;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学生找到了实习岗位并在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企业在学校设立单项奖学金,借以吸引优秀的毕业生。如河北众成建设有限公司在经济学系设立“河北众成光彩奖学金”,奖励在实习等社会实践中成绩突出的学生,并吸引优秀学生到该企业就业。

2.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推荐预定标准(试行)》指出,校内生产性实训“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强调实训教学的生产性特点和在校内进行实践教学。校内生产性实训不但为师生创建了真实的职业环境,还可以利用其创造经济效益,购置设施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技术研发等,这样变消耗性实验实习为创造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有以下几种主要模式:

(1)国际援助型。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发挥环境保护专业的特色,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项目研究,取得了国际社会的援助。学院的“中荷水处理技术研究培训中心”是由荷兰政府亚洲援助项目资助,荷兰万豪学院与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共同合作完成的中荷环境保护友好项目。中心水处理实验室拥有荷兰政府援助的全套先进的水处理实验和分析设备,可以开展饮用水、各种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实用技术和理论研究。水处理技术研究、咨询、培训、示范是中心的主要任务。中心为荷兰水处理公司与中国的水处理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架设桥梁,介绍荷兰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进入中国环境保护市场,为荷兰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寻求新的合作项目服务。

(2)技术推广型。主要是指学校利用自身科研和技术优势,积极组织师生面向企业和生产一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创新,同时把学校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向企业进行推广。技术服务项目主要通过课题组、科研创新小组等进行。专业教师带学生进行横向新技术开发等课题的研究,并把课题研究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的“中水回用中心”是学院校办企业投资运营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师带领三年级的学生,先后为唐山汇源焦化集团做焦化废水处理,为哈尔滨金麦郎食品有限公司进行食品废水处理。这样在为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又能达到实训的目的,真正实现“学做合一”。

(3)任务驱动型。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收集和获取企业的商业信息,如把某一企业的产品设计要求拿到课堂上来,由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学生完成设计作品后,由企业进行评选、认定。如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环境艺术系学生设计的作品经常会全部或部分地被企业采用,有的设计还被企业全部买断,并投入生产中。

(4)公司经营型。学院成立市场营销服务中心,完全采用公司经营模式,由经管类的学生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市场营销服务中心开展代购、代理、营销服务等业务,提高了学生营销、管理等技能。并且每年都有一批优秀学生被合作企业聘用。如北京正普科技有限公司2688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每年从学院招聘10名左右学生为员工,使学生实现了“零距离”就业;还有的学生通过市场营销服务中心的锻炼,毕业后自己创业。市场营销服务中心已成为学生从“理论知识”到“专业技能”的“转化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助推器”和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在校内外实训中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将教学做一体化,实现了“教室与生产车间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老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教学用具与生产用具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改革机制

1.课程目标———突出“双证”课程,实行“双证融通”

工学结合模式培养的是学生就业的综合职业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运用、迁移和类比,并与相关的一般能力相整合而形成的。它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所构成。专业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完成职业工作任务的能力。方法能力是指学生具有不断获取新信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社会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应具有的交流与协调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团队精神、责任感和抗挫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获得与否可以通过双证书的考取来考核,因此,突出“双证”课程,实行“双证融通”,就成了工学结合模式的课程目标,而“双证”并重也是世界范围内高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当前,标准导向的改革已成为各国不约而同的行动纲领。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目标,是各国职业教育共同寻求的做法。由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源自生产一线,源自工作过程,因此,具有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这一能力本位的特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这就明确地要求职业院校在推行“双证书”制度时,要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这一“双证融通”的内涵本质与改革思路,努力开发“双证”课程,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双证”课程,是某专业课程中与职业标准中规定的一个或几个相关职业(岗位)特定职业能力直接对应、紧密联系的一系列课程。

2.课程模式———“工作过程化”

在如今技术和工作高度渗透的时代,任何技术问题的解决都是技术和社会过程(职业活动)的结合。人类的认识只能以整体化的形式进行,要想传授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相联系。因此,在开发职教课程时,必须与工作过程相联系。“工作过程”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包括:“商业运作过程”———公司或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而设计并实施的商业计划或生产能力;“生产过程”———整个公司或企业中所涉及的工作任务,如设计、加工和质检,以及这些工作任务之间的相互联系;“劳动过程”———生产一线的人员执行并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如生产过程中解决方案的制订以及组织内各个不同成员在生产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在工作情境中,每一个劳动者都必须了解各个公司或企业的运转机制。在工作中,把组织中的工作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是适应现代灵活的、高度信息化的生产运营机制的。教学内容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思考和学习,完成从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察控制到评定反馈的全过程。学生能够借此获得工作过程的知识,而不仅仅是操作技能。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

课程内容实行实习内容与专业学习进度挂钩,科学地划分知识模块,采取模块化教学,并与顶岗实训相结合,是保障工学结合效果的最好措施。模块化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取决于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和够用”。由于教学内容取舍的依据是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因此,绝大多数模块都以某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为主线,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每个模块几乎都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综合化的典范,以某一类岗位上必须掌握的某一种技术或必须具备的某一种能力为具体内容,而不是以课程名称为内容。

总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通力合作,需要政府政策法规的推力、企业主动参与的动力和学校的引力形成合力,才能保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深入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5]金万哲.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向沟通的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08(8).

[6]邓泽民.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7]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闫金奎,等.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09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31015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