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改革思路

韦云凤,盘明英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近代高职教育的实践可追溯至清朝末年。1866年,左宗棠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新式技术高等实业学堂——福建船政学堂,标志着中国高职教育实践的萌芽。而对高职教育理论的探索却始于20世纪80年代,直至1998年,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 2004年后,高职教育体系不断走向完善。[1]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包括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以及高等成人学校,统称高职院校,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为主。10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无论是外延还是内涵均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

(一) 教育规模快速扩大,区域分布日趋合理。

1998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一直呈上升态势(见图1,图2),1998年至2007年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从431所增加到1 168所,招生数从28.9万人增长到283.8万人,在校学生从73.3万人增长到861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增长9.8倍和11.7倍。2007年招生数、校学生数分别占全国高校的50.15%和45.65%, 2008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业院校1 374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8.6%,高职在校生人数占高校在校生的比例高达54%。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有力地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适应了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见表1,表2)。①

(二)教育教学改革走向纵深,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正式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初步建立起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2006年,启动了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在全国遴选了415个专业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改革试点,重点建设了一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和学生实训与师资培训基地。到2008年,已建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国家级精品课程612门,为探索中国特色高职教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引领并推动了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见表3)。①

(三)专业结构逐步优化,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目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已达到19个专业大类、532个专业,专业种类基本涵盖了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职业岗位和职业种类,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突出反映高职教育的特色,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的紧密结合。

(四)目标定位逐步清晰,工学结合特色凸现。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一种新类型,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逐步清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特色逐步凸现,以地方投入为主、行业参与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基本确立。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3]

(五)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培养模式灵活多样。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积极借鉴国际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项目教学”、“关键能力”等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得到实施推广[4],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与教材的开发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

二、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偏向学科体系,职业教育特征不突出。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大都与本科院校雷同[5],无论是专业名称还是专业课程设计都不能摆脱学科体系的约束,未能突出高职教育应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方面的高职教育特征,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很突出。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校企合作举步维艰。2007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教育经费为2596.77元。①根据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统计,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6],对于高职教育,财政投入更显不足。财政拨款一般只能满足在编人员的工资(约占职工总数的2/3)和个别项目经费的需求,大约70%~80%的经费主要靠收取学费筹集,许多学校难以达到国家办学要求和年生均教育经费标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严重阻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还停留在低层面上。学校实习经费太少,无法支付相关的实习费用;短期内的“无效益”,使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不能建立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实训基地名存实亡。

(三)职业资格证的颁发政出多门,职业导向相对弱化。

目前,我国职业资格证的颁发政出多门,既有政府部门参与、也有协会涉足。证书雷同,而考核标准、考核难度及形式却大相径庭,使学校和学生无所适从。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部门还设法降低考核标准,使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下降,也干扰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职业性,无法引领职业教育发展,考核工作的社会化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

与教育部门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50%”的要求对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高学历、高职称和有经验的教师比例偏低;二是高职教师大多来自本科院校,接受的是学科教育,没有从事过相关的职业实践,不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与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相距甚远;三是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高职教师培养考核培训体系,教师培训机会少,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对口的专业培训基地。

(五)高等教育缺乏衔接,高职教育孤立于高等教育体系。

当前,根据国家政策,我国5%的高职毕业生可以升本深造。但由于受对口专业的限制及本科院校对高职生的歧视,条件较好的本科院校拒绝接受高职生,条件较差的本科院校受专业限制也无法接纳所有专业的高职生。因此,实际能升本的高职毕业生比例远远低于5%。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缺乏充分的衔接,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座“孤岛”,对于大多数高职毕业生而言,高职教育也就成为人生的终结教育。

三、改革思路

(一)突出职业特点,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坚持“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适应地区、行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经济社会的增长点在哪里,专业就办到哪里[7];专业设置还应有一定前瞻性,能够引领社会产业、行业发展。尽可能使学校的专业链与相关产业链对接,学校的专业群与相关行业的职业岗位群一致,做到依托行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行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突出针对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设课程,通过职业分析,按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课程体系。每门课程都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工学结合平台。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相互兼职,双方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参与对方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应用性技术研发工作,共建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订单”培养,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企业代表”制度,由“企业代表”提出人才培养要求,代表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监理和验收,向企业报告监理情况。

(三)建立成长机制,推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一是建立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拔、管理与引领机制;对专任基础课教师要注重学历、职称提高,专业课教师要强调技能水平提高,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是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打破师资来源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观念,聘请行业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专兼教师讲授、指导的教学机制。[8]此外,还可不定期地请知名专家来校讲学,讲授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知识,及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创业理念及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是国家要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体系,使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化、职业化。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要把技能考核作为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指标,适当降低学术要求,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

(四)改善实训基地条件,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各院校的实训条件管理监控,明确学校应完善的实训项目及与招生规模相匹配的设备设施数量,促进学校加大实训室建设经费预算,确保建设经费来源;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实验室满足模拟、验证等实训的需要。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场所,采用学校控股、教师参股的方式兴办生产性实训基地;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通过提高教师为社会服务的水平,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与产学结合层次;筛选专业对口的企业,通过注入部分资金及在企业聘用兼职教师等方式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五)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确保实训计划的实施。

高职院校应根据各专业岗位群核心能力的要求,建立实训计划方案,涵盖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熟练职业技能人才的完整过程。校内实训课应分组进行、专人指导,核心技能应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或专业人员亲临指导;校外实训应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其指导与管理职责。

(六)改革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引领高职教育的发展。

国家应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成立专门机构规范职业资格的管理,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科学规范的资格证书体系,使其真正体现职业岗位群能力的要求,引领高职教育的发展;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位证书并举的制度,增强两者之间互补的灵活性和渗透性。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规范考核标准,使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并将人文素质评价机制纳入学生的成绩考核管理中,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

(七)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搭建高等教育沟通平台。

国家应制订相关的法律、政策,允许中高职学生完成相应的课程与学分,达到规定的要求,可以升入高一级院校同专业深造,避免一次分流定终身的局限;建立高职本科院校,建立高职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制度,培养更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付菊.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6).

[2] 黄宗远.论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与制度创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5):17-19.

[3] 薛吉宝.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背景、现状和问题[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12月.

[4] 王艳玲.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高职课程改革特点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科学版,2005(16).

[5] 马佳宏,张人崧.广西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成绩与问题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5):12-17.

[6] 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错位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2).

[7] 何祥登,黄九莲.浅论高职专业设置的问题及对策[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8] 马佳宏,郝利.广西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应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3):16-19.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09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31015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