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国家还需何种高等教育理念

李培根
二0一0年十月三十日·南京

    一、高等教育面向:面向人的教育;面向世界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
    曾经是面向阶级的教育,很长的时间是面向政治的教育,也是面向生产劳动的教育。仅仅面向阶级教育,政治教育史不够的,我们更需要面向人的教育,那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现在教育强调面向社会和业界的教育,这没有错,当然也需要面向国家的建设,同样这些也不够,我们还需要面向世界教育。从未来科技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建设,我们需要融入世界。我们该怎样适应世界的发展,融入世界。更进一步的中华崛起还需要文化的崛起;一方面需要学习别人的文化,同时我们也需要输出自己的文化,也就是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我们现在面向现在的教育的需求,面向传统的教育,要讲传统,适应现在的需求,我们同样更需要面向未来的教育?面向未来,基本的含义就是怎么引领社会进步。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两段话的含义就是中国要想到未来,不要总想过去,反之国家会衰退的。“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高等教育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二、还可以有更高的教育目标------让学生有自由全面的发展
    关于教育目的的几种提法:
    1、“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3、“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5年,人大八届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十六大:“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些提法是在不同时期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都是对的,但是这只是基本的要求)
    国家是否应该对教育有更高的追求呢?让学生有自由全面的发展——“大学教育就该让学生成为他/她自己”
    马克思如是说:《共产党宣言》:“…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教育的启示巨大(虽非直接针对教育)
    自由全面的发展:显然不是指对人的原始与野性的放任,而是在教化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觉悟。而要达到此一境界,显然要依赖教育。正是成为其自己,方可以说他/她能有“自由发展”和“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否可言教育的问题乃至最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自由全面的发展”或“让学生成为其自己”呢?
    1964年,毛泽东在修改周恩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应理解为,经反复实践能动地逐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必然性规律并正确改造世界。”;《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中有几段话:
    “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毛泽东也曾说:“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这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要有一个过程。”;1960年的《十年总结》中又有: “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是在一个长期认识过程中逐步地完成的。”。毛泽东的论述给教育什么启示?-----教育难道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过程?
    (一)“让学生有自由全面的发展”—更高层次的教育
    以前的提法(诸如“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等等)是基本的要求,而非最高的目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对学校和学生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有自由全面的发展”或者“使学生成为其自己”——更高层次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不仅忠诚于人民、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且在此基础上能“自由发展”或“自由自觉活动”的人,则是:更有鲜明个性、更具创新精神、更具创造力、更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学生若成为其自己——意味着什么?
    首先,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言,接受知识只是学习的低级层次,只有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地“主动学习”,才能使自己成其为“自己”,那就是学习的更高层次。
    其次 “使学生成为其自己”意味着学生潜能的释放与创造力的挖掘。古代教育强调启发(苏格拉底、孔子),现代学校式的教育当然是对古代教育的一种否定和升华,现代学校教育更规范化、知识更系统化,但也使得学校更容易把学生当成批量的产品,导致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整体下降。
    第三学生若成为其自己,当然意味着他们能有自由的发展。他们的认识能更容易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三)“使学生成为其自己”——于教师言意味着什么?
    “使学生成为其自己”,显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并非不要“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降低对教师的要求。相反,需要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除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外,教师如何让学生举一反三?如何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自觉地应用于实际问题?如何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总结、感悟出老师并未直接传授的知识或“道”?如何帮学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于教师而言,如何让学生自觉地关注社会的重大问题?如何让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对社会实际问题的分析?如何让学生自觉地从社会实际问题中感悟出某些哲理或加强对共同价值观的理解?是对教师更高的要求?
     “使学生成为其自己”——对教师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应该认识教育的本质或目的。没有清晰的认识,就不可能有关于“使学生成为其自己”的自觉的活动,多数教师尚缺乏这方面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哲学的高度;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真正的爱心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不关注则难以“使学生成为其自己”,没有大爱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使学生成为其自己”——对教师更高的要求,教师工作量的增加。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基础等,以不同的方式或手段开启学生的潜能,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四)“使学生成为其自己”——关键何在?
    目前的关键还不是教师,教育管理部门还普遍缺乏这种意识或教育观念,关键还在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习惯了“一统”的模式、思想的纯洁、知识的系统、教学方式的“严谨”等;社会缺乏崇尚个性的文化;社会的用人机制还指向“听话”
    三、重建对教育的敬畏感
    现实——对教育的敬畏感正在逐步削弱甚至丧失。----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滋生的毒瘤甚至使其斯文扫地;---某些教育者本身对教育缺乏敬畏感;----一些教师不再有当初作为教师的崇高感;----一些教育管理者也缺乏教育的神圣感;----行政权力或公权力挤压教育与学术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敬畏缘于什么?
    敬畏首先缘于对教育崇高和神圣的认同。普法战争结束后,德国元帅毛奇有名言:“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教育之崇高和神圣:教育能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明白天地人之道,明白人的尊严。假如:学生只是把教育看成是今后谋生的工具,学生在学校里看到功利与浮躁盛行,学生看到教育在行政与公权力面前唯唯诺诺——还会感到教育的神圣与崇高?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能感到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精神体验。能使教师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能找到心灵归宿。然而,当教师为职称而折腰时,当教师为房为车而逐利时,当教师的爱心不再给予学生时——教育的崇高和神圣荡然无存。 敬畏缘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国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天地君亲师” ,达官贵人也得尊师尊教,武训——行乞为教
    若不是把教育看成那么神圣,武训大概不会有那般的义举;若不是对教育的敬畏深入社会,一个乞丐断不会做出那般惊天地泣鬼神之举。
    3、敬畏还应该缘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应该使我们对教育有一份敬畏感
    (二)如果对教育有了敬畏感?
    如果学生对教育有敬畏感——对生命意义、生存价值的敬畏认同,会把接受教育看成生命的神圣;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的“人”的必由之路;受教育如一种洗礼——透过洗礼寻找对生命意义的虔诚;把接受教育上升到自由自觉的层面
    如果学生真正心存敬畏——其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基本品质则都不成其为问题了
    如果教师对教育有一份敬畏感?把教育学生应该看成培育生命一般;教育的过程甚至是对生命的礼赞;把教育的过程也视为自己灵魂超越的过程;真正地“以学生为本”
    如果社会对教育有一份敬畏感?就不至于让校长的身份以级别去衡量;校长的级别恰恰是教育没有地位、社会对教育缺乏应有尊重的表现。;公权力对教育若有敬畏感?;不会对教育的很多事务指手划脚;不会对教育本身的规律视之不见;不会有那么多的领导指示
    (三)重拾社会对教育的敬畏感,关键何在?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理所当然地应该有一份自觉。即是对教育的崇高和神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观、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等应有自觉的认识,教育界之外的整个社会当然也有责任 ,最关键的莫过于政府的作用了。
    重建敬畏感的关键
    要大大加强对教育的投入
    当教育者忙于“创收”之类的活动,即便是在学术的旗帜下,那一份斯文与尊严都没有了;一旦教育活动在很多教育者那里变成赤裸裸的功利时,在教育者心目中的那份神圣感自然也没有了;国家应一方面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严格限制教师的类似“创收”的收入。
    教师与学生对教育的敬畏源于社会对教育的敬畏,社会对教育的敬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权力对教育的敬畏,要尽快建立行政权力或公权力对教育的敬畏感:校长及其行政系统勿滥用对学术的权力;公权力对教育的作用更应该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高等教育需要正常的舆论环境(在我国媒体也一定程度代表公权力)
    对教育的敬畏,正如: 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建设一座大厦——敬畏则是如水泥的粘接剂; 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培育参天大树——敬畏则如赖以生长的土壤;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驶向中华崛起的彼岸的大船——敬畏犹如载舟的水;国家教育理念与社会对教育的敬畏感相互依存。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