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

刘献君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首先面临着教育理念创新的问题。教育理念包括同家教育理念、学校教育理念、个体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笔者着重从教育理念的科学内涵,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的路径、机制和规律,高等学校核心理念及其建构等方面,探讨高等学校应如何创新教育理念以适应建设高等教育强同的要求。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需要科学把握其内涵
    创新教育理念,首先要对理念、教育理念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准确把握其内涵。
    (一)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性认识
    理念是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内涵十分丰富、复杂既可以从本体论,也可以从认识论来把握。从柏拉图到黑格尔以及中国对“理”的认识,大多将理念置于本体论的范畴,要解决的是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从马克思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出发,“理念”宜放在认识论领域。不管对理念进行什么样的限定,但理念终归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从认识论考察我们,可以将教育理念界定为:以教育实践为基础,渗透着主体教育价值取向,反映着主体对教育“应然状态”的追求。从教育本质出发,综合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终极目的和社会条件变化的倾向所得出的一种特殊的理性认识。
    (二)教育理念从本源上是实践的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理念属于认识的范畴。它来源于实践,并受实践的检验。认识理念不能仅仅从概念、逻辑出发,而要从实践出发。实践提供了理念形成的素材,也规定了理念的价值取向。理念不是头脑中自生的,更不是先验存在的,也不是什么绝对的意志,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教育实践不会自发地形成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反思教育实践过程中参照历史的教育素材,富有想象力地进行主观创造的结果,是一种“理性认识”。教育理念已经形成,可以规定和指导进一步的教育实践。
    (三)教育理念是分层次的
    认识主体不同,教育理念不同。认识主体的层次性,决定了教育理念的层次性。认识的主体主要有国家、学校、个体,因此,教育理念可以分为国家教育理念、学校教育理念、个体教育理念等不同类别的理念.国家教育理念是关于一个国家如何发展教育和如何办好各级各类教育的理性认识,是一个国家关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学校教育理念即大学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理念主要指关于大学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或信仰。每一类别的理念从其体系上又可以划分不同的层次,如高等学校教育理念主要包括核心理念和教师发展理念、学校管理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学科发展理念、专业建设理念等子理念.
    (四)从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把握教育理念
    l理念关注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发展的终极目的。理念是从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客观条件出发,综合其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外在条件变化的倾向所得出的超前性的认识。理念不等于实践经验的总结,理念总是以指导未来的实践为其使命,其对未来实践纲领的设定始终贯穿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原则,历史来自对理念载体发展历程的考察,逻辑则是基于理念载体的本质规定。
    2理念有情感参与其中。没有情感参与的理性认识注重客观分析和事实捕述,这种理性认识成果的表现形式是一系列陈述命题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其判断标准是真与假。理念渗透着主体的情感,是附着主体情感的理性认识,一方面使理念与错觉以及虚无飘渺的幻想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则使理念与单纯的事实判断有所不同。当我们评价某一理念时,我们不仅要看它有没有根据,还要看它的目的与动机何在。当我们说某人具有什么理念时,这种理念肯定内含着他本人的积极情感。
    3理念反映着某种追求。理念除了认知和情感两种要素之外,还需要意志的努力,把认识转化为主体的自觉追求,把情感调节到一种稳定而持久的状态。因此,理念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渗透着主体情感,反映着主体追求,从事物的内在属性和所处的客观条件出发,综合其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外在条件变化的倾向所得出的一种特殊的理性认识。
    (五)教育理念不等同于教育方针、制度.办学宗旨、使命
    在对教育理念的研究过程中,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教育制度、教育理想、办学宗旨、办学使命等概念往往纠缠在一起,我们要厘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理念体现在教育方针、教育制度、办学措施等方面,但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些就是教育理念。在探索和形成大学理念的过程中,应避免以下一些问题:把办学的宗旨、使命当理念,如“育人为本.质量第一”:将办学方针、教育制度、办学措施当理念,如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贡献求支持,教学要有针对性等:移植国家政治理念或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如“爱国、奉献敬业、自强”,“文明、奉献、团结、进取”:照搬别的国家或别的大学的理念,没有形成符合自己历史、文化的理念;列举了一大堆理念,没有形成核心理念,等等。
    (六)在教育理念的研究过程中要突出“人本”性、思想性、实践性、原创性
    教育理念要突出 “人本”性,这是研究的基点不管是教学、科研,还是服务社会,最终都要落脚到“人”上;突出理念的思想性,不管哪国哪校的教育理念定要被人们广泛认同,并被采纳了的观念;突出理念的实践性、有效性,所研究的理念在实践中贯彻且行之有效,只有这样的理念才有借箍意义:突出理念的原创性,尽管大学的教育理念有很多其性但是在分析不同对象时,在个案研究中要清晰勾勒出他们是如何结合自身特性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理念的生命力,更在于它是一种信仰,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国家、具体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发展历程,揭示出教育理念是怎样成为一种信念的。
    二、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的路径、机制和规律
    在对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以及我国百年高等教育理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应席认真研究并积极探索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的路径、机制和规律。
    (一)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的路径
    教育理念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路径。但是,即使是最复杂的创新过程,最多样化的创新渠道,我们还是可以抓住一些常见的稳定的、具有共性特征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据我们的观察与分析,教育理念主要有基于“本质”、基于价值、基于经验和基于未来等4种创新路径。
    I基于“本质”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所谓基于“本质”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即是从“什么是大学?”“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术?”等这样一些概念的阐释出发而提出的教育理念。例如,《什么是教育》一书的作者雅斯贝尔斯,《大学的理想》一书的作者纽曼,其建构教育理念的路径就是典型的本质主义路径。
    2基于价值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教育的价值是教育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实践形态的教育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础。虽然,教育理念不等于教育的价值,但从教育所需要关注、体现和追求的价值出发,或者是从办好教育所需要处理好的价值关系出发,进而提出或建构教育理念,则是一种常用的、较为有效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教育所需要关注、体现和追求的价值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教育价值是教育作为一种客体契合教育主体需要的属性或程度。对此,伯顿·克托克、克拉克·克尔等世界知名的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均有所论述。
    3基于经验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所谓基于经验的教育理念创新路径,即是以国家、区域、学校、时代或教育类型等为分析单位,通过概括、提炼分析单位的办学经验和教训,或者是基于分析单位明确提出的教育理念围绕特定的研究目的而提出或重新建构教育理念的一种思路。事实上,这种思路在研究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时代、某个学校或某个类型的学校的教育理念时较为常见.
    4基于未来的教育理念创新路衽。该路径从末来变化出发基于教育要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变化的要求而提出相应的教育理念。未来尽管是不确定的,但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预测的,这就为从基于末求的角度创新教育理念提供了可能性。在当前由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先行的观点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共识。在此,基于未来的角度而创造性地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
    (二)高等学校教育理念产生的机制
    在教育理念产生的机制上,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种,即外生转换、政治嫁接和自发内生。
    l“外生转换性理念”体现了我国对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借鉴和吸收。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具有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特征,经历了由取道日本、欧美到借鉴苏联,再到模仿美国;从“横向移植”到“有选择地借鉴”的变迁过程。“窥两学之精为我所用”可谓百年高等教育理念发展之主要路径。改革开放以后,诸如“服务社会”、“大学自治”、“通识教育”、“国际化”、“民主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等各种国际教育理念纷至沓来,并在制度转换中实现了“中国化”。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面向社会”、“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等。
    2“政治嫁接性理念”体现了政治家的教育理想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现代大学已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以至于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向一种由国家控制的法人官僚机构发展。这种官僚化特征在我国改革开放前尤其显著,政治家的经验决策和权威性的行政指令通常主导着教育理念的活动方向,并反映在国家方针政策和政治家的教育理想中。建国60年来.政治与教育以政策为中介,嫁接而成了“教劳结合、服务政治”、“红专结合、全面发展”、“教育为经济服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理念,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教劳结合、服务政治”、“红专结合、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自发内生性”理念即高等教育界人士立足国内和教育实践而形成的理念。大学校长及教育专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往往能够审时度势,结合自身的院校研究和办学体会,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恰当提出大学发展战略目标,引导大学向前发展。60年来,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功不可没,如华中理工大学原校长杨叔子院士倡导的“绿色教育”: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周济提出的“育人为本、产学研三足鼎立,协调发展”;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院士的“创建一流、以人为本”: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提出的“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一些学者共同提出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理念等。这些理念因其立足于国内办学实际,且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从而由下至上地引领着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其中较有借签意义的理念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
    (三)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有其规律性,主要体现在:
    1社会变革是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变迁的直接动因。社会的重大转型是教育理念变迁的根本动力,社会制度与时代环境等因素对理念的影响直接而显著。从历时维度看,社会变迁所形成的时代境遇是教育理念变迁的先决条件。从共时维度看,社会局势振荡、政治嫁接性理念占强势地位时,高等教育发展迟缓甚至倒退;社会制度开放、外生转换性理念占主流时,教育发展迅速但缺少主动性;社会环境宽松、自发内生性理念积极萌生时,高等教育方能体现自身规律而稳步发展。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历程看,无论历史长短,均是顺应时代变革的结果。
    2文化传承是创设高等学校教育理念的个性需求。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无不培育和积淀着一种特有的传统文化,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亘古不变的保存精神才奠定了其教育强国的地位。论及德国柏林大学的崛起,众人皆知洪堡的贡献,但是如果没有18世纪后期,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哲学家对新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建构与发展,洪堡再努力,也难以有所成就。同样,19世纪美国大学教育的转型与发展也是立基于英国博雅教育理念、奠里尔法案所包含的实用主义以及各新型大学校长治校理念创新三者的结合。我国古代大学以明德、采民、止于至善为理念,作为“学者共同体”的书院有着远离尘嚣的学术自由和追求学术人生境界的传统。
    3.人的主体发展是教育理念变迁的根本主旨。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都非常注重发扬人文传统、强调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如牛津大学旨在“造就有教养的绅士”、培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精英人才”;剑桥大学以自由教育造就绅士,提出“大学因培养学生而存在”,鼓励学生探求未知的知识领域;哈佛大学以博雅教育培育学术至上、培养有教养的人等。
    4学术属性是构建高等学校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高等学校教育作为独立的学术与文化组织,是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机构,具有知识性与学术性。历史表明,脱离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违背学术逻辑的运行机制,乃至用政治标准与市场尺度来衡量学术,无异于摧毁教育本身。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必须以教育规律和学术逻辑为前提,维护大学学术自由、保证大学独立价值,同时又不违背政治意志、遵循市场规律,在学术、政治与市场之间取得平衡。
    5信念与制度是理念转化为行为的关键所在。理念本身是个哲学概念,这些理念为人们所认可后,如何将“形式化”的理念塑造为“稳定性”制度,再从“规范性”的制度转化为“实质性”行为才是问题的关键。历史经验表明:无论制度上的决策是多么英明,单凭政策文本仍难以产生真正的效力。正如涂尔干所言:“理念是不能通过立法的形式就变成现实的:必须由那些担负着实现理念职责的人去理解,去珍视去追求。只有在法令法规得到信念的支撑时,才能与现实取得关联。”
    三、高等学校应当形成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相适应的核心理念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指出:“重新确定大学的核心理念是改革的首要任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行教育理念创新,高等学校首先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核心理念。
    (一)高等学校是教育创新的主体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教育创新正如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样,院校是教育创新的主体。以研究高深学问为内容的培养专门人才的活动,称为高等教育。实施这一活动的机构称为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首要基地,高等学校是集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为一体的多功能组织,承担着为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向不同社会领域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实现向生产力的现实转化和提升国力的重要使命,在推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高等教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提供的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能够基本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在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中所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所谓“基本”主要是指对外国技术依存度在20%以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同的任务主要靠高等学校来完成,这既是高校新一轮发展的时代机遇也是每一所中国大学都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
    (二)高等学校是一个理念组织
    大学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的精神、使命功能等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又对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活动、教育方法等产生直接影响或施以无形制约。世界一流大学能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独领风骚无疑与其教育理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育理念对于大学的重要性,因大学的性质而决定。大学具有教育性、学术性、专门性.大学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在其发展过程中,理念的引领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大学是一精神园地,在这里非权力性因素远比权力性因素影响力大。教授、学生最信从的是真理,是学术水平,是学术自由,而非权力。理念的影响在非权力影响中最为重要,它是无声的召唤,是无形的旗帜是无影的灯塔。教育理念对大学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先导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防卫作用等方面。
    (三)核心理念对于大学发展至关重要
    从大学理念体系的层次来看,主要包括核心理念和子理念(功能理念)。核心理念包括核心文化、核心价值,核心目标、核心使命、共同愿景,是一个综合化的哲学概念,反映了一个组织长盛不衰的根本信条。核心理念是大学理念体系的元理念、奠基性理念。子理念是围绕核心理念对影响大学发展的各要素、关系、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对核心理念的诠释、延伸。核心理念除了具备教育理念的一般内涵外,还呈现以下特征:
    1.实践互动性。核心理念来源于教育思想、理想,并上升为教育深层核心信念,而最终目的指向着教育实践,只有那些被实践检验的真理才有践行价值。因此,只有经历从理想或信念到实践的过程框架的才是行之有效的核心理念。
    2系统整合性。大学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核心理念既要处理好组织内部诸因素、诸活动之间的关系,又要理顺与社会诸要素之间的外部关系。相对于具体化、弥散化的大学理念而言,核心理念是不同大学对自身存在意义和发展取向等理性认识的整台,能从更高层面明确地传达着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并渗透到大学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因而更具凝聚力、概括力与支配性。
    3战略导向性。大学核心理念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需要以前瞻性眼光从全局高度予以把握,使学校的理念具有特色优势和针对性,并贯穿于大学顶层设计之中为整个理念体系指明性质与方向,大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一切目标设定、战略规划、管理与实践行为都需要围绕着这一理念而展开。
    4相对稳定性。教育理念是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从世界大学发展看,大学的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核心理念仍然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稳定与创新构成了大学核心理念既矛盾又同一的生命特征。这表明核心理念的创新绝非抛弃一切推倒重来,而是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大学生态的和谐:变的是“外部契机”,不变的是“内在根基”;变的是“表象”,不变的是“内核”。一些关于教育发展的理论、战略、政策和观念在实践中表现出短期行为和善变特征而缺少持续性,因而不能有效指导大学发展。只有那些在历史实践中被广泛认同并从信念与制度上固化下来,成为大学的文化品牌标识,且在主流意识上发挥着持久影响者,才可能被认为是大学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核心理念直接决定大学其他理念的方向和选择。例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较早地突破了宗教的束缚,提出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为其核心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在办学实践中开创了基础研究、学院制、导师制,培养了大批世界级顶尖人才。其次,核心理念承担“造血”功能,子理念则负责“输血”,核心理念可以辐射到大学文化、制度、管理与实践的各个方面,植入到具体办学体制、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中,延伸到高校制度层和操作层,形成学校管理理念、学科发展理念、专业建设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教师发展理念等相互促进的理念体系。再次,核心理念能有效促进大学组织
    各系统及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核心理念的运作具有整体效应,整个大学的理念、行为和制度体系的建设都指向这一原点。作为大学复杂系统优化运行的主轴和纽带,核心理念能有效促进大学组织各子系统及要素间的协调运转,大学运作是否顺畅,取决于核心理念的统领功能是否强大,而这一功能的发挥最终取决于办学者对教育的理性认识程度。
    (四)中国高等学较需要主动建构自己的核心理念
    目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的全面加速转型期,社会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工业化的进程快速推进,迫切需要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这必然要求大学主动建构自己的核心理念,突出个性与特色,形成百舸争流、充满活力的大学格局。从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维度看,未来中国大学必须立足于创新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学核心理念,培育良好独特的人文环境,成就一批相当数量和质量的一流大学、学科与大师;形成教育生态和谐、结构层次类型多样化的教育体系,造就各领域、各行业的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科技文明贡献率、学术生产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能基本独立解决本国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但是,由于我国高校长期缺乏办学自主权,按照政府的指令办学,理念创新的主体意识淡漠,很多高校没有形成白己的核心理念。一方面,一些高校领导者对教育缺乏理性思考,没有形成理念意识,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导致大学发展认识模糊,行动混乱,严重影响了大学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开始思考教育理念,但没有把握其实质,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从政府政策、领导人讲话中引出理念,从别的学校抄来一些理念没有从自己学校的实践出发,建构自己的教育理念;罗列了大堆理念,没有核心理念,理念之间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理念要素之间缺乏应有的逻辑关系,有的本末倒置,将局部性的职能理念置于全局性的核心理念之上,或者子理念之间相互矛盾,甚至与核心理念冲突背离。这种现象导致大学同质化与理念趋同化并存,价值冲突与目标繁多并存,失去了系统整合力与广泛认同性,缺少相应的学校制度与文化设计,使得学校教育理念与实际运作相互游离,在执行的过程中产生方向性错误。因此,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下,每所学校都应建构自己的核心理念,以指导科学办学。
    四、高等学校核心理念的构建
    高等学校教育理念的构建要遵循上述的路径、机制、规律。这里着重探讨高等学校核心理念的构建。大学核心理念有其特殊的运行逻辑。从核心理念的构成要素来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核心文化、核心价值、核心目标、大学使命与愿景。核心文化是大学物质层、精神层、制度层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学校独特的精神内涵与历史传统;核心价值反映了大学信奉的价值追求与基本信念;核心目标指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发展方向;大学使命表明大学存在的意义和责任;愿景反映了组织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大学理想。这五项基本内容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了大学核心理念的建构依据。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在建构核心理念时,可以以这五个维度中的一个维度为主.兼顾其他维度,找准自己发展的原点、特点和生长点,探索建构自己的核心理念。
    (一)文化建构:以传统文化为生长点,凝练具有特色内涵的核心理念
    大学是文化集成的产物,没有文化底蕴的大学理念,成不了大学的核心理念。大学核心理念的思想力量,取决于大学文化的多样件和办学特色的稳定性。只有以“文化”为载体,自发内生的大学核心理念才具有持续性、成长性和个性化特征。例如,蔡儿培先生为北京大学确立了“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以强大的文化包容性网罗名师,并循思想自由之通则,发展学术研究,促成了北大学术和思想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而清华大学在倡导“教授治校通识教育”的理念下也探索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道路,使其创立以来仅用了数余年的时间就发展为世界知名大学。
    从理念发展史看来,当一种基因进入新环境时,形态就会发生变化。如德国人关于大学的理想越过海峡到美国就发生了这种迁移,在不同社会里与不同的学术传统相遇后被吸收和改变,变化的主因是与德国的不同的文化环境。即使是同一类大学,各大学的教育理念也存在着鲜明的差别。同样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在斯坦福大学主要体现于其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中,而在芝加哥大学,则体现在其高度重视学术的教育理念上。尽管他们都包含着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基本思想,但透过其表述不同的教育理念,即能感受到不同大学的文化传统与历史底蕴。这表明不同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基因对理念进行调适,选择不同的切入点逐步创造和形成由精神、行为、制度与环境文化构成的独特核心理念。高等教育强国以生态多样、和谐为突出特征,必然要求高校领导者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大学的经典理念,根据我国文化及本校文化特征,培育大学核心理念的特色内涵,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大学核心理念。
    (二)价值建构:坚守核心价值,保持与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取向的一致性
    核心理念包括核心价值和它的目的。核心价值是一个组织具有的长盛不衰的一些根本信条。每个事物都有其核心价值,大学要在认识其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理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是教育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信条,坚守合理的价值观是大学核心理念形成的关键。因此,高等学校存建构核心理念时必须紧抓住并执著追求自己的核心价值。
    大学是独立的自治机构,但并非与世隔绝的封闭体。在与外界的种种关系中,与政府的关系最可能影响大学价值取向的稳定性。高等学校核心理念的建构不能与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取向相背离,要通过各种方式保持与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的相互认同,为大学的发展获得外部支持和内在力量。如,在英国,以人文价值观为基础的剑桥大学以“自由教育造就绅士”为核心理念,尽管为适应19世纪国家工业化的需求,在人文教育中推动实用性“科技教育”,并提出“根植于我们的工业和商业”等理念,但所有的理念的阐发。仍是对英国“自由教育”这一同家高等教育理念的阐发。在800年的办学历史中,剑桥一直将造就绅士、获取知识与发展智慧视为教育的唯一和最高目的,使学校在与国家、业界取得广泛联系的同时,维护了自身学术主旨与人文主义价值观,并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在核心理念建构和大学发展过程中,高等学校不是被动地接受任何形式的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大学也可以通过实践证明自身价值观的合理性,使核心价值获得广泛认同,从而自下而上地引领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在大学变迁史上,起主导作用的是明确的价值取向和教育信念,那些高瞻远瞩的大学总是小心地保护核心价值,核心理念的所有表象都可以改变和演进,所有的内涵都可放大延伸,但正确的核心理念本必须得到精心维护。
    (三)目标建构:围绕教育主体的成长发展确定核心理念的基本主旨
    教育是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引导与塑造,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发展问题,人的发展是大学的最高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促进学生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如何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着力点在哪里,是每所大学探索核心理念都要同答的基本问题。
    尽管中外知名大学的核心理念多基于不同的价值基础,但最成功的经验无外乎两条:一是所有的理念都围绕人才培养展开;二是对素质教育目标的高度重视,强调人的整体性。如哈佛大学坚持培养“有教养的人”,博克校长以学术标准为核心,通过广博的基础学科教育建立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及相应的知识体系,推动具有哈佛特色的“通识教育”,致力于为学生提供知识基础,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哈佛在世界一流大学阵营中占据独特的优势地位。在我国,华中科技大学在总结人才培养经验、教训之后,最早在国内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榭融合的理念.率先在理工科大学生中结合专业教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推动学校蓬勃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最终要落实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上,要把促进教育主体的成长发展。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起点和归宿。高等教育强国所需的创新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的人才,素质的养成首先依赖于扎实的文化基础,取决于个体知识结构的整体效应,素质教育首先要体现在大学核心理念中。因此,核心理念的设计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从人格素质的完整性、知识素质的综合性、能力素质的发展性等方面予以考虑。
    (四)使命建构:从社会需求与大学使命的对接中形成核心理念
    需求是大学发展内驱力的源泉。需求是教育理念变迁的根本动力,只有那些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核心理念,才能为高校注入持久的活力。“需求”包括大众需求、社会需求与教育发展需求,三者都归结为人类发展的需要。因此,一所大学确立什么样的核心理念,应充分考虑人类发展需求对高校的要求。只有将大学使命与社会需求有机地融合,才能促进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大学快速发展。很多办学之初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正是抓住了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契机,适时调整办学方向,一跃而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如创建于1848年的威斯康星大学起初是规模很小的非教派学院,20世纪初,查尔斯·范海斯担任校长期间正是威斯康星州的农业由小麦转向畜牧业和以乳制品为主的转型期,对专门技术和管理的需求十分迫切,提出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强调“服务应当成为大学的惟一理想”,形成著名的成斯康星理念。
    大学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理念,必须全方位着眼于国家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担当兴国强国的社会使命;着眼于公民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问需于民”,不断了解把握大众的切身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着眼于大学自身探索真理的内在需求,以学术的逻辑治理大学,将学术事务交给教授来决定。这同时要求高校完善自我约束机制以合作共赢的意识重塑学术权力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减少不利于学术发展的外部因素,营造宽松活跃的学术氟围和学术土壤,培养追求真理和科学创新的大学精神。
    形成大学核心理念既要深入关注人与社会的价值需求与发展需求,又要超越现实,引领社会与大众的需求观,发挥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巨大包容性与辐射力。作为对社会支持的回应,高校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高校与社会需求主体对接,形成开放的教育体系重视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担当社会使命,引领社会文化;另一方面,大学要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把握社会发展对同类学校、相关专业与相关学科人才需求的态势,在纵横比较中找出学校自身的优势建立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体系,增强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使高校真正成为社会的“思想库”、“决策源”,以知识创新的主体身份成为公共领域各种思想自由交流的场所、知识创新的阵地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也是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之道。
    (五)愿景建构:将办学者的教育信念与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愿景相结合
    大学核心理念是高校利益相关者共同愿景、利益表达和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传达着几代大学人对教育的理想追求与共同信念。作为特殊管理角色的校长,是大学精神的领悟者、大学理想的创造者和社会文化的引领者,他们的治校理念及个人魅力主导着大学的起伏。大学核心理念的建构依赖于理念执行主体和创造主体的观念更新,也期待着一批真正懂教育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的杰出校长和教育家来共同推动。
    大学核心理念是一个长期创作、共同探讨的过程,既是利益相关者参与讨论和决策的过程,也是高校自我启发、自我教育及对新文化认同的过程,还是大学领导者、教育专家、社会力量、师生员工之间价值观念的沟通、融合的过程。大学核心理念的提炼需要认清教育规律,赋予各利益团体自由表达思想的话语权,在合理性辩护中提高理性办学水平使思想在不断博弈中重建。因此,要坚持把促进大学发展同促进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建立共同愿景,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广泛吸收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与建议,使教师真正成为特色理念的实践者,已有特色的传承者、新特色的创造者,促进组织成员核心理念的广泛认同,将共同愿景内化为利益相关者的精神信念与自觉行为,推动核心理念付诸实践。
    总之,人类的理性认识从来都是有限的,大学也并非超功利的社会组织,与其去虚构一个大学的理想形态,不如坦诚地面对现实问题,并保持对这些问题的开放性和警惕性,浓缩大学利益相关者的集体智慧,以敏锐的触觉感知各方的利益需求,在思想交流、批判与反思中不断赋予大学核心理念新内涵。(刘献君,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74)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