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走向“社会中心”的高校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

卢晓中(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走向“社会中心”与高校分层定位
    (一)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必然与或然
    从总体而言,高等教育必然走向“社会中心”,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使然,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对具体高校来说,能否走向“社会中心”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主观努力和认识。主观努力是指高校履行走向“社会中心”的社会职能,与传统的社会职能的不同。
    但高校未必要走向“社会中心”,高校不能承受“社会中心”之重。“带着镣铐跳舞”的束缚,因为行政级别的困扰——高校失去应有的独立品格和自主发展的活力,社会的过度关注,是大学的压力剧增。另一方面,面对“太精彩的外面世界”和眼花缭乱的功利诱惑,考验着高校的定力。高校的“有求必应”和“自我迷失”是的高校成为“社会中心”两大问题。
    (二)高等教育的分层(类)发展
    “社会中心”是一个“中心面”的概念,各高校在“中心面”上准确定位并各安其位——高等教育的分层(类)发展。而如何准确定位正如阿什比所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
    不要被所谓的高校排行榜绑架,不是精英大学才可成为“社会中心”,重点和一般高校各安其位,在政策的制定汇总须克服认识误区和政策瓶颈,不能制造出高校“被卓越”和“被平庸”问题。
    对于政策的认识:资源配置方式对高等教育分层(类)发展的影响。现行单一的政府资源配置方式使得高校难以各安其位。(即传统学术导向型配置方式),因此需改变政府资源的配置方式,建立“双导向配置”方式,即: 一是任务需求导向型。 二是业绩激励导向型(“校校皆可卓越”)。
    分层(类)定位对高校各层类提出衔接要求。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一种表征——以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为例: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台湾技职教育自成体系,从中职教育到博士教育。在 《广东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系列。
    对于衔接要破解的难题即是不同系列的衔接,关键是要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的衔接问题。
    二、大学文化与高校历史
    高品质大学必然有高品味、高质量的大学文化;不同层类的高校应有各具个性的大学文化。除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模式外,“更需要在机构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文化”(教科文组织2009)。
    因此,走向“社会中心”的高校与日渐衰微的大学文化是不匹配的;大学文化的趋同和高校特色的式微。这些问题症结之一是高校历史的文化缺失。
    高校悠久的办学历史究竟为学校积淀下来了哪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今天的高校办学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说有什么作用对于高校 适当定位、确定理念、形成特色等各有怎样的作用? 如何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都是值得探究的。
    比如校训即是从理念到精神的过程,即“理念—精神(文化传统)—新理念(文化传统的现代诠释)”,表征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的一种关系。
    一所高校的历史悠久并不必然带来文化的厚重,也未必就是学校的财富。
    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注意总结、概括高校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使之成为今天高校办学的文化资源,悠久的办学历史才会真正带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会真正成为高校发展的财富!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