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丁晓昌
江苏省教育厅、教科院

    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升质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主要途径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和人才评价制度。其中,系统育人是关键,模式改革是核心,评价制度是保证。
    一、系统培养:完善合作育人机制
    1、加强校企合作育人
    重点是强化政府支持和相关制度安排,推动校企合作“四个转变”: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转变;由学校单方面行为向校企共同行为转变;由少数学科领域合作向全面合作转变;由短期项目合作向长效稳定合作转变。
    (1)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着力推动三个转变:一是变学校教育为产学合作教育。组织和支持行业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二是变专业教育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是变面向行业甚至岗位的教育为面向更加广阔的工程技术领域。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工程”和“工程教育”内涵发生深刻变革,人才培养要与世界科技和本国产业发展双结合。
    (2)实施“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试点
    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试点。首批遴选建设的300个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将以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培训为主要任务,由企业和高校共同组建研发团队,共同制定合作方案和培养方案,由企业提供资金保障。
    同时,还将遴选建设30个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以研发项目为合作载体,建立实质性、紧密型、制度化协作关系,联合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3)试行“江苏产业教授制度”
    今年开始,从省内企业选聘100名科技企业家,到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授予权的普通本科高校担任“产业教授”。
    其主要职责:参与指导研究生,为高校举办专题讲座,推动所在企业成为高校教学和实习基地,创造条件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参与高校学科团队、教学团队建设,对学科发展、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改革提供咨询和建议;推动所在企业与高校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
    条件:一般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高级职称,具备比较突出的创新创业经验和业绩。产业教授实行聘任制,按需设岗、公开选聘、合同管理,聘期3年。
    2、加强校地合作育人
    近年来,省内外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水平大学,与江苏及各市、县(市)签订政产学研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
    逐步建立起了基地化、平台化、长期化的深入合作关系,形成了从人才培养、共同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创新链”。
    逐步摸索出一条大学促进区域发展、与地方共赢共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校地合作育人模式。
    (1)省内外高校与地方合作建立研究院、科技园和产学研合作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研究院集研究生教育、各类高层次人才培训和现代远程教育等五大功能于一体,服务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并辐射长三角地区。
    南京大学与扬州市合作建立的“扬州-南京大学光电研究院”,围绕节能减排的国家目标,整合南京大学的科技资源和扬州的光电产业优势,以区域发展为导向,建设集人才培养培训、光电技术研发、技术转移、科技创业于一体的产学研基地。
    此外,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无锡教育基地;南京大学常州研究院、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等。
    (2)合作建立大学分校、研究生院
    无锡市政府与东南大学合作建立的东南大学无锡分校,依托东南大学的学科、科研优势,以传感网、集成电路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为无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3) 独立学院外迁与市、县(市)合作办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迁泰州医药城、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迁淮安市,等等。双方的合作,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有利于增强区域吸引力,提升区域竞争力;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有利于拓展教育资源,实现做大做强。目前,这项工作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少,亟待进一步加强探索和研究,以免“走弯路”、出现反复。
    3、加强高校与高校的合作
    (1)推进教学联合体建设
    加强政府统筹,推动高教园区内同类型高校有计划、有目标的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园区内实现资源共享、教师互聘、图书通借、学分互认,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办学效益。
    (2)推进职教集团建设
    以示范性高职院校为龙头,重点职业院校为主体,企业广泛参与,建立了13个跨地区的行业性职业集团,参与职业院校300多所,加盟企业600多家,实现校企整合、资源集成、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互利共赢。
    (3)推进常州市“九校联动”
    比教学联合体、职教集团更进一步,常州市“九校联动,挺进常州经济建设主战场”。
    围绕服务企业这个中心,整合政府、高校、企业三支力量,共同打造两大平台:人才培养与企业咨询服务平台、合作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
    4、加强中外合作办学
    全省与21个国家和地区共同设立了404个中外办学机构和项目,与500多所境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既有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代表的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又有南邮-纽约理工国际学院等一批“中外合作二级学院”,还有大量中外合作的“项目”。
    为了更高水平地“引进来”和更加积极地“走出去”。一方面,加强资质认证,建立国外高校资质信息查询平台,严把入口关,严格限制不具备资质的境外高校借“合作办学”的名义来抢生源;另一方面,加强外籍教师的资质认证和管理,建立从业资格制度;同时,加强对合作办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切实保障学生权益。
    二、模式创新:拓宽人才成长渠道
    1、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1)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首先是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建设一批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
    最近一些年,江苏采用产学研联盟、国际合作等方式,重点建设了一批与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新兴学科专业。新兴学科专业的数量,占到全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总量的1/4。
    为推进软件产业发展,江苏努力扩大国际化软件人才的培养规模。
    在研究生层次,省教育厅推动具有研究生培养能力的高校与国际著名大学、著名软件企业合作,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
    在本科层次,组织17所地方本科院校与印度NIIT整体签署了本科复合型软件人才的合作培养协议;
    在专科层次,组织46所高职院校与美国OPPSystems公司合作培养培训软件人才。
    “十一五”期间共培养培训各种层次软件人才30万人,为江苏软件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全省以高校为基础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已达50家,年培养培训服务外包人才5万多人次。
    (2)加强专业内涵的改造
    一是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增强专业的适应面。例如,在许多高校中试行“平台+模块”教育体系。根据不同的需求,组成“平台”和“模块”的课程也就不同。“平台”往往包括若干组结构化程度较高的课程,如通识教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等,“模块“则相对灵活,课程数量及其深度、广度也各有差别。
    二是促进专业“升级换代”。建立专业认证、评估、退出机制。设置新专业须经具有同行专家对其目标定位、师资力量、课程结构等进行认证性评估。对于已经设置的专业,则加强评估、清理、调整和重组,强化专业特色,压缩过时专业,合并相近专业。对那些需求不大、水平不高、效益低下或者口径过于狭窄的专业,实行淘汰。
    2、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
    落实“学生优先”的相关制度性安排,用不同的方式对具有不同天赋的学生进行培养,为之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育。
    (1)大力推进学分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制度保证
    以推进学分互认为牵引,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选择性,扩大自主选择专业和学校的大学生比例,建立跨校、跨区域、跨类型的学分互认机制,推行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多项技能等级证书制等,进一步扩大自主学习的选择性。
    (2)提升高校课程建设水平特别是教师的开课能力,确保学生有大量高质量的课程可供选择
    我们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之间差距,在课程数量与教师开课能力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课程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学分制改革深入推进的主要“瓶颈”,亟待加以突破。
    (3)拓宽人才成长渠道,给予学生多次选择的机会
    南京大学“三三制”或“三层楼”人才培养模式.
    在按学科大类或院系进行招生后,通过设计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培养阶段”,以及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种发展路径”,为学生自主发展开辟多种途径。南大陈骏校长说,“三三制”背后的原理,概括来讲,就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选择的机会。
    (4)改革教学方式
    大力加强讨论式、互动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着力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的能力。
    大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研究、探索的习惯和能力。加强教学互动和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将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主动的选择者。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选择、挑战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通过学习进行选择,通过选择完成学习。
    3、强化课程体系的综合性
    课程的综合性既可以特指某一门具体课程的包容性,也可以泛指课程结构的多样性。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必须着力提高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建立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1)加强跨学科综合课程建设
    重视跨学科教育正在成为各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学生对于多个学科的接触,有助于他们成功应对新的、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他们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会有不同的视角。这样一种跨学科的广度,能够使毕业生有能力以创造性的方式来解决新的问题。
    打破传统的课程界限,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来重新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加强文、理、工等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积极创造条件增设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2)大力加强课程群建设
    树立整体知识观,打破学科和课程壁垒,促进理论与实践、科学与人文、科学与技术、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着力建设各具特色的基础性、专业性、实践性课程模块或课程群。
    (3)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
    处理好课程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化与交叉性相整合。
    一方面,提高专业核心课程的质量,确保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的核心能力,甚而获得相应的专业资格,如会计师、精算师资格等。另一方面,大力拓展课程的广度,大量增加选修课程开设比例。
    重视开设跨学科的研究性课程,围绕世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如气候变化、人类关系、文化与国学、社会公正等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和讨论,提升学生跨学科理解能力和把握复杂问题的能力。
    4、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
    (1)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化。对实践教学不能仅从专业训练的角度去理解,要注重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大力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
    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加快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大力推进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
    把实践教学摆在更加重要的突出位置,围绕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实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统筹整合,重点建设各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训基地,依托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好、行业认可度高、接纳能力强的校外实践基地。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3)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通过创新实践培养创新人才。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领域,规划和实施一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和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引导各类人才创新创业。
    三、评价改革: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
    教育评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导向。高教评估要有利于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教师教书育人。要以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为导向,进一步创新评估机制,健全评估体系,充分发挥高教评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促进作用。
    1、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人才观
    树立多元质量观。质量内涵的丰富性和质量标准的多样性,是大众化高等教育重要特征之一。
    树立人人皆能成才的观念。“学者有其教”,每个学生都应该获得适合其特点和需要的教育。
    (1)坚持德育为先,把激励个人创造精神、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大学教育首要任务
    英国:自由教育的传统,把“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性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德国:深受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即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美国: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探究能力,又重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及推进具体事务的能力。日本:把培养21世纪的“新国民”、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之中的日本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应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支柱,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把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上课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制度。
    改革教师评估机制,引导教师在做科研、搞项目的同时,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将人才培养情况、学生反馈意见作为教师评估的重要内容,激励教师潜心教学。
    (3)加强因材施教,营造激发人才活力、激励人才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大力推进教学改革,针对不同的学生及其学习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举措,给予和允许有多元发展的空间。
    评价的重点不在评判优劣高低,而在于营造一种富有创造力的学习和学术氛围。
    充分发掘高校、学生的潜能,给各种类型的高校和学生创造不同的发展机会和成长平台。
    2、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1)强化对高校的分类评价
    依据高校不同类型、目标定位和办学要求,实行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引导和促进各类高校形成特色。
    即使是同类型院校,由于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也应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有学者主张,对于新建的本科院校,可以借鉴美国的质量认证办法,进行认证性评价,以确保其达到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和最基本的质量;对于已经过一轮或二轮评估的本科院校,则可借鉴英国的做法,进行质量审核式评价。国家可以制定质量标准,出台质量评估的指南,但是不提供具体的指标体系,而是由学校根据国家标准和指南自己提供事实和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质量水平。
    (2)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一方面,对综合素质所进行的评价,即不仅注重学习成绩,还要关注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不仅注重学科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高层次人文素质和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对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学与思、知与行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另一方面,在评价方式上,兼顾“基础”与“特色”。“基础”是作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色”则是学生的特长或强项,两者结合,综合评价。
    (3)健全对教师的同行评议
    教师的学术水平如何,同类学校和邻近专业的教师同行最清楚。首先,要正确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明确大学行政管理权力的责任边界,切实改变行政权力包揽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源配置的状况,充分发挥教授等学术人员在人才引进、学术职务评聘、学术项目评审等方面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形式。
    其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同行评议范围和程序,做到议行合一,树立同行评议的权威。
    同时,推进同行评议要与学生评议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高校及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的特点,实行分类指导,使各类教师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4)加强对政府公共教育服务的评价
    在《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两个“90%”的指标格外引人注目。一是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二是学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加强对政府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的评价,是教育评估的重要方面。政府由“评学校”到“被学校评”的转变,体现出教育管理理念的深刻变化。对政府教育绩效的评价,主要应着眼其战略思考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抓落实能力。政府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着力提高教育领导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3、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主要问题:
    一是评价主体单一。作为评价主体的社会和学校,其作用和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政府评价活动过多、过于频繁,特别是教育管理部门在大学原有的秩序之外,以项目的方式附加自己的行政活动规则,严重影响大学的运行、影响学者与学术、学校的关系。
    二是评价标准和办法单一。主要为量化评估和终结性评估,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多样化评价特别是形成性评价的需要。
    三是评估中介机构对政府行政权力依附性较强,评价的权威性不高。
    建立科学的高教评价体系,关键在于改革政府集高等教育管理者、举办者、办学者、评判者于一身的体制,充分发挥社会、市场和学校在高教评价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加强省级质量监控,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建立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统计和公布制度,定期分类发布高校质量年度报告,接受社会和专业机构的评价和监督。实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制度。
    (2)落实高校评估主体地位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是质量保障的主体。高校内部自我评估和质量监控体系,是区域高教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譬如,美国高等教育主要依靠“面向社会问责的自评”、“面向认证的自评”和“面向自我改革的自评”来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质量。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质量监控办法,强化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体系。
    (3完善社会参与评估的机制
    建立健全来自市场和社会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和中介机构多方面参与的高校评价制度。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