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教专题研究参考》集萃
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路径浅析
韩锦标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
【摘要】: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是提升高校创新力的前提和保证。当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总体上还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要求,需要在考核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科研组织结构、人才培养机制和分配导向机制上进行创新。
【关键词】:高校 科研管理体制 创新路径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04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中,高校既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提升国家和区域创新力的重要推动力量。提升高校的创新力,核心是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力。当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科研管理体制的制约,还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要求。创新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 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科研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尊重科研活动的特点,有效地整合人、财、物,使科研管理体制与科研目标相协调,与科技发展趋势相适应,从而保证科研活动的高效产出。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科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研究对象越来越复杂,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学科交叉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化和学科的交叉融合,仅凭一门学科、个人的力量已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集体研究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科学研究的成果迅速转化和扩散,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一种趋势。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更加强调与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紧密结合。同时,科学研究的实验设备日益庞大和昂贵,对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需求也不断加大,科技与社会的结合更为紧密,呈现出科学社会化的趋势。总之,现代科技发展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科技大不相同,对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 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许多方面甚至成为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
    2 . 1 科研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科技进步的要求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官僚化现象还比较严重,多沿用校、院、系、教研室的传统科研管理体制。这种科研管理体制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资源共享,科技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很难整合科技队伍,发挥多学科优势和群体优势,也很难适应以产品研发为中心、多学科联合攻关的需要。同时,这种科层制的管理模式,过于强调按章办事以及自上而下的权威等级关系,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形成等级明显、主动与被动的对立关系,院(系)也因缺乏科技管理的自主权而缺少主动性。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科研项目完成的标志是发表论文或者成果鉴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致使高校出现了“论文多、专利少,项目多、转化少”等不利于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局面。
    2 . 2 自主和自发的科研活动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要求
    高校传统的科技活动以自主和自发为主,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科技向复杂化、综合化和集中化方向发展,这种以个体为主的、自发的科学活动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对科技创新提出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多地要求高校的科研活动必须摈弃“个体户”、“夫妻店”等传统科研观念和科研管理模式,形成与当代科技革命“科学- 技术- 社会关系化”相符合的科研方向。
    2 . 3 考核、评价机制难以产生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科技成果
    一是科研成果考核过于重视量化指标,将量化考核的结果与研究者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这种对量化方法的过分依赖容易导致学术评价异化,使学术研究的目标和功能发生偏离,助长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二是评价机制难以调动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高校常见的人才评价、激励方式有晋升职称、科研奖励和津贴等,但晋升职称的激励作用只对有晋升职称需要的人员短期内有效,不能覆盖终生;科技成果评价侧重于论文著作、鉴定成果、项目经费的数量,而知识产权、专利实施、成果推广、科技开发、经济效益等所占比重较小。这种科研机制使得创新主体适应制度变革的基础薄弱,自主创新的欲望不强,创新思想容易受到抑制,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难以形成高水平的创新团队,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3 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思考
    3 . 1 建立科学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
    完善的科研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确保科研速度和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当前,高校在科技成果的考核评价上不能一刀切,而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应用研究要以创造效益为考核目标,重在考评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以及创造的经济效益;而对一些重大的基础性项目要给以充足的研究时间,按项目周期进行考评,并且突出这些项目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从而鼓励科研人员沉下心来从事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同时,对科研成果的考核不能完全定量化,对一些有重大社会价值或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给予重点支持,鼓励教师出高水平成果,这样既能实事求是地评价每一位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又可改变千军万马“冲科研分”的局面。
    3 . 2 完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
    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应建立尊重人才的激励机制,做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激发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工作动力,使他们更加专心地致力于科技创新工作;应建立宽容失败的激励机制,允许科研人员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次数内的失败,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积极性;应建立科技创新奖惩激励机制,对完成既定目标的科研人员给予奖励,对不能实现创新目标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并通过职位晋升、末位淘汰等措施促进科研人员自觉开展科技创新。
    3 . 3 建立柔性化的科研组织结构
    一是管理重心下移,增加基层科研学术组织的权力。传统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权力分配模式都不完美,有利于知识共享和创新的权力分配模式应该是“中上下”模式。这种权力分配模式,既避免了权力高度集中可能带来的决策性失误,也避免了权力过于散漫而带来的效率低下,有利于知识创新的主体由个体转变为团队,有利于基层学术管理者发挥知识创新协调者的作用,有利于增强科研组织适应和把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二是人力资源使用机制的柔性化。当前,我国高校聘用兼职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正在逐步增长,这一人才使用柔性机制对充实高校创新人才队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校际间以及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很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此也给予了积极支持,比如江苏省实施的“江苏特聘教授计划”,每年由省财政支持部分高校面向海内外选聘若干名特聘教授,有力促进了高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3 . 4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科技创新力离不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当前,我国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总体还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多年来形成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体制等,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质疑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严重的是,科技在大学育人中的地位、作用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科技育人缺少认识和实践的支持,因此高校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创新观念,消除各种体制性和制度性障碍,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 . 5 完善分配导向机制
    而出的良好环境,是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切入点。当前,高校师资队伍中存在大师级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教师知识创新能力较弱以及创新团队数量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都与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一是要按照“按需设岗,公开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行聘任制和聘用制,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营造灵活的制度环境;二是要强化岗位职责和岗位管理,按劳取酬、以岗定薪和优质优酬,完善人才评价机制、遴选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流动机制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的科研人才、教学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孟祥华,陈士俊.略论高校内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J].科学学与
    科学技术管理,2006(1).
    [3] 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三辑)
    [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__
 
网站简介——联系我们——网站导航——官方微博——旧版回顾 ——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Copyright@201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