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教专题研究参考》集萃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俞科静 曹海建 钱坤 孙洁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无锡214122)
    【摘要】该文主要以纷织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教学为对象,以该专业的传统优势、办学条件、学科特色与优势、学科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从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客等)、质量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改革等于一体的综合改革实践,培养出被社会所认可的、具有竟争优势,特别是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型纷织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纷织工程专业改革研究与实践
    【课题来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作者简介】俞科静(1982一),女,江苏无锡人,材料学博士,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从事树脂基体的制备与改性、纺织复合材料研究。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
    2004年在中国召开的世界工程师大会的主题是“工程师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个主题不仅告诉我们“工程师”对未来的重要性,还告诉我们“工程师教育”对于未来是何等重要。伴随着近三百年工业化进程发展起来的高等工程教育为当今社会的辉煌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然而,发端于上世纪末期且如今正在深入览速发展的科技革命推动者人类社会发生历史性的转折,即向“可持续发展”转轨、向“全球化”转型;而这也要求工程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与转型。为了适应社会的自然发展,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建设四个现代化,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教育部于2009年决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为各行各业培养优秀的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通过企业和高校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整个培养计划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中前三年的实践学习在学校内进行,剩下一年的实践学习在企业进行。与以往学生到企业实习不同,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中的企业学习是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方式进行,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需要学生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进行实践学习。作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切人口和突破口,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实践并实施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内涵发展的重要契机,是对各类学校教学组织及政策的再次优化与调整。江南大学作为以工科为主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该计划的首批申请并获准实施的院校之一。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江南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软硬件条件。近年来根据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以已有的学科地位、特色和实力做依托,以生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为杠杆,密切跟踪行业发展走向及地方经济发展重点,认真凝练和积极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进一步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培养方案,着力培养真正掌握现代工程技术、具有实际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从而形成有利于全面系统地培养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1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1明确培养目标和建立科学的学制
    本科生教育定位为培养具备纺织工程专业的知识和能力,适应现代纺织高科技化,能在纺织或非织造材料与产品制造领域从事技术支持、工艺和装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并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的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根据我校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办学基础和条件、学科特色与优势、学科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整个培养计划学制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前三年的实践学习在学校内进行,剩下一年的实践学习在企业进行;另一类是一年三学期制,其中在企业的时间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年。硕士生教育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技术应用、科研开发、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硕士工程型人才。整个培养计划学制为2年,其中在学校和企业的时间学习时间各1年。
    1.2突出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
    本科生教育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上要充分体现江南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根据我校该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新建构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根据国际纺织行业发展需要设计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此外,通过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相关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开放性综合实验、高质量的学术报告等公共平台资源,以完全结合企业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论文)等方法与措施,从而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工程创新能力的训练。
    硕士生教育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深化“科研”特色。根据纺织工程领域特点和行业发展需要,在学校一企业双导师的指导下,根据“卓越工程师”硕士培养方案与实际合作企业的发展规划,研究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通过首先开展基于理论基础的学习,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侧重于培养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最后整理成为学术研究型的学位论文,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1.3循序渐进的培养流程
    我校本科生、硕士生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校培养为主,侧重理论学习,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第二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学生通过校企产学研的合作平台进人企业学习;第三个阶段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企业实践和工程实践的要求,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参加校企共同组织的学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校在学位审核时,更加注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相应的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
    2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机制
    2.1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理念与方法,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全面构建教学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以推动我校教学质量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
    2.2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
    按照目标一计划一实施一考核一激—励一反馈系统的这种模式,全面建立质量保障机制,不断提高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项目围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总体实施方案,由若干子系统构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在这个系统模型中,质量标准系统是龙头,基础支持系统是关键,考核监督系统是核心,激励系统是支撑,反馈系统是枢纽。
    2.3建立质量考核监督机制系统文件
    根据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推出质量考核监督机制系统文件并进行实际运行,不断改善。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去看待该类系统文件的建设规划,及时调整并修改原有文件,做到既不过于盲目又不偏于保守。系统文件的制定一定要经过上下反复讨论和论证,合理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比如在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系统文件的建设过程中,从理论教学质量标准、考试、考核环节质量标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实习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标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等全方位地进行建设与完善;而在教学质量考核监督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着重从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教师评学实施办法、学生评教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学单位专业评估方案、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课程评估方案等方面进行建设和完善。



3构建校企联盟、多层次协调的组织体系
    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平台,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中,邀请企业全过程参与相关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制定,并根据需要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较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从而使学校成为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的摇篮。
    4加强科学研究,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高、队伍结构合理、适应专业发展需要、具有实施素质教育活动的创新性师资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必须坚持“引起与培养并重、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引进力度,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创造各种优惠条件留住人才;加强培养力度,鼓励教师的在职提高,培养其终身学习意识。在吸引人才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可用之才;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忧患意识和质量意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第二,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任教师,将以同时具有高学历和在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为主,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到相关生产单位企业实习锻炼半年以上;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则以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为主,企业授课教师必须是在专业相关企业工作五年以上,经验丰富,且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企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较深厚宽广的工程实践背景的企业高级工程师,能系统地掌握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工程实践环节。
    5着重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研究是培养高质量、高层次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通过科学研究可以不断完善学科建设,进而指导专业建设与改革。科学研究与教学两者相辅相成,要重视围绕专业建设的科学研究的组织和规划,通过科研成果来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同时,通过教学内容的实施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根据制定的培养目标制定科研规划,让科研为培养卓越工程创新型人才服务。
    总之,从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化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机制等各方面着手,依托当地现代纺织产业,始终坚持主动服务国家社会、主动当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宗旨,以现代纺织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构建产学研战略合作平台,专根据产业需求调整设置相应专业,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实施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创造“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一年下工厂”的真实育人环境,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按照目标一计划一实施一考核一激励一反馈系统的这种模式,形成科学的现代化育人机制,培育具备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让学校成为培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8):4一5.
    【2】汪乱.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9一10.
    【3】赵韩强,郭宝龙,赵东方,等.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一52.
    【4】王贵成,张明雷.“卓越工程师教育”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91一93.
    【5】李曼丽.独辟蹊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道—欧林工学院的人才教育理念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10(2):91一96.
    【6】高为国,董丽君,吴安如.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建设【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20(3):74一77.
    【7】李学明,王永禄,徐元龙,等.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构建应用型药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J].药学教育,2010,26(5):11一14.
    【8】张勇.如何成为卓越的技术及研发工程师[J].今日电子,2008(10):101一103.
    【9】吴燕.培养下一代卓越的国际化工程—“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24一27,43.
    【10】文久巴,朱利敏,王顺兴,等.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及建设【J].实验室科学,2009(5):19一21.
    【11】陈文怡,杨新亚,孙育斌.“材料测试技术实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创新【J}.实验室科学,2009(5):25一27.
    【12】董孚允,王春敏,董娟.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J].纤维复合材料,2001(3):37一40.
 
网站简介——联系我们——网站导航——官方微博——旧版回顾 ——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Copyright@201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