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教专题研究参考》集萃
走向自由、终身学习之路: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发展历程、规程与前程
陈涛1,刘晶蕾2,张宝昆1
( 1.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92;2.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德国下萨克森州克劳斯塔尔 38678)
    【摘要】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堪称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世界级典范,影响深远,备受关注。沿着其发展历程、规程与前程的脉络,逐一探寻系统的理念、功能、进展及实效等话题,虽问题频频,但瑕不掩瑜。 人本化的学习理念、区域化的教育体制和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将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学分银行制度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成人高等教育;学分银行
    【作者简介】陈涛( 1984-),男,甘肃兰州人,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刘晶蕾( 1986-),女,陕西渭南人,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宝昆( 1952-),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教授。
    【文章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第9期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是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产物,作为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世界级典范,成绩突出,举世瞩目。 从“ 伊拉斯谟计划”到《 博洛尼亚宣言》 ,从文件体系构成到高等院校实施,从教育质量保障到终身学习活动,从“ 学术欧元”构想到欧洲国家现状,回顾其发展历程,梳理其操作规程,探析其实施前程,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虽历经近 30 年,却争议不断;虽问题频频,但瑕不掩瑜。 其人本化的学习理念、区域化的教育体制和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将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学分银行制度提供宝贵的经验,从而推动我国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一、融合与认同:从“ 伊拉斯谟计划”到《 博洛尼亚宣言》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是欧洲高等教育融合与认同理念的结晶。 起初,它是欧盟实施“ 伊拉斯谟计划”中开发出来的一个认可国外学生学习成果的学分转换工具。 随着《 博洛尼亚宣言》的诞生,这一系统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起始于“伊拉斯谟计划”
    “伊拉斯谟计划 ”(ERASMUS Program) 始 于1987年,隶属于欧共体教育行动的纲领性计划———“ 苏格拉底计划”中的第二部分,是一项旨在促进欧洲大学生流动的行动计划,以实现“ 把学生带到欧洲,把欧洲带给学生”的融合发展理念。[1]为此,1988 年欧洲委员会提出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 ,并 将 其作为实施“ 伊拉斯谟计划” 的重要手段。 起初,ECTS 在欧盟成员国以及欧洲经济区域国家的145 个高等教育机构和 5 个学科领域( 商务管理、化学、历史、机械工程和医药)经历了长达 6 年的试点测验。 1995 年,欧洲委员会建议将其引入更多的学科和大学。[2]截至 2010 年 6 月,该计划已经拥有 33 个参与国的 4,000 多所高等教育机构,220 万学生已经通过该计划参与了各种学习和培训,每年有 16 万多名学生留学国外,2 万多名学生在国外实习,近 3 万名教授在国外讲学。[3]
    (二)成熟于《博洛尼亚宣言》
    1999 年欧洲 29 国教育部长云集在欧洲最古老大学的诞生地———意大利的博洛尼亚, 共同缔结了《 欧洲教育部长联合声明》,即《 博洛尼亚宣言》( Bologna Declaration)。 该项宣言是以 1988 年欧洲大学校长会议通过的 《 大学宪章》( MagnaCharta Universitatum) 和 1998 年欧洲大学教育研讨会由法、德、意、英四国教育部长联合发布的《 索邦宣言》( Sorbonne Declaration) 作为其基本框架,旨于 2010 年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 EHEA)。 自此,欧洲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开启了长达数年之久的博洛尼亚进程( Bologna Process)。[4]该宣言明确提出建立学分体系,为了使学生学习更具灵活性,ECTS 从“ 伊拉斯谟计划”中单一的转换功能发展为转换与积累并存的双重功能。 欧洲领导者认为,采取具有双重功能的学分体系与互认的质量保障体系,可以促进学生进入欧洲劳动力市场,并加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兼容性、吸引力和竞争力。[5]
    二、转换与积累:从文件体系构成到高等院校实施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已逐渐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主要体现为关键性文件、关键性步骤和关键性说明。 欧洲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正是基于三个“ 关键性”,实现学分的有效转换和积累。
    (一)ECTS 关键性文件及其功用
    1.课程目录(Course Catalogue)
    课程目录是学生入学的常规性指南。目录的编排由各个学校决定,目录通常公布在学校网站或印刷成册,便于相关人员查询使用。 目录中的信息包括学校基本信息( Information on theInstitution)、教学项目信息 ( Information on thePrograms)和学生基本信息( General Information forStudents) ,这些信息力求详细、最新,且适用于学生。 为了增强国际化层面的透明度,课程目录不仅有母语版,而且还有通用的英语译本。[6]
    2.学生申请表(Student Application Form)
    学生申请表是专门为那些利用有限时间在其他学校学习的流动学生而设计的。 流动学生要在其他学校完成学业,必须按照相关学校的规定程序登记备案,并填写申请表中的信息。 学生申请表中囊括了流动学生的必备信息,如:派出学校信息、学生信息、接收学校申请书、语言能力、与当前学习有关的工作经历、先前或当前的学习情况和接收学校的回复等。 若接收学校还需来访学生的进一步信息,也可以另行要求。[7]
    3.学习协议(Learning Agreement)
    学习协议指在校学生于每学年注册登记的学习项目和特定的课程单元数,学校通过注册学生的学习协议提供课程和授予学分。 学习协议最初是为流动学生提供的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包含课程单元和教育经历成分( EducationalComponents)①清单、代码、学分分配等内容。该协议是由派出学校、接收学校( 实习提供者)和学生三方共同签署的强制性协议。 三方相互负责,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或实习中出现的争议。[8]
    4.成绩记录单(Transcript of Records)
    成绩记录单是记录学生学习进展和认可成果的重要证明,它还能明确双方学校的责任。 当学生准备留学时,派出学校就将经过认定的成绩记录单发送至该生的接收学校,其中就包含了该生的教育经历成分、等级和学分数等,这些信息能充分证明学生准确的、最新的学习进展与认可情况。 当学生满载而归时,接收学校就会将新的成绩记录单返回至派出学校,证明该生留学期间的学分授予、等级评定等学习新进展。[9]
    (二)ECTS 关键性步骤及其运用
    1.学分分配(ECTS Credit Allocation)
    学分分配是基于典型的工作量( 工作量是获得要求的学习成果所必需的),将学分分派到整个资格认证、学习项目及教育经历成分中的过程。 分配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描述学习活动及估测学生完成这些活动所需的工作量,根据每一项学习项目成分的学习成果来分配学分;二是预先设定好每一“ 成分”应被分配的学分数,通过教育经历成分标准化来分配学分,而面授课时数( contacthour)不再作为学分分配的基础。[10]
    2.学分授予(Awarding ECTS Credits)
    当专项评估证实学习者已经完成要求的学习成果时,学习者就可获得由权威教育机构授予的学分。 学习者只有获得全额学分( a full number ofcredits)才能升级,它从不因学习者的成绩水平而进行调整。 学分并不能显示出学习者在满足学分授予要求时的表现情况, 但学习者成绩的优劣是通过学校或国家评分系统( grading system)显示出来的。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学校还增加了补偿性程序( condoning procedures)。①[11]
    3.学分积累(Credit Accumulation in ECTS)
    学分积累指收集完成教育经历成分或其他学习成果获得学分的过程。 在欧洲层面,博洛尼亚认证框架规定了学分范围,要求学习者积累学分获得与本科层次和硕士层次相应的资格。②在国家或学校层面,进展规则( progression rules)③与项目要求使学习者在原有层次的基础上获得一个新的资格。 认证框架即学分框架,每种认证类型都对应着一定的学分数,在完成要求的学习成果后,学分框架就设置授予的学分数。[12]
    4.学分转换(Credit Transfer in ECTS)
    学分转换是指同一所或另一所高校提供的,从一个学习项目中获得的学分转换成另一项目的学分,并且只有当授予学位学校承认学分及合作的学习成果时,才能实现其转换。 要转换先互认,就是派出学校承认学生在接收学校完成评估过的学习成果,且符合接收学校提供的学习项目的要求。《 里斯本承认公约》④规定学分平等互认( fairrecognition) 并非完全等同( perfect equivalence),⑤它是以学习成果为基础的认可过程。[13]
    (三) ECTS 关键性说明及其使用
    1. ECTS 学分分配与评分系统
    在整个资格评定和学习计划中,学分分配是有规定的。 如:1 学年( a full-time academic year)的工作量为 60 个学分;1 学期( a semester) 为 30 个学分;一学季( a trimester)则为 20 个学分。 学生的成绩是以地方或全国的分数等级记录的。 特别是就学分转换来说,加入 ECTS 学分体系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实践,ECTS 的评分范围记录了学生在统计数据中的名次。通过考试的学生成绩以 ECTS 标准计算如下:A best 10% ;B next 25% ;C next 30%;D next25%;E next 10%。 FX 和 F 两个等级主要用于成绩不达标的学生,FX 是指学生要更多的学习,付出一些努力才能达到及格,F 是指学生需大量的学习,付出更大努力才能完成学业。[14]
    2. ECTS 标签与文凭补充
    ECTS 标签将被授予那些正确运用在本科、硕士阶段的高校,作为在欧洲和国际合作中坦诚、可靠的伙伴,它会提供学校的相关信息以便学生了解。 标签主要包含了信息包裹或课程目录、ECTS学分的使用方法、学习协议样本、学习成绩单和学术认证证明。 欧委会官方网站会提供申请表,每年11月1日为截止日期,ECTS 标签有效期为 3 学年。[15]文凭补充( DS)是附于高等教育文凭的文件,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份有关学业性质、水平、背景、身份等相关情况的标准化说明,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成功完成学业。 文凭补充不仅提供了透明度与公开性,而且还促进了学术和职业的资格认证。[16]
    三、深入与延伸:从教育质量保障到终身学习活动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发展不仅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联系,形成了纵向深入发展,而且还与终身教育体系架起了沟通桥梁,形成了横向延伸拓展。
    (一) ECTS与质量保障
    质量保障( QA) 是指一个不断发展的以确保提供一致标准的过程,这些标准应该保证每一个教育机构具有达到高质量水准的潜力。 质量保障旨在改善教育,因此它应该出现在所有教育层面,并成为一个可持续的过程。[17]自《 博洛尼亚宣言》 出台以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就已经成为博洛尼亚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长们呼吁欧洲各国加强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合作。 2003 年 9月,欧洲各国教育部长齐聚德国柏林,强调应该开发学校、国家及欧洲层面的质量保障的共享标 准与方法,高校质量保障机构的欧洲网络( ENQA)应运而生。[18]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内、外部质量保障的结合体,它的根本责任在于各个高等教育机构。《 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障标准与指南》( 以下简称《 指南》) 指出,内部质量保障除了确保项目质 量、认证质量符合自身的规范要 求外,还涉及了高等教育机构承担的所有程序;外部质量保障是由质量保障机构负责的, 它们为高校提供反馈,为利益共享者提供信息。 ECTS的使用与《 指南》 相一致,高等教育机构具备规范的审批、定期检查以及项目和奖励的监控机制,如课程和项目的设计、学习成果发展等。[19]质量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健全为 ECTS 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运作更加规范、严谨,并且也受到欧洲社会的广泛认可与信任。
    (二)ECTS 与终身学习
    现代终身学习理念发轫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是一种自主化、个性化、有意识、有目的,强调学校以外非正规学习的过程。[20]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发展,已经得到了欧洲民众的普遍认同,ECTS 将自身的活动范围也逐渐延伸至终身学习领域。 由于大多数成人学习者不能参加常规性的学习,而只是以单一的培训为目标。 因此,欧洲各国高等教育机构为了满足成人的学习需求,专门提供了一条个性化的学习途径,即如果成人学习者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习成果,并顺利通过评估和学习成果认定,也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未接受正规教育的成人学习者不能受益于 ECTS 提供的透明度与认可度,这显然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因为他们可能通过工作经验、个人兴趣和自学等非正规渠道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继续教育ECTS 同样遵循学分分配、授予、转换和积累的运行机理,它们的认可也与正规的学习项目建立联系,并可以获得相应的 ECTS 学分数。此外,欧洲各国高等教育机构还在学校网站上公布有关非正规、非正式学习的政策和办法。 通过实施非正规、非正式学习的认可程序,加强了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维度。[21]
    四、理想与现实:从“ 学术欧元”构想到欧洲国家现状
    欧盟和一些欧洲国家对 ECTS 寄予厚望,希望通过造就“ 学术欧元”,以打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壁垒。 然而,这可能只是教育官员们的美好愿望,构建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 统一货币”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构建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统一货币”
    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推进,“ 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这一概念被频繁提出。 美国学者卡尔.多伊奇认为:“ 实行一体化意味着由部分组成整体,即将原来相互分离的单位转变成为一个紧密系统的复合体。 ”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就是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体制、目标、质量等方面采取一致的标准, 其中 ECTS 的实施就是学分一体化的典型举措。[22]为了建立互通有无的欧洲高等教育区,各国教育部长将构建统一的“ 欧洲学分”推崇备至,称其为“ 学术欧元”,即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 统一货币”,并试图通过这种“ 统一货币”打通欧洲各国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壁垒。 在政策保障方面,欧洲各国教育部长签署了《 里斯本承认公约》、《 博洛尼亚宣言》等一系列文件,并有近 30 个国家制定了与ECTS 有关的法律条文,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共同保障其实施;在经费保障方面,欧洲各国政府为了实现“ 学术欧元”的流通,不惜投入巨额经费予以支持,德国政府就于 2001 年开始投资了 790 万欧元, 共设6 个模式以 33 所高校作为其试点单位;[23]在组织保障方面,欧盟与各国设立了多个管理及协调机构,如:欧盟委员会、ECTS 咨询顾问、国家学术联络点等,从而进一步推动了 ECTS 的运转。
    (二)反观欧洲国家学分体系的现实状况
    欧洲大学联盟和欧洲学生联合会都曾对欧洲30 多个国家的学分体系的实施情况做过专项调查,研究发现 ECTS 并非受到欧洲各国的普遍欢迎,多数国家仍更加忠实于本国的学分体系。[24]ECTS 的推广主要面临以下四个问题:一是统一的困难。 在阿尔巴尼亚、科索沃、荷兰等国给一些课外活动课赋予了 ECTS 学分数,但是在立陶宛、冰岛、奥地利等国家在此领域就没有使用 ECTS,甚至一些国家还未实施 ECTS 学分体系;二是信息困难。 立陶宛的学生在申请国外学习时,他们感到缺乏有关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方面的信息,爱沙尼亚的学生也同样担心信息问题,因为许多大学并不热衷于 ECTS 学分体系;三是互认的困难。 即使在各国学分体系与 ECTS 学分体系转换中,仍然存在许多认证问题。 瑞士的学生亲身体会后,认为“ 一个学分数并不等于一个学分数, 因为一 些 学分数更加‘ 廉价’”。[25]四是对比的困难。在德国,不同学校、 时间的考试成绩无法进行有效比较,好的成绩可能因为激烈的竞争而变弱, 差的成绩可能因为竞争比较弱而变好。[26]正如徐辉教授所言:“ 欧洲国家众多, 文化背景、 教育传统各不相同,因此,实现学生的跨校、跨地区和跨国的流动十分困难。 ”[27]
    五、借鉴与启示:从制度发展理念到体系运作机制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 展规划纲要( 2010-2020)》提出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成人高等教育“ 学分银行”制度成为社会当前热议的话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发展经验可以为我国建设提供诸多有益启示。
    (一)从思想层面构建人本化的学习理念
    从 ECTS 的设计理念来看“, 以人为本”的思想处处体现在该系统的每一处设计之中,尽管它也带有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政治色彩,但其本身的功能与特点依然显示出对学生的人格尊重与人文关怀。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ECTS 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个性发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当前,我国正在探索建设“ 学分银行”,这就必需从一开始将“ 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贯穿于整个制度设计之中,充分尊重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转变以往教学中重学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学习动机和价值取向。 从思想层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唯有在学习观念、培养理念的高度予以重视,才能把握“ 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方向。
    (二)从政策层面构建区域化的教育体制
    从 ECTS 的政策体系来看,欧洲各国的政策都是以高等教育一体化为中心展开的,特别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立,更加使学生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学分的互认互换成为可能。 此外,以“ 伊拉斯谟计划”和《 博洛尼亚宣言》为核心的政策改良也在进行之中,从财政拨款到实施准则都给予了有力支持,形成了欧洲、国家和学校三个层面的政策保障体系。 反观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相应各地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直接实现“ 学分银行”的通存通兑,显然不切实际。 按一定区域划分,有阶段、分层次地推进成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制定相关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实施统一标准、搭建资源平台,将有助于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从操作层面构建系统化的管理机制
    从 ECTS 的运作机制来看,三个“ 关键性”为该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此外,欧委会、高等教育机构协调员、ECTS 咨询顾问等管理协调机构也是 ECTS 运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保障与操作规程的“ 完美”结合,共同建立了一个系统化的制度运作框架,为 ECTS 铺平发展之路。 我国在建立“ 学分银行”初期,首先亟需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监督机构,通过完整的组织体系承担“ 学分银行”的建立、运转及保障工作,并逐步完善体系建设,形成自上而下、横纵贯通、双向结合的网络化管理体系。 在运行机制方面,可以充分借鉴 ECTS 的操作办法,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度运作的程序和准则。
 
网站简介——联系我们——网站导航——官方微博——旧版回顾 ——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Copyright@201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