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教专题研究参考》集萃
高校党建的经验、问题与方向———来自七所高校党建工作专题调研的报告
韦冬
    【摘要】调查表明,高校在党建观念更新、党校职能发挥、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党建平台搭建及创先争优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还存在党员教育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活力不够和条件保障不力等问题。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健全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着力抓好党校和党务队伍建设,进一步活化党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关键词】高校;党建;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
    【文章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2月
    【本文系】广西高校党建与德育工作研究课题“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党支部书记非权力性影响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9DJ19。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副研究员。
    去年初,我们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创新”为主题,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进行了专题调研。采取了书面调研、问卷调查、座谈研讨、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与师生座谈,与党建专家交流,还实地考察了党建示范基地。
    一、高校党建的经验
    (一)切实转变党员发展理念,工作重心从增加数量转为提升质量。几所高校都比较重视分级培养,深入推进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全程化, 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使党建紧紧围绕并服务于高校的中心工作与办学重心。1.建立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南京师大把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组成部分,通过多项举措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一是把教育培养的中心“后置”,在指导思想上,从以往重点抓入党前教育转到入党教育。二是总体控制党员发展比例, 要求基层党委上报每年发展计划不超15%(即当年的发展数占非党员总数不超过15%)。三是通过相对限定支部党员的数量, 明确支部党员数不超过30人,支部书记87%由学生担任,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2.构建党员发展巡导工作机制。上海师大自2004年起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干部组成学生党建巡视指导组,通过听取学院工作汇报、与学生党员座谈、检查审阅党建材料、参加组织生活等形式,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检查与指导,在保证学生党员质量、增强学生党员先进性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和指导作用。3.以规范和公开把好入党质量关。上海交大制定了《楼栋党支部工作条例》、《党员责任区实施办法》等制度,在党员发展中形成入党联系人制度、民主评议制度、面试答辩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规范性机制, 同时一批机关工委老同志15年来全程参与发展新党员的过程。南京大学为规范党员发展工作,将流程在博客网上公布,对谁来介绍发展对象、介绍什么内容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在党员考察中,关注同学的评价和听取导师的意见,最后由党支部和兼职组织员把关,认真预审,保证质量。
    (二)高度重视党校建设及其职能发挥,提高党员干部素养。7所高校均按两级党校、三级培训模式,不断完善覆盖全体学生的教育培训体系,使党校办成了名副其实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学校。1.教学组织周密。上海师大、南京师大、广西师大均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统一编写教材、统一集中备课、统一组织授课、统一考卷考试。上海师大就入党动机和标准开展问卷调查,经过梳理后集中备课,一并在党课中解答,提高了党课的针对性。在教学形式上,上海师大的网上党校把党课分为主修和副修两大部分,理论学习、工作磨练、道德修养三大模块和党史、党章、时政等八大课程,每门课程都有学分,主修加副修,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学生自主选课并制订“我的课表”,实现了上网选课、上网考试和考题的随机性。2.条件保障到位。上海师大党校专职干部有3名(不含兼党校副校长的部长)。南京师大为党校配备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教务长、教务员共4人,每年经费约30万元。此外,南京师范大学依靠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了理论宣读团,补充党校教师,学校负责资料费,学院发放课酬。为提高党课教材的针对性,各高校都重视开发校本教材。3.职能发挥充分。7所高校都充分利用人才与学科优势,依托党校长期开展党员干部培训。
    (三)围绕教学与科研抓党建,使党建成为中心工作的灵魂与核心。几所高校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中心保党建”的原则,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促进中心工作有机结合, 使党政工作做到目标同心、工作同步。1.创新党支部设置,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合理设置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前提。南京大学坚持将教师支部建在学科组、教研室和学术团队上, 本科生支部建在班级, 研究生支部建在专业,促进党建与教学科研的结合。在巩固已建成的纵向组织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该校还通过联合共建,积极加强党组织之间、党员之间的横向联系。上海交大推进在科研项目中组建临时党支部, 让一批有科研实力的教授和副教授担任党支部书记, 增强了党组织向心力。南京师大坚持本科生高年级党支部建在班上,研究生以实验室、课题组等为依托,有的还将博士生编入硕士生支部,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组织全覆盖体系。2.从高校实际和教师特点出发,增强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7所高校在教工党建上,重点是加强师德建设,增强组织活力。广西师大在“双培”工作试点中不断完善“三级联动”(校党委、学院党委和党支部联动)的组织领导机制、多维度互动的教育培养机制和理论实践相统一的长效机制,使“双高”党员教师的比例从2005年59.1%提高到2010年的63.8%。北京师大将党组织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增强了组织凝聚力,该校有教职工党员3000多人,占总人数的60%,大部分党员具有较强的政治导向力、学术研究力、教学传授力和人格感召力,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南京师大的教师中70%是党员,通过实施“师德工程”,将理想信念教育、党员意识教育和师德建设有机融为一体,构建了“党建理论专家群”,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形成了良好的师德。
    (四)着力搭建高校党建平台,活化党建工作载体。各高校按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有利于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等原则,创新党建载体,增强组织活力。1.党建以多种方式向生活园区覆盖。上海交大各党支部利用网络、报刊等阵地交流思想、表彰先进,把生活园区网站、园区的《家》报、楼栋宣传橱窗等建成广受学生喜爱的精神家园,该校开展的“树立一面旗帜、唱响一种声音、办好一件实事、奉献一片爱心、带好一帮同学”的“五个一”工程已使党建在生活园区生根开花。南京师大从2005年起在学生宿舍创建党员工作站,建立党员值班、党员接待日等制度,开设党员公示栏、生活服务栏、心理咨询室、党员回音壁,党员过双重组织生活。上海师大积极探索党建进学生生活区、进学生社团、进课程、进网络的“四进工程”。2.党建以项目形式推进向社会延伸。上海师大每年设定一个主题, 要求每个基层党委至少申报师生各一个支部建设项目,学校每年划拨10万元,每个项目给予1000元的资助。南京师大通过走近留守儿童、深入农民工子弟家庭等活动,将党建与社会需要、学生成才有机结合, 学生党建活动实现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被动型向自主型转变、由课堂型向实践型转变、由学校型向社会型转变,使党员在服务社会中增强党性、增长才干。3.依托数字化校园向网络拓展。上海师大、南京师大均将网络党建纳入数字化校园范畴,以项目的方式,与校外公司合作建设。
    (五)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不断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各高校多渠道有效激发党务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积极建设强有力的党务干部队伍。1.配备强大的干部队伍。7所高校均将党校归并组织部,有的还将机关党委专职干部也设在其中,组织部一般配到10人左右,从分工上看,负责党校的专职人员一般配备2-3人。调查表明,组织部的干部队伍越强大,其党建的成效越显著。2.强化业务培训。上海师大坚持轮训新上岗的支部书记,还专门编写《党支部工作须知》作为支部书记用书。南京大学每年举办两期支部书记班,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法规、工作方法、领导艺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了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3.落实相应待遇。给教工支部书记一定的待遇是各高校的普遍做法。北京师大规定, 教工党支部书记与同级行政负责人享受同等待遇, 也可兼任同级行政副职,每月发放400-500元补助。上海交大要求教职工党支部书记的津贴比照学院中层标准,相当于学院的系副主任、科研院所的副所长,在此基础上,每月还领300元补助。南京大学要求各学院给支部书记一定待遇,对兼任组织员,每人按每月300元发放,每年共发10个月,同时还要求各基层党委配套。4.拓宽发展空间。北京师大像关心教学科研骨干的成长那样关心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成长,落实政策待遇,在处级后备干部选拔中,优先考虑积极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的干部教师。在上海交大,党支部书记都是学术骨干,在学科上有发言权,一般列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
    (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基层活力和党员主体作用。7所学校都坚持开展评比活动,强化党员先锋意识,且各有特色。上海师大积极引导党员开展“师大先锋三行”活动,在此基础上,该校每年开展同学满意的好党员、优秀大学生党员和优秀支部书记评选,简称“学生党员三评”,收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成效。上海交大自2004年以来每年开展的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奖评比, 均经过现场展示和评委问答等环节。南京师大的“三评”活动(优秀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支部评比)坚持每年一次,优秀支部书记的评比要先在同学中演讲, 然后开答辩或座谈会,再进行测评。
    三、高校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党员教育培养的针对性不够强。在高知识群体、成高学生、劳动用工等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缓慢;党员发展重在数量、轻于质量,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坚持得不好,少数学生入党前后表现不一样,理想信念不牢;由于(辅导员)支部书记队伍稳定性不高,党建经验不足,加之缺乏一批有理论、有党务经验的骨干,导致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难以提高。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不够。基层组织不能紧密结合中心任务展开工作,党建“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推进不平衡;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深入, 在党员中开展民主评议不多; 对入党后的党员,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管理软弱,使个别党员懈怠;党组织活动呆板,甚至片面地把党的组织活动作为“劳逸结合”的娱乐活动;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单调,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体系不完善;基层组织间的互助共建、交流沟通不够。
    (三)基层党建条件保障不够有力。基层党建专职人员(组织员、支部书记、入党联系人等)不足或不强,且缺乏规范的业务培训;党组织活动常受到经费等限制,组织活动的载体、形式需要进一步创新,活动的内容、次数和成效都有提升的空间。
    四、高校党建的启示和建议
    (一)努力在“理”字上下功夫,更新党建观念和工作思路。更新理念是新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的先导。高校党建要与时俱进,就必须深入把握其工作内涵与基本规律,以党和社会的根本要求为出发点,站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科学谋划。尤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以师生员工的生存与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师生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丰富与改善为己任, 不断为师生谋福祉。
    (二)努力在“选”字上下功夫,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党建工作要形成“抓书记、书记抓”的格局, 需要形成以高素质为核心的带头人选用导向。尤其是教职工党支部书记,要结合支部的不同特点,将德才兼备,能带领群众、带头服务、带动业务的骨干分子选为带头人, 注意将优秀高级知识分子党员、优秀中青年政工干部、优秀辅导员、后备干部等选拔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从长远看,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应走专业化与兼职化相结合的道路,通过专业正规训练和脱产进修方式, 培养专业化队伍,同时创造条件吸引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加入,逐步造就一批高学历、高水平的党建专家。
    (三)努力在“育”字上下功夫,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注重质量,提高素质,“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历来是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原则。新形势下, 更要抓住“育人”这个根本,始终坚持把质量放在首位,通过完善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强化党校的育人功能,严格考核审查和注重实践锻炼, 着力于教职员工的率先垂范与学生成才的内驱力建设, 在党员发展计划上严格把关,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四)努力在“活”字上下功夫,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搭建平台、活化载体是创新党组织的重要举措,也是将党建工作做实、做深,形成特色的有效办法。为此,需要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加强业务指导,经常沟通交流,加强舆论引导,以激活工作链条,及时解决问题,抓好党建研究等,使党建工作体系更加顺畅和富有活力。
    (五)努力在“实”字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高校应积极探索建立党内关怀机制,落实党务工作者的相应待遇, 解决党员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党员的主体归属感;以党校为依托,把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畴,有计划地进行全员轮训,使他们从素质上增强带头的底气、从能力上掌握带头的方法,增强他们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高校实际,夯实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加强民主决策,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激发基层组织的创新力。
 
网站简介——联系我们——网站导航——官方微博——旧版回顾 ——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Copyright@201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