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学术信息>文学 > 正文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今颁发 "争议诗人"周啸天将领奖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9-23

 9月23日晚,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颁奖仪式将在北京现代文学馆举行,川大教授、“争议诗人”周啸天等获奖者将领奖。就在不久前,“鲁奖”曾接连陷入“跑奖”、“评委徇私”的疑云,并因此饱受“精英文化”、“评审机制欠妥”的议论。事实上,鲁迅文学奖自建立以来,亦曾遴选、推荐不少优秀作家作品,包括为读者喜爱、熟知的作家史铁生、阎连科等人均曾获奖。而此次奖项的顺利颁发能否为诸多争论画上句号,或仍有待思考。

  针对仍然存在的一些疑问,9月24日(周三)上午10点,周啸天将作客中新网视频访谈节目,为观众披露获奖始末,并就网友关心的“跑奖”、与著名作家王蒙的交流等问题作出回答。

  曾推选优秀文学作品 第六届评奖结果现三大争议事件

  据公开资料显示,“鲁迅文学奖”建立于1986年,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与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各单项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4年评选一次鲁迅文学奖大奖。鲁迅文学奖曾评选出不少优秀作品,如第一届获奖名单曾有著名作家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池莉的《镇长之死》等佳作。

  而第六届“鲁奖”获奖名单在公布之初便在获奖作品质量、评选机制等方面招致不少争议。首先是川籍诗人周啸天获奖诗作被网友直指为“打油诗”,并认为鲁奖评选中队诗歌质量的评价标准存在问题。

  与此相比,作家阿来历时8年完成的非虚构类作品《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评选遭遇0票更加令人大跌眼镜,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直指该结果“荒诞离奇”。伴随获奖名单的进一步流传,“鲁奖”争议再次发酵。8月14日,作家梁衡发声,称自己的文集《洗尘》中的一篇文章涉及“文革”敏感问题,评委们被“打招呼”,差点也遭遇零票。他对记者表示,暂时不再接受采访:“不想再把事情弄大,还是将注意力引到作品研究上去好。

  针对此事,记者采访了而同在鲁奖“散文杂文”一组中的获奖作家周晓枫。她告诉记者,自己对评选过程一无所知,更未向评委打过招呼。记者还试图联系作协副主席何建明、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但截至发稿,未能获得回应。

  未来或可探索建立良好平台? 增强公信力

  今年并非“鲁奖”首次引发争议。早在2007年,作家铁凝等数位鲁奖评委成为鲁迅文学奖最终获奖者,受到网友指摘;2010年,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以“羊羔体”获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引发争议不断。这些年不断发生的争论让“鲁奖”的公信力因此饱受质疑。为了使“鲁奖”评选更加公开透明,今年鲁迅文学奖首次实行评委实名投票,并将投票结果首次对外公布。

  对此,湖南作协副主席、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欧阳友权认为,“鲁奖”说到底还是以专家评价标准为主的“精英评审”,难以让每一个人特别是普通大众满意。

  “随着传媒日益发达,可以经过一步步改革,探索建立一个好的平台或操作机制,让读者的表达渠道更加畅通。”欧阳友权说。

  方方则从文学可读性的方面对文学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她眼中,只要评选的结果大家认为不错,机制上公开或不公开都沒关系。拿出来的作品让人信服就可以了,“文学奖的价值所在就是让更多的人读到好的作品。”

  法国作家、龚古尔文学奖评委皮埃尔·阿苏里也在谈到文学奖评选问题时表示:“现在我们(龚古尔文学奖)的评奖已经非常独立,不受各种因素尤其是商业因素的干扰。而文学大奖的公信力,正是靠获奖文学作品的品质和口碑树立起来的。”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