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
高等院校战略规划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 正文
专家解读:别只看“收费”,奖学金盘子也大了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2-19

明年起研究生入学都得交学费,专家解读新政策

别只看“收费”,奖学金盘子也大了

  过去每届研究生,无论个人努力与否,公费与自费不会改变,学校奖助学金资助额也较小,拉不开差距。

  改革后,学生学习情况与其奖助学金额度紧密相关,由此营造公平竞争机会,激励研究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多出成果。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顾云深

  近日国家颁布研究生收费政策引发关注。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这对即将入学的学子意味着什么?此举目的何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顾云深说:“此次颁布的政策共有三条,是国家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一整套‘动作’,单挑出‘收费’并不合适。”改变资助方式,使优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激励,而学业欠佳者则需承担一定的 “成本风险”。

  顾云深指出,此次颁布的政策中提到:“中央财政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安排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并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这一条已逐步实施,仅去年生均培养经费已增加一倍以上。

  同时,此次颁布政策明确,“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1万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在这一领域,本市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师大等高校2007年起已有初步试点,加大对优秀学生资助力度,一改过去“撒胡椒面”资助方式。顾云深举例说,过去每届研究生,是公费还是自费,一般由其入学考试成绩、所报学科等因素决定。进校后,无论个人努力与否,公费与自费不会改变,学校奖助学金资助额也较小,拉不开差距。改革后,学校将把国家拨款、从各方面争取到的经费,甚至研究生所缴学费等,纳入研究生奖助学金基金中。学生学习情况与其奖助学金额度紧密相关,由此营造公平竞争机会,激励研究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多出成果。

  顾云深算了一笔账:目前情况下培养计划内学术类硕士不收学费,在国家奖助学金等体系内,一般情况下学生每年可“结余”多达过万元、少则四五千元。未来若收学费,在更大的奖助学金“盘子”里,这份“结余”尚不会受到太大冲击。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