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
高等院校战略规划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 正文
天津大学以服务社会为己任 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5-10

     天津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科技和人才优势,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引育并举”,构筑人才高地。一是请创新人才进来,服务发展。狠抓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自2003年以来,新增院士6名,新增“973”首席科学家10人。二是送专门人才出去,破解难题。通过“订单式”培养,近三年来为天津市及滨海新区培养工程硕士等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名,MBA等各类高级管理人才1700余名。全面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选派百余名博士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三是联合培养人才,扎根天津。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在天津市及滨海新区200余家企业设立了学生实习、创业基地。近五年来,有13000余名毕业生留在天津工作,达就业学生总数的40%以上。前不久,张德江同志来天津调研视察的企业中有三家企业由天大校友创办。

  发挥学科和科研优势,建设创新高地。一是与区县开展战略合作。武清前沿技术研究院将于2013年7月入驻,入驻项目均为国家863重大产业化项目。二是重大项目服务天津。为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空客A320、智能电网建设、中心商务区规划和中新生态城建设等30余项滨海新区大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如,“城市轻轨与高架桥梁抗震与减震控制技术”在天津轻轨工程、市中心城区快速路工程等重点工程中得到直接应用。全国90%以上的智能电网都应用了天大的技术。三是对接区域产业需求。系统构建化工材料创新平台、航空航天创新平台等“八大交叉学科创新平台”,与滨海新区“八大支柱产业”对接,为滨海新区更好地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主动深度融入,打造服务平台。一是为滨海新区量身打造“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围绕国家和滨海新区化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与企业建立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形成聚集效应。二是为“科技南开”量身打造“1895天大建筑创意大厦”。将其定位为“科技南开的桥头堡,创意产业的孵化器”,推动建筑创意设计产业集群发展。建筑设计院完成了天津市多项重大规划,如天津市滨海新区响螺湾CBD城市设计、天津市大学生体育中心等。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