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
高等院校战略规划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 正文
北京高校生每学年将补伙食费 按每人150元标准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9-22

    高涨的物价让学校食堂也面临压力。北京市财政局日前消息称,北京设立高校学生食堂价格平抑资金,将按照每生每学年150元的标准及实际在校学生数确定补助预算资金。

  来自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表示,从吃饭来看,学校的食堂算得上价廉物美。“比如自己一顿饭,一般七八块就够了,包括诸如一个窝头、两个素菜。”他表示,学校米饭0.25元一两,一份素菜两三元,号称“清华名菜”的肉菜,一份约六七块钱。这样的价格和饭店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与之同时,菜市场的菜价也一直不低。今年的CPI数据显示,尽管CPI涨幅不是很高,但食品价格则是一路飙升,成为影响CPI上涨最重要的因素。

  市财政部门表示,为了给广大高校在校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广大学生多样化需求,根据价格上涨和学生食堂原材料,以及用工成本上涨导致的食堂成本亏损情况,2013年,北京设立高校学生食堂价格平抑资金,解决学生食堂基本伙食成本亏损问题。

  据介绍,平抑资金由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经费组成,其中市财政教育经费按照每生每学年150元的标准及在校实际学生人数确定预算资金。平抑资金主要用于食堂“基本伙食”大宗原材料,包括米、面、油、肉、蛋、菜等的采购和食堂人工成本等内容。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