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北京大学举办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秉承北京大学“五四”理论研讨会的风格,邀请了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全国部分高校的理论专家、知名学者和北大师生代表等200余人,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蒋朗朗主持。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在致辞中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大及学校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相关情况。他指出,总书记所强调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个相当深刻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他还结合高校办学实际提出,高等教育应坚守并践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把培育和传递科学进步的价值观作为核心工作,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他强调,教师应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传递高尚的价值观,思想理论课应发挥传播核心价值观主阵地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须承担传承大学精神和培养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使命。他最后指出,大学的管理者和教师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与引领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科研实践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孙业礼,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夏潮,《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主任杜飞进,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蓉生,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商志晓,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熙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等校内外嘉宾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理论内涵、内在逻辑、践行原则,及在全社会特别是高校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着力点。大家认为只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研讨会最后,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鸿君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理论研讨会的学术成果,认为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角度新颖、内容丰富、观点独到,是一次高水平的思想盛宴。他希望学者们继续潜心研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不同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价值观等理论问题上继续思考、深入研究、不断凝炼,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际相结合,形成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
据悉,本次理论研讨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之后举办的第一个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问题的专题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