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
高等院校战略规划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 正文
中国越来越多高校开放校园资源与社会共享 获赞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8-22

  35岁的董杰家住安徽合肥工业大学老校区附近,他和一群同龄人虽然已经大学毕业多年,却时常去合肥工业大学的校园里看书、打球,感受宁静的校园氛围。但因为没有在校生的“校园卡”,董杰和伙伴们只能看着学校图书馆“眼馋”:“如果可以借书看那就更幸福了。”

  他们的愿望在新学期开学之后即将实现。安徽省教育厅刚刚下发《关于推进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资源有序开放的意见》,要求全省各高等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教育、文化、科研、体育等资源,最大限度向社区居民开放。

  在这一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的图书馆、教学和科研实验室、体育场馆、实习实训中心、标本馆、博物馆、展览馆、工程中心、重点研究基地、体验中心、认知中心和网络课程、信息资源等都应纳入开放范围。

  在此之前,中国各地高校都曾经尝试过以不同的方式和内容提供一些校园资源向社会开放:北京、武汉等城市曾经成立“首都图书馆联盟”,试图实现高校图书馆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复旦大学曾经推出“网络公开课”试图让公众跨越高校“围墙”共享课堂;而南京曾尝试有条件地开放高校部分实验室。

  然而这种“共享”大多停留在个体的尝试上,像安徽省这样由教育部门统一要求高校系统性地与社会共享校园资源则是前所未有。这种开放受到了社会大众的热烈欢迎,有专家认为,中国民众目前在文化、健身与科技等方面有强烈需求,但现有资源却难以满足。

  据中国体育场馆普查结果,全国有三分之二的体育设施建在学校,而出于环境、安全以及成本等因素考虑,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都不对社会开放。

  “安徽省100多所高等院校中,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只有20余所,而且只是阅览,不提供外借,室内体育馆较少对外开放,实验室只在有特殊需求时向中小学生预约开放。”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有关负责人陈先年介绍。

  “如果能够让中小学生更多地感受和体验高校氛围,享受高校资源,作为家长觉得对孩子的求知也是一种激励。”家住河南省焦作市河南理工大学附近的居民陈欣欣说。

  在网络上,不少网民在对高校开放校园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做法表示赞许的同时,也提出社会应当配合高校,文明有序地使用高校资源,尽量不影响在校师生的需求。

  “高校给予大家无私的分享,我相信每个渴望在高校受益的人也都会好好地配合,做一个有素质的人,才能良性互动起来。”董杰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