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
高等院校战略规划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高等院校战略规划  > 正文
面临入川"抢"生源 四川本土高校EMBA迫在转型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9-17

  日前,中央禁令催生EMBA干部退学潮,各大知名商学院已开始挖掘新渠道,西部民营企业家成了商学院眼中的“香饽饽”。而四川本土高校的EMBA招生却因此受到冲击,并试图在新形势下转型。

  “今年EMBA的招生情况有一定变化,最主要的还是面临各知名商学院来川‘抢’生源,竞争比以前更大。”电子科技大学EMBA项目主任助理刘晓斌表示,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家不受政策影响,成为了商学院们青睐的“香饽饽”,这给四川本土高校的招生带来很大压力。

  针对中组部发文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各大EMBA班,尤其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知名的EMBA班,已开始出现领导干部退学潮。在今年的招生季,长江商学院、中欧国际商学院等全国性商学院都先后来蓉举办宣讲会,抢占来自四川的生源。

  刘晓斌认为,政府、国企收紧了高管、领导公费学习的经费,EMBA面临招生压力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情况。“今年,我们的国企高管生源也在下降,这同时也波及了一些就读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家,这是不可避免的。”

  过去,高官学员曾是EMBA招生噱头,一些高校还将“汇聚政界商界优质资源”列在自己的办学优势之内。以前不少人选择读EMBA,正是看中这个圈子里的人脉关系。“混圈子”、“搭官员”是EMBA学员花高价读书的普遍目的。

  “在新的大趋势下,这对于高校教育也未尝不是一种改革。”刘晓斌说,让教育真正归回教授知识的本位,而不是打造人脉圈子。要通过转变教学体系和生源对象进行转型。“未来生源更多可能集中服务本土的民营企业家。”

  转型,对四川各大高校EMBA而言都是不能回避的话题。面临国内知名商学院放低入学门槛,来川“抢”生源的竞争,各高校都在根据本校特色重新设计课程,迎合新的生源需求。

  刘晓斌告诉记者,电子科技大学EMBA搭上了IT业的发展浪潮,把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商业化运营等内容纳入教学,并为跨行业资源整合提供了机会。

  “不能再搞通识教育,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课程改革。”西南交大EMBA的王老师就表示,将结合该校铁路行业背景,开发民营企业市场。

  其他四川EMBA高校也在加紧“转型”,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把国企改革、互联网金融等紧贴社会热点的课程纳入教学。除了改革课程,一些高校也选择主动出击招揽“生源”。

  “我们的竞争对手将不仅是川内的商学院。”西南财大EMBA赵老师就曾表示,西南财大EMBA的计划更明确,今年将首次走出四川,计划在北京、重庆、贵州、广州、云南开班。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