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
高等院校战略规划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 正文
河南大学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9-29

 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建于1936年的南大门上柳体金字书写的校训赫然醒目——“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从战火纷飞的革命时期到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出入此门的河大师生,时刻将之铭记于心。

  1912年9月,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河南贡院的旧址上应运而生。首任校长林伯襄将“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作为办学宗旨。1922年,时任河南省督军的冯玉祥主张在河南创办大学。当年11月,在预校的基础上,中州大学成立,后易名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河南省立河南大学,于1930年9月改名为河南大学。

  从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到如今的河南大学,历届校长都特别重视对学生爱国意识的培养。如查良钊校长在校内树碑,置济南惨案弹壳于其上,并在碑上刻警语,勉励全校师生奋发图强,勿忘国耻。张仲鲁校长明确提出,要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广高等教育”为办学宗旨和理念。正因如此,河大师生在潜心研究学问的同时,始终心系国运,从未停止过追求光明和真理的脚步。

  1935年6月,刘季洪出任校长。他从《礼记·大学》中选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句,形成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1936年10月,河南大学南大门落成,校训被镌刻于内侧门楣之上。

  所谓“明德”,就是弘扬与培养崇高的道德,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培养优良的品德。所谓“新民”,就是培养正确而富于创新的思维能力,用自己所学启发民智,担当社会责任。所谓“止于至善”,宋代大儒朱熹在《大学章句》中阐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意思是要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达到尽善尽美的最高境界。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不仅是河大人文精神的体现,而且成为河大办学的终极追求。由于日寇入侵河南,河大师生被迫离校,辗转多地,在潭头小镇栖身5年。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河大人都坚持办学,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校训,成为文明和科学的倡导者、实践者与播种者。1942年3月,河南大学由省立升格为国立。1944年,河南大学被评为全国国立大学第六名,在中国抗战时期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值得自豪的一页。

  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秉承“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河南大学虽历经坎坷,但孕育出一大批高校,分离出许多系科专业,成为中南6省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母体之一。2012年9月,在河南大学建校百年庆典上,教授王立群说:“‘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随着时间的淘洗而历久弥新,成为几代人一贯的、不变的坚守。”来自台湾的93岁校友管守严说:“河大人要牢记校训,再努力,再进步,让河南大学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精进,为国家培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是有民族气派的大学校训,也是融进河南大学精神底色的不懈追求。“至善”岂有终极日,征途正未有穷时。河南大学,唯有不止。(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张召鹏 )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