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
高等院校战略规划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 正文
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服务纪实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0-8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服务纪实

  5000多名志愿者,500多处志愿服务基地,累计志愿服务超过40万小时。这就是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的青年们交出的答卷。

  今天的成绩,来源于20年来不断探索志愿服务的积累。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3年,当时的白求恩医科大学为响应团中央倡导青年志愿服务的号召,成立了白求恩志愿者协会。1994年7月,白求恩志愿者协会组织了第一批志愿者,到双阳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从此开启了20年志愿服务的大幕。

  白求恩医科大学与吉林大学合并之后,学校重新整合了白求恩医学部各学院的志愿服务组织,开始广泛开展以“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为名的相关志愿服务活动,为青年医务人员与白求恩学子实现“救死扶伤、服务社会”的青春理想搭建了舞台。

  白求恩志愿者们始终把白求恩当作榜样,在奉献中锻炼能力、砥砺精神、树立信仰。多年来,志愿者们一直坚持到白求恩牺牲的地方——河北省唐县牛眼沟村开展支医、支农、支教活动。志愿者们有时会去给当地的村民送医、送药,有时会去帮村民们干农活,有时还会到学校为孩子们开设医疗卫生知识科普讲座。

  志愿者们倾尽所能,为当地百姓服务,村民们也敞开胸怀接纳这些青年学子。村民们不仅向志愿者讲述了他们眼中的白求恩,还带领志愿者一起去为白求恩扫墓。“这真是意义非凡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们不仅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还对白求恩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们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志愿者的行动就是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1998年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肆虐、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以及2013年雅安地震的救灾队伍中,都活跃着白求恩志愿者的身影。面对灾难,他们挺身而出,与灾区同胞共渡难关。

  邬巍已经是一名老资格的白求恩志愿者了。2008年汶川地震,他就曾作为志愿者到灾区参加救援活动。“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山路难行、余震不断。”邬巍告诉记者,在灾区,白求恩志愿者们要向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医疗救助,同时还要肩负起寻访受灾群众的任务。

  “那时候每天都要走很崎岖的山路,进入一个个小山村中查看当地村民的受灾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邬巍说:“虽然那段日子过得很艰苦,但是回想起来,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一段经历,让我了解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坚定了我继续坚持志愿服务的信念。”

  “您需要先去挂号。”“做检查请往右手边走。”在吉大一院和吉大二院的门诊部,穿梭着一群身穿蓝色和红色马甲的年轻人。他们是来自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大家都称他们为“蓝马甲”、“红马甲”。“没有课的时候,我们就会到医院来进行志愿服务,帮助患者更加快速便捷地就医。”一位身着蓝马甲的志愿者说。

  在做好传统医疗志愿服务的同时,白求恩志愿者们还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和吉大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蓝马甲”和“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就是其中之一。志愿者们统一身着蓝色或红色的马甲,面带笑容,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种问题,为患者提供热情的帮助。他们还经常走进病房,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心理疏导。

  “蓝马甲”和“红马甲”的志愿服务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他们的义举,在医院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注入了温情和感动。医院的医务人员都说,有了“蓝马甲”和“红马甲”的帮忙,工作轻松了许多。

  宁养志愿服务,是白求恩志愿者协会开创的另一项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面向贫困癌症病人开展临终关怀。由志愿者们组成的白求恩宁养志愿服务队,从2008年至今,已经帮助过1.2万多名贫困癌症患者。

  “这项志愿服务始终伴随着希望与痛苦。”参加宁养志愿服务已有4年时间的志愿者倪楠同学告诉记者,在癌症患者面前,志愿者们能做的很少,他们满怀希望的去努力,得到的结果却往往是苦涩的。“我们做这项工作,就是希望用我们的爱去温暖一颗颗绝望的心。”

  志愿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区域重大疫情防治、乡村医疗救护指导、网络电视医护知识宣传等活动中,也可以找到白求恩志愿者的身影。白求恩志愿者协会会长孔维健同学说:“我们会在今后的志愿服务中继续努力,传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为社会增添更多正能量,让自己的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