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相关网站链接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学生素质技能竞赛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正文
高技能人才匮乏成城市转型阻碍 人才培养模式需改革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3-12

        据有关媒体报道,高技能人才匮乏,成为城市创新转型的阻碍。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此次提交提案建议,必须加快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步伐,建议联手企业构建本硕连读模式。

  “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创新思维训练不足、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钱锋委员指出,我国的工程教育主要以课堂教育和知识传授为主,教学与科研脱节,实践教学基地缺乏,很难满足建设产学研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要求。

  目前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主要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阶段。本科生学制为四年,硕士研究生为两年半或三年。钱锋委员指出,本科生培养方案与研究生培养方案各成体系,缺乏交流与互动,难以彻底改变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弱和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现状。

  对此,钱锋委员建议,改革目前教学体系,实行6年学制的3+1+2的培养模式,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学前3年,按照本硕连读的培养计划完成基础课程,从入学伊始就建立学生的工程观念,明确职业定位,并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进行主修专业的选择;第二阶段,大学4年级通过参与课题研究、选择课题指导教师和进行本科毕业设计实现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自然衔接,培养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第三阶段,获得研究生学籍之后的主要任务既要了解专业领域发展动态,又要通过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使学生由课堂走向社会,更好地促进工程人才培养。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