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相关网站链接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学生素质技能竞赛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 正文
让大学生乐于到基层就业
来源: 作者:缪迅 时间:2013-5-22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目前北京、上海等统计的就业签约率仅为三成,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被认为比往年更加严峻,甚至被称为“史上就业最难年”。毕业生供给总量增加、经济增速下降、结构性矛盾突出被认为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三重压力。

    然而,就在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困境时,诸如社区、民营企业等很多处于基层的单位对大学生的吸收能力和欢迎程度却依然有增无减。以医学专业毕业生为例,眼下,上海很多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对医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是非常需要的;服务于上海市民家庭的“全科医生”的需求量,更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还有为数众多的民企和新兴产业对学有专长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张开了欢迎的怀抱。还有,上海的幼儿园等学龄前教育机构也面临师资短缺的困难,很需要输入数以千计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成为幼儿教师的新生力量。

       面对所谓的“史上最难就业年”,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必一味的抱怨自己运气不佳,也无须一个劲儿地非要捧上个“体制内”的铁饭碗不可。须知,从大处而言,自己追求理想和事业的航程才刚刚起航,未来的发展空间实在是很大很宽广的;第一次择业也只是“小试牛刀”或体验职场的酸甜苦辣而已;从谋求个人的上升空间、谋求个人的生活幸福指数逐年提高而言,谁能说,基层的岗位就干不出个名堂来,就缺少让人生“出彩”和“闪光”的机会?大量的事例很有说服力地证明,即便职业的第一站是最基层的岗位,只要有决心,有恒心,有毅力,肯吃苦,肯钻研,可以断定,假以时日,在基层岗位上工作的大学生,也完全能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来。

     当然, 那么,政府相关部门也要为乐意到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当好“保驾护航”的角色。比如,要推出有效的制度保障,让基层单位或民企的劳动合同签订不再有随意性,在基层单位或民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各项社会保障得以落地和有效执行。

  这些年来,对于下基层、到民企就业,大学毕业生们都有些感叹:想说爱你不容易!因此,当下,在希望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理应正视大学生的实际难处,为他们面向基层或民企就业扫清障碍、理顺通道。    除了拓展基层的就业空间外,更重要的,还是要逐步完善“体制内”的选人用人制度,打通选人用人的通道,各类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快完善。只有这样,大学生下基层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并且对自己的未来信心满满。(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副研究员,邮编:200083,电话:13818282630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