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相关网站链接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学生素质技能竞赛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正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探索“三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12-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探索“三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精品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对于高校来说,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办出风格。在发展过程中,是追求大而全,不断扩充学科方向和专业设置,还是追求小而精,凭借精准的定位培养专而精的高水平人才,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定位与选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实践中选择了后者,并探索出“三位一体”的精品人才培养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编  者

  中国,北京。有这样一所特殊的大学。

  说其特殊,是因为这所大学地处北京的三环与四环之间,寸土寸金之地,学校不大,占地仅500余亩,可谓精致,甚至袖珍。但就是在这样一块小巧的土地上,竟然有着极高的“产出率”,产品就是人才,作为精品的人才。

  连续多年,这里始终保持着高达98%、99%左右的就业率。包括学生就业满意率、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满意率、学生毕业薪水在内的三大指标,均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位置。

  这块神奇的土地,就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个集精英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通用人才“三位一体”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将每一位学生都打造成“精品”的高等学府。

  “苗长得快,离不开厚实的土壤”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于1951年,成立之初就是为中国培养外向型经济的特别人才而专门成立的一所高校。60多年来,为祖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一共毕业了近17万校友,绝大部分活跃在世界经济贸易金融的学术舞台和经贸实务领域。有着如此历史的学校,在新时期应该确定怎样的发展定位?经过反复考量,学校的领航者确定了以国际化为特色,培养精品人才的发展方向。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力求达到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创新能力。第二,适应市场的变化,围绕市场的需求和特色培养国际经贸的精英人才。第三,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动手能力强、能够在世界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强调。

  “苗儿长得快,离不开厚实的土壤”。为了实现这三方面的要求,学校在学生低年级开展广博的通识教育,旨在为学生以后的“蹿个儿”提供充分的营养、打下厚实的基础。

  于是,我们看到,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校开设了西方音乐史、中国民乐欣赏、雕塑欣赏和实践、书法欣赏和实践等一系列通识教育课程,而且聘请知名教授或艺术家,从文明和文化的层面为学生进行分析阐释,从艺术实践的体会中将知识讲深、讲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曾经有国外大学的校长对于外经贸大学让学生画画感到不解,直到有老师向其解释,“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习绘画能够让学生有布局感和色彩感,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这对于未来外贸和金融行业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在这些课程中,学生也能体会做人、做事的艺术,有关和谐、有关全局观、有关轻重缓急和浓淡相宜。”那位校长才恍然大悟,频频点头。

  通过这样的通识培养,外经贸的学生往往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如沟通表达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与创新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计划与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为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王玲强调,“通识课程是旨在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能够站上国际舞台的更优秀更综合的高水平人才。”

  高就业率源于高水平的“顶层设计”

  学校发展离不开统筹规划,人才培养更需要加强“顶层设计”。

  2009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创新开设三语实验班,创建“经贸+汉语+英语+小语种(法语、西班牙语、日语3种语言中的一种)”的培养模式,从大一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培养专业扎实、英语优秀、精通一门小语种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2013年,首届三语实验班学生毕业,46名学生全部实现高质量就业,三语培养实验班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开创了新的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根据市场需求推出的人才培养的新的设计方案。为了完成集精英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通用人才“三位一体”的多元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加强了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双语课程和全英文课程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校常年开设50余门双语课程,同时,学生们在“外语+经贸”的培养模式下学习,不仅是单纯地学习一门外语,更在语言与文化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专业能力与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学校的另一大特色。近年来,学校开设了商务英语、国际税务、投资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外包方向)和(国际商务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方向)等专业和专业方向,增加了CFA特许金融分析师、FRM全球风险管理特色班等新的培养方向和模式。2011年还推出一批新的专业方向和培养模式,如英语(财经新闻方向)、国际政治(公共外交方向)等。

  为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还为学生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辅修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还实行弹性学制,本科生可以跨年度、跨学院、跨专业自主选课、选教师、选时段、选进程。

  就这样,在这样一个自由、多元的环境中,学生极尽所能地汲取营养,快速成长。

  把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相当大一部分都工作在国际舞台,会代表祖国同其他国家外交与经贸领域的人士同台竞技或者相互合作。因此,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除了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面、外向的性格、高水平的专业素养之外,还格外需要具备深厚的德行与强烈的爱国情怀。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道德统领人的知识、才能和业绩,越是有才华的人越是需要有更高的道德水准。有才华同时又有道德的人,才可能成为这个社会的精英。责任是人才所具有的第一品德,是人才的各种品德的纲。王玲书记强调,“这一代年轻人要在全球化的大框架下来培养,要让他们从中国的崛起,而不是找份工作谋生的视野来理解自身担负的使命。因此,大学不仅要向青年人传授学科知识,同时还应当把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培养融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之中。”

  为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本科生阶段设计了“大学生素质养成行动框架”,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了思想引领、通识教育、国际培养、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实践育人、学术科研、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等十大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采取导师负责制,要求导师必须在对研究生指导的过程中,加强对其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强化。

  此外,学校围绕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设立社会调研课题,例如目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失地农民、留守儿童等等,鼓励研究生组成团队申报,学校每年拿出一大笔经费作为支持,并通过专家评议、汇报答辩等形式进行考察。

  “在我国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并强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今天,大学教育必须回归并定位于培养‘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在不久的将来,今天的年轻人会站在更大的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讲,更需要强调对‘人’的培养,而非单单是‘才’的培养。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的是有梦想情怀且敢于担当的德才之人。”王玲强调。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