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相关网站链接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学生素质技能竞赛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 正文
LCCI:"更难"就业季还需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24

  2013年12月17日,培生LCCI职业资格认证联合成都五家国际一流酒店连锁集团和7所高校,举办了LCCI客户服务职业精英大赛。此次大赛共有一万多名学生参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经过海选、初赛、复赛等多个环节,诞生出13支决赛队伍。

  据统计,201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将迎来“史上更难就业季”。面临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成都的这几所高校为何不直接邀请企业举办招聘会,而是举办如此大规模的“精英大赛”?“就是创造一个让学生和企业雇主、用人单位能够面对面接触了解的机会。一方面使企业全方位了解LCCI学生整体就业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现在的用人单位对就业技能和素质的需求,明确自己就业努力的方向。”培生国际证书资格大中华区总监高建军这样说。

  LCCI即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Londo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的缩写,具有百年历史,所颁发的证书和文凭是国际性的职业证书,在许多国家受到普遍承认,隶属于全球最大的教育服务集团之一——培生集团。多年来,LCCI致力于从认识到能力上全面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软实力。

  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很多毕业生的愿望和社会需求错位导致的。很多大学生找工作,不看自己的实力和需求,盲目地追求所谓“好”单位,结果又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这种情况造成有的市场人才严重饱和,而有的市场急需人才。其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仍然十分强烈,很多企业喊“渴”。LCCI通过课程培训和实践,帮助学生把专业特长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对照衡量后再去择业。

  其次,明确就业目标,做好前期职业规划。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靠运气。目标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

  很多人和书都强调大学生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但是很多大学生都不能清晰地给自己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所以有必要在高校中真正开展针对学生职业人生规划设计的课程。帮助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事业,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位置。LCCI在与各大院校合作过程中严格的执行这一理念。”高建军总监说道:“因为一个人只是社会的一个个体,是有局限性的。只有找准了适合自己的事业和位置,才能有所成就。”

  再其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需要基于职业路径进行建构与培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不单单是需要求职者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更多的是看中求职者的综合素质。正如此次“精英大赛”中,培生LCCI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某五星级酒店合作伙伴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第一是服务意识;第二是中英文沟通能力;第三是团队合作的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学习成绩、英语四六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党员身份、团队精神、耐挫能力等,都对就业概率和就业质量有明显影响。这就需要多维度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单单是专业技能的培养。

  此外,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率。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

  大多数毕业生实践经验较少,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担。有些大学生认为多学一门技能会增加自己的求职分量。高建军总监在成都高校LCCI客户服务管理精英大赛上提出,“参加这些培训固然没有坏处,但没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技能培训,对企业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把知识和才能物化为真正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人才。”

  最后,为学生就业提供培训。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却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在大学阶段投入十分的精力,读大学同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我国的很多学生考大学时非常努力,上了大学后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了书本上,缺少必要的能力培养和技术的培训,从校门到办公室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路要由专业化的公司为大学生设立不同职业的能力模型。培生LCCI国际职业课程和证书,在开发过程中即充分征求企业和行业协会需求,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大学青睐,作为大学现有课程的补充,被引入到大学当中。

  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大学生,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走路”,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提高自己的软实力,同时社会和学校也要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指导。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