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办学理念文化
质量发展特色
重大改革举措
优秀师生校友
网员单位名录
网员动态要闻
申请加入网员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质量发展特色  > 正文
四川农业大学:多元激励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1-10

多元激励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四川农大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纪实

  按照传统成长路径,高校青年教师需要经过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层级并有一定年限规定,而四川农大打破了这一晋升模式。学校引进的优秀博士,一进校就享受副教授的相关待遇。

  5人入选四川省“百人计划”,其中“70后”3人;50岁以下高级职称人员651人,占全校高级职称人数的78.6%;“80后”教授8人,其中最年轻的教授时年30岁;四川唯一入选“973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的领衔人今年仅34岁……

  这是记者日前从四川农业大学了解到的一组数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有一大批30岁左右的优秀青年学者正在快速成长。”校长郑有良在全校教师大会上的话为这组数据进行了注解。

  是什么让该校青年教师成长迅猛、脱颖而出?激励、爱护青年教师,四川农大有何秘诀?

  评优晋职重能力不看资历

  这两年,四川农大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猪研究室主任李明洲成为学校的名人。2012年5月,他的一篇论文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子刊《自然-通讯》上发表,引发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他因此被破格擢升为学校二级岗教授。一年后,他的另一篇学术论文又刊发在《自然-遗传》上。

  谁能想到,连续获得国际顶尖学术杂志青睐的李明洲今年才32岁。“李明洲这么年轻就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除了跟他自身努力有关外,还与学校对青年教师搞科研的激励机制分不开。”郑有良说,在评职晋级上,学校一向重能力和成果本身,而不是论资排辈。

  以学术水平论英雄,这在四川农大已形成一种浓厚的氛围。2012年,学校进一步修订教师破格晋职的条件,让更多年轻人快速成长。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卢艳丽便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卢艳丽毕业后加入学校玉米所研究团队,30岁那年评上教授。“我在川农大是幸运的、幸福的。”卢艳丽感慨道。

  四川农大不仅优待本土优秀科研工作者,对国内外的优秀人才也求贤若渴,开出丰厚条件引凤筑巢。面向海外招聘英才、招聘海归人才、“百名博士招聘计划”等措施相继推出,一大批学有所成的年轻“海归”加盟,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新增长点”。

  “我们从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给予引进人才优待。杰出、高端人才,学校给他们提供最高500万元的科研经费,同时享受二级岗教授待遇。一些年轻的博士,学校还给他们安排科研助手。”学校副校长朱庆说。

  按照传统成长路径,高校青年教师需要经过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层级并有一定年限规定,而四川农大打破了这一晋升模式。“我校引进的优秀博士,一进校就享受副教授的相关待遇。”学校人事处处长刘应高说。

  把青年教师推上前台

  “没想到我刚到四川农大,就申请到了学校提供的2.5万元科研经费。有了这笔钱,我可以去完成我感兴趣的研究。”回想起5年前的经历,四川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年轻教授朱砺仍一脸兴奋。

  朱砺提到的这笔经费来自四川农大2009年启动的“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学校按照8个层次对全校科研队伍进行经费扶持,最高院士层次每年可获得50万元科研经费,最低青年学术后备人选每年也可获得1.5万元补助。

  “这项计划对扶持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专心搞科研、出成果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学校科研处处长曾维忠说。获得“双支计划”的教师,一旦有了科研成果、发表了论文,还可以继续获得相应的后补资金。“这几年来,学校青年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明显提升,每天晚上十一二点,学校实验大楼还灯火通明,这在以前是很少看到的。”曾维忠告诉记者。

  “双支计划”实施5年来,学校已累计投入6800万元,共资助1400余人次,其中219名30岁至39岁的中青年先后获得资助经费1119余万元,占层次资助总经费的48.1%;132名40岁至49岁的中青年先后获得后补资金1447余万元,占后补资金总额的62.06%。目前,第二批“双支计划”已经启动,预计投入将超1亿元。

  除了“双支计划”外,“创新研究团队计划”、教职工奖励办法调整、业绩评分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政策相继出炉。

  不仅对校内做科研的青年教师有资助和奖励,学校还积极鼓励他们走出国门,到国外访学做研究。“所有在国外访学的青年教师在学校的待遇不变,学校还额外提供其他补助和奖励。”朱庆说,“只有把青年教师推上前台,学校的发展才有竞争力。”

  团队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不仅需要个人的勤奋和天赋,团队的助推也无疑能让他们成长得更快。

  2008年以来,四川农大整合各学院资源组建了10个科学研究所(中心),每个研究所都由该学科领域“重量级”专家领衔,在他们的带领下,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聚集过来。

  李学伟教授领衔的“川猪遗传改良与安全生产”团队,7年培养出6名教授、8名副教授,还有数十名博士、硕士。“我带队伍的秘诀就两个字:齐心。劲往一处使,钱要一起用,事要一起做。”李学伟说,基础研究经费动辄需要上百万元、上千万元,团队就鼓励青年教师分头申报科研经费,团队汇总后再统一分配使用,“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

  团队成员的分工也不同,有的人要做一些杂事,有的则全身心扑在科研上。“李明洲正是这种机制的受益者,我们给他安排了科研助手,帮他处理各种事务性工作。”李学伟说,团队陆续吸引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的博士生前来进行研究,还有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也纷纷要求加盟。

  “我们提出个人发展要优先于团队发展。”学校动物营养所所长、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吴德说,营养所成员只要申报了国家课题基金,无论成功与否,营养所都给予5000元资助,一旦成功,所里会将课题经费的70%交由他自己支配,“这样有利于调动申报者的积极性。”

  动物医学院院长程安春教授则提出一个“旺炉”理论——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炉,即便扔块湿毛巾进去也会燃烧起来。为了构建这个“旺炉”,他在预防兽医研究所完善了团队奖励制度,鼓励年轻人做实验、写论文。“我们就是要让青年教师真切感受到‘1+1>2’的效果,一旦他们加入团队,获得的成绩比自己单干要多。”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