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办学理念文化
质量发展特色
重大改革举措
优秀师生校友
网员单位名录
网员动态要闻
申请加入网员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办学理念文化  > 正文
汕大副校长乌兰哈斯教授谈“诺贝尔奖与创新”
来源:汕头大学 作者: 时间:2013-1-5

        1226日晚,在教学楼E座阶梯教室201,汕头大学副校长、理学院数学系乌兰哈斯教授做客社科部举办的爱智工作坊,与学校师生一道分享他对于诺贝尔奖与创新问题的看法。

 

直白:数学与诺贝尔奖

 

        乌兰教授回顾了诺贝尔家族及其个人成就,点出诺贝尔奖设立的由来及评定规则。从历年诺贝尔奖的各个奖项获得者的情况来看,除了和平奖、医学奖、文学奖外,绝大部分获奖者与其数学学科背景有着莫大的联系,这些诺贝尔奖获奖者在大学接受教育时,他们得到了系统的思维能力训练。

 

创新:诺贝尔奖的启示

 

        乌兰教授谈到诺贝尔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时,他认为有三个方面:信息社会、新能源、人类健康。三个方面与科技创新有着直接的联系。科技的创新,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其深刻的变化。而创新,直接得益于学校的教育。随后,他举出钱学森之问李约瑟之谜的例子——“为何在中国大学培养不了杰出的创新人才,引发大家的深思。

 

引申:对大学教育的思考

 

        现今大学教育受到社会大环境、体制、学校定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未能真正地回归学术殿堂。乌兰教授认为,大学应当是培养大学生掌握各种思维能力的地方,而不是普通职业教育。他谈及汕大的教育理念时讲道,学校正积极推行先进本科教育,设定培养目标,改革课程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整合、批判性等思维能力,就是让学生有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以后的发展中真正做到有志、有识、有恒、有为。

 

        最后,乌兰教授引用温家宝总理的话勉励同学们,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