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办学理念文化
质量发展特色
重大改革举措
优秀师生校友
网员单位名录
网员动态要闻
申请加入网员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重大改革举措  > 正文
创业还是不务正业?武汉大学鼓励师生“下海”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1-11

核心阅读

  学术的象牙塔,锁着多少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闲置,让生产力错过了多少次跨越的良机?如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在校师生创业的举措正在各地、各校“集结”,剑指转化难题。不想,这些新规却招致质疑:助长拜金风气、模糊学校职能、忧心误人子弟。

  破解难题,不仅需要政策促动,也需关注每一个实施细节,规避每一道潜在风险。唯有如此,政策与目的之间,才能一马平川。

  日前,多地教育部门及高校公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意见,“鼓励创业”乃至“休学创业”赫然在列,扶持力度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但是,旨在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的政策,却被部分师生诟病为“好心办坏事”。师生“下海”,如何趋利避害?

  力度

  武大每年设100万元支持创业,成果转让收益70%归完成人

  在国内高校,老师下海创业其实并非新鲜事。“由于没有具体政策,老师都是悄悄办公司,学校一般不支持也不反对。”有高校人士如是说。武汉大学近日颁布《关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率先捅破了“窗户纸”,为师生创业正名。

  “支持教师在示范区创办科技型企业或文化创意企业,学校为其保留专业技术岗位3—8年”、“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在示范区就业与创业,学校每年设立100万元创业基金给予支持”、“支持在校大学生到企业从事技术研究工作,视同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并计入学分”……武汉大学出台的这份意见,被一些教育界人士视为“国内高校之最”。

  “像保留专业技术岗位的时间,国内高校一般最长只有5年,而我们可达8年。”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章登义认为,武大对创业教师和研究生的支持力度堪称全国最大。在经济效益方面,武大也给予倾斜政策,“科技成果在示范区转化,成果转让收益的70%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的条款赫然在列。

  武大新规的背后,来自政府的“鼓励之手”清晰可见。去年8月底,武汉市政府推出被誉为“黄金十条”的《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若干意见》,对武汉高校师生创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等有明确的优惠政策。章登义将武大新规视作武汉大学与东湖高新区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的样本。

  培养实用型人才,被章登义视为新政策的另一作用。“当前大学生的培养重知识灌输而轻实践,导致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要求有差距。”不少同学也表示赞同,如果自己的老师在外创办了企业,以后可以去实习或工作,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所学知识,缓解就业难。

    

保障

  探索职称评审改革,设社会服务型教师促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杨代常,另一个身份是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期从事水稻基因组和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的他,曾经站在“十字路口”:是把科技成果锁到抽屉里,还是创办企业使之产业化?最终,杨代常选择下海,其科研团队进行的植物源替代血浆来源的医药蛋白研究,在2011年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杨代常所经历的抉择,也折射出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处。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让很多科技成果难以走出“象牙塔”,更无法转化为社会财富和生产力。“2009年,武汉大学就出台过关于专利、成果转让的收益70%归教师或项目组团队的文件,可谓领湖北之先。”章登义表示。

  在外界看来,武大新规更有意义的探索在于校内制度的改革。武汉大学去年已经就职称评审进行了相关讨论,今年会有一个比较具体的政策出台;而在人事制度方面,该校把教师分成4类进行考核:基础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和社会服务型。其中,社会服务型明确指向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意见》也是以分类考核作为基础,防止出现制度漏洞。”章登义说。

  而武汉生物研究院的成功,也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据介绍,该院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科院武汉分院等优势资源组建而成,现在已经引进了57个海内外团队、7名两院院士、数十名国内外顶尖人才,新建了8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多个基础研发平台,孵化了20余家高新企业。“汇聚人才、聚集企业、孵化项目,这对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大有裨益。”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质疑

  创业风险未知、容易荒废学业,好政策需规避负面因素

  出台类似政策的,不止武汉一地。日前,山东也出台意见,鼓励省内高等院校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创业学生可按相关规定继续完成学业。但是,“休学创业”的提法却引来不少争议。

  据报道,潍坊学院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一名老师用“得不偿失”来形容这项政策,“创业是个未知数,国内环境还不太成熟。如果最终创业失败了,就什么也得不到。因此不建议大家休学创业。”

  武大的大二学生同样不讳言自己的担忧,“我学的专业,很多老师都是业内专家,如果他们都去办公司,会不会无心教书?如果老师和学生都想着创业,会不会影响学校的学习氛围?”而一些观点更为激烈,认为教师拿着实验室里产出的科研成果去开公司,会不会造成学校资源的流失?

  这样的观点,并非一家之言。据山东某媒体在青岛7所高校所做的调查显示,92.6%的受访者觉得休学创业难实现。

  一边是创业的巨大风险,一边是殷勤的政策激励,看起来是一组矛盾的命题。破题的希望,一名武大校内人士将其寄托于个人的理智,任何人在创业之前,都会理性地考虑自己适不适合办企业,“不会出现老师都去创业无人教书的事情,至于学生,没有技术、没有成果就去创业的可能性也很低,相信大部分学生还是以学业为重。”

  对于“拜金”、“不务正业”之类的诘问,章登义强调“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按照他的解释,在岗位问题上,武汉大学本来就有好几类考核,对出去创业的老师也会有评判标准,并非好处教师独占、损失学校承担。

  从校方的角度,无论这一政策未来的走向如何,学校重视基础教学的重心并不会改变。“如果有一部分老师愿意去做科技成果转化,我们就提供一条路子支持他。《意见》的出台,相当于对老师考核加了另外一个指挥棒。”章登义说。

  鼓励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师生下海创业,在一些专家看来,初衷无可厚非,但是其所能引致的负面效应和不良导向、创业风险、失败代价,在鼓励之余更要警惕,“一个好的政策应尽量规避负面因素。”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