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科研成果
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科研成果 > 正文
★2016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2016年高等教育大事”学术沙龙
来源: 作者:贺祖斌 时间:2019-1-2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独家发布:

2016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

——“2016年高等教育大事”学术沙龙

主持:贺祖斌

             研究生:骆伟森 周  伟 谢明明 蒲智勇 潘杰宁 张  

            宋晓洁 张艳婷 王金花 苏家玉 李欣怡 徐玲玉


贺祖斌,玉林师范学院校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为华中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

 

【编者按】 由贺祖斌教授主持,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的“年度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的学术沙龙到2016年已经举办了11期,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这种积累多年的讨论形式和成果得到学术界高度认可,该学术团队继续对“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坚持独立评析。我们期待每一年以这种专业性、针对性的探讨,管中窥豹,见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

 

今年是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一年,高等教育年度十大事件盘点也迎来了第三个五年。十一年来,坚持对高等教育重大事件进行年度盘点与分析已成为我们研究团队的一项学术制度。在2011年出版的《中国大学这五年(2006-2010)》基础上,于2016年又出版了《中国大学这五年(2011-2015)》,对近五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事件评析进行了集结出版。思考大学是高等教育学者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总结大学发展,升华大学精神,是我们坚持的共同追求。纵观2016年,从全国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会议的隆重召开到高等教育的“四个回归”,从中国高等教育“国家报告”发布到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从“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行动到高校科研创新,从学生核心素养出台到高考招生指标调整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这些事件为2016年高等教育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  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 事件回顾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摘自:新华网,2016年12月8日】

●讨论

宋晓洁: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又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挑战更加严峻、承担的任务也更加繁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欣怡:我所关注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加强高校思想建设工作,有利于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又快又好地实现“双一流”的教育强国之梦。

张艳婷: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这就需要高校在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好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积极寻求新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

周伟:提升高校育人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即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教师的自我修养提高了,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我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可以以上课的形式,深化理论学习;也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在实践中,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等。

苏家玉:我国高校的一大任务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与储备的重任。加强高校的思想工作,重点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关心社会发展、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我们的国家。


●贺祖斌点评: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的任何阶段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都有必要兼顾这三方面的独特。我们高等教育,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文化、国情,中国发展道路永远不能离开自己的国情、脱离民族的文明成果。中华历史和文明,以及自己的国情都要求我们坚定信念,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在兼容世界思想文明成果的同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成果。

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教书育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是教书兼育人,而是教书中必然包含着育人,教书育人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职业性社会活动过程。二是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教师的思想、行动直接影响学生,一言一行备受关注,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育人水平,把言传身教内化为教书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有一句名言,叫“板凳敢做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诠释了什么叫“潜心问道”,与此同时,关注社会、参与实践也应该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四是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是学术研究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动力源泉,在坚持学术自由的同时,必须坚持学术规范,只要这样才能实现大学创新和健康发展。

 

二、  高等教育四个回归,双一流建设积极推进

● 事件回顾

教育部10月15日召开武汉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高校要进一步转变理念,做到四个“回归”。一是回归常识。教育的常识就是读书。二是回归本分。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教书育人。三是回归初心。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就是培养人才,一要成人,二要成才。四是回归梦想。教育梦就是报国梦、强国梦,具体体现就是“双一流”建设。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6年10月25日】

●讨论

骆伟森:要认真落实好四个“回归”,首先要明确教师的作用。我认为:教师应该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具有奉献精神,必须用心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中。同时,应该给予教师适当的福利待遇和多向的职业发展轨道,吸引更多的有为青年投入到教育教学事业中来。只有明确教师的位置,才能真正落实好四个“回归”!

张羽:回归初心不仅是对高校而言,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以及每一位学生要坚守的。高校造假、抄袭以及触犯道德底线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原本求知创新的学术殿堂,被功利所污染。究其原因,也许是忘记了初心。

李欣怡:作为在校研究生,从我自身感觉看,网络信息的冲击,阅读量少了,我非常认同贺老师的观点:“除了上课和休息外,每天关机3小时,拿来多读一点书。”“少一些刷屏点赞,多一点博览群书,专注追求,获得最大的宁静、快乐与幸福。”由于阅读量较少,大学生为教学改革课程储备的知识量有限,师生互动交流无法实现在知识、思想上的共鸣和碰撞,也收获不到丰富的信息。

苏家玉: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中,有些高校过于注重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而往往忽视了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对高校的评价中就业率一度成为最重要的指标,而学生精神层面的成长却得不到重视。这些对教育本质的遗忘不利于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蒲智勇:“双一流”建设离不开一流的教学,一流的教学离不开一流的教师。在一流教师尤其是新入职教师的培养方面,国家也是做出了努力。教育部今年首次启动了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培训内容围绕“专业理念与规范”“教学理论与技能”“信息技术与运用”等三个模块进行设计,突出了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实践教学。这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推进“双一流”建设必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王金花:将四个“回归”联系到一起其实就是要继承与发扬中华文明,在当今社会,精神文明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在一部分的大学生追求的不是精神文化的满足而是物质上的攀比,让他们引以为豪的不是中华文化中伦理道德的习得而是物质消费。四个“回归”的提出也是对这一现象敲响了警钟,要求高校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


●贺祖斌点评:

当前,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大背景下,要求高等教育要做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等四个“回归”,言简意赅,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和基本逻辑的通俗表达,也是高等教育发展所向。自从“双一流”战略实施以来,教育部、各省相继出台相应的政策,并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双一流”建设,这也是自211工程、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之后高等教育又一次重大改革,也是新一轮高等教育大发展机遇。

教育的常识就是读书。这些年,我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一些大学调研和教学评估,我每到一所高校就会开展一项大学生阅读调研,据调研的统计,所调研学校一年没有在图书馆借书的在校学生达到40—50%,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在互联网时代,我一直主张大学生要“少刷屏,多阅读”,大学校园要有适宜读书的氛围和人文环境,要有书香的味道。一些大学教师对学生读书要求不高,学生功利性读书比较普遍,阅读的贫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回归本分,就是教书育人,但目前“少数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学风浮躁,甚至学术不端,言行失范、道德败坏等,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所以,高等教育回归本分刻不容缓。高等教育回归本分要求大学教学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高等教育回归初心,就是要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所培养人的社会价值,即为谁培养人。高等教育回归梦想,应该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之路,就是要建设一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同时,还应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应用型大学和职业学院。一流大学是个建设性概念,也是一个精神性概念,争创一流、追求卓越的意识和精神,应该是所有大学都必须具备的。

因此,我认为,高等教育的四个“回归”是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对社会需求的积极回应。

 

三、 教育质量“国家报告”,高教实现跨越发展

●事件回顾

教育部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发布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同时,也是世界上首次发布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历史性变化起到人才和智力的决定性支撑。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摘自:新华网,2016年4月8日】

● 讨论

蒲智勇:“国家报告”体现出了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决心,也理性地反映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当下存在的不足。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过程中职业教育占据了很大比例,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仍需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谢明明:从国家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之迅速,但我想呼喊一句:“规模你再走慢一点,请等一等质量”。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校的基础设施、教学、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在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上却依然薄弱,如,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高水平教师和创新团队不够,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

张羽:所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只是一个平均值的概念,过分地强调或追赶一个数值,可能会忽视各省市之间高等教育的差异,从而拉大高等教育在各省市之间的差距。由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背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深思。

苏家玉:报告数据显示中国高等教育“体量”成世界之最。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增加,首先是人均师资、经费的严重不足,其次是专业设置不够优化,质量意识下降等都在考验着高校接受大规模受教育者的能力。我国高校在数量上已取得可观的成绩,但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宋晓洁:在系列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中,“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5%以上的科研成果集中在高校”,就“一些重点建设高校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力大幅提升”而言,重点高校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贡献度启示新建本科高校也需要在应用型科技研究方面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并且相关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应该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


●贺祖斌点评:

由教育部发布的高教质量“国家报告”显示了许多亮点数据: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总报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用中国特色标准“五个度”放眼全球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大关切;《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积极展现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描绘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新道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预警新建院校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事实上,各高校质量报告早就置于阳光之下,2014年全国所有的本科院校都发布了质量报告,年度本科报告发布制度也逐步建立。从《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到高等教育“国家报告”,体现了当前不仅需要强化提升高校内部质量意识,更需要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状况,从而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我有幸参加撰写、教育部即将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质量报告》《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将展示中国新建本科院校、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新面貌。

我在专著《高等教育质量论》中曾提到,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保障必须实现“四化”:一是规范化。建立全能适时控制和制度化、规范化的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是21世纪持续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二是标准化。针对一些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不规范、管理者的随意性较大、效率不高的情况,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尤为重要;三是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多样化是实现大众化的必经之路;四是国际化。只有高校教学、科研等方面国际化,才能真正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适逢“双一流”建设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也应在择师和育人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

 

四、加入《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走向世界

●事件回顾

在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意味着英、美等发达国家认可了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从2005年起,中国开始建设工程教育认证体系,逐步在工程专业开展认证工作,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截至2015年底,已有553个专业点通过认证。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3日】

●讨论

潘杰宁:工程教育,是培养工程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得到了国际认可,工程教育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中国高等教育真正成为了国际规则的制定者。这既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成绩做出的最好肯定,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迈出的重要一步。

骆伟森:我国正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化。我认为加入《华盛顿协议》最大的亮点在于通过吸纳工业界的参与来获得令人信服的结论,从而制定出国际互认的等效标准,增加了可信度和可行度。

周伟: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现了“国家标准”与“世界标准”的接轨,应该以此为契机推动工程教育发展,加强高精尖技术的创造与开发,适应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重点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能把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人才培养有效的联系起来。

王金花:加入《华盛顿协议》并不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结束,而是我国进入到国际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开始。将我国的工程教育推向世界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我国工程教育的特色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做到既不顾此失彼又能扬长避短。

张艳婷:欣喜的同时,还应关注到一个现实:目前国内大学的工程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相对忽视实践,课堂与产业之间联系不紧密。我认为工程教育要加强课堂与产业之间的联系,仅靠高校参与进来远远不够,还需要企业界在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教师培训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供广泛支持,这样工程教育培养出来的学子才是适应“中国制造2025”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贺祖斌点评:

加入《华盛顿协议》,是我国工程教育的里程碑。这意味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和认证结果将得到《华盛顿协议》签约国家和地区的认可、采信,成为该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也意味着我国在国际工程教育领域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有了实质性提升。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至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工科在校生数达到4953334人,本科工科专业布点数达到15733个,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另外,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开设工科本科专业占全国本科专业点总数的32%。工程教育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对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尽早加入“华盛顿协议”,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改革试点项目。该计划旨在探索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卓越计划”的实施,我国工程教育形成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锻炼了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可以说“卓越计划”的实施为我国工程教育成功入围《华盛顿协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认为,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不仅意味着中国的工程教育走向世界,而且为工科学生走出国门和高等教育走向世界打下基础。同时,促进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推进我国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基础和关键,对于我国工程技术领域应对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事件回顾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高等学校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创造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国高校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但一些高校仍存在教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机制不够完善、内容方法陈旧单一、实践教学比较薄弱等问题。为继续推动和支持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6年7月4日】

●讨论

宋晓洁:《意见》要求积极设置“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可谓是达到双赢效果。一方面高校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出发点设置相关专业,可以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相关特色概念、特色理论体系、特色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功能相结合,专家学者们用特色概念、特色理论体系、特色研究方法解决战略新兴产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中国思路。

周伟:“学生中心学习模式”,它突破了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概念,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中心学习模式”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科设置、实践能力养成等方面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蒲智勇:《意见》明确指出,“让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在我看来,这一规定既有意义又接地气。一方面,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对大学充满更多的期待,一进大学就遇上最优秀的教师,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大学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切实的大学规划等,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这样的规定也可以充分体现高校管理的灵活性,加强师生间的交往和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张艳婷: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工作重要任务,成功的高校教学改革既可以培养出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高校应根据各自的办学方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

骆伟森:《意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聚焦人事制度改革:提出提升学术委员会地位、建立教授的预聘和长聘制度、推行二级管理;大学的质量与优秀教授群体的地位密切相关;制订综合改革方案,在学科设置、招生规模、资源配置的自主权方面寻求突破。


●贺祖斌点评:

除了本文件外,近几年教育部下发了好几个文件都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问题,比如:高教三十条、创新创业教育、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等等。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不管大学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多少重大变革,通过教育教学实现知识传播,通过科学研究推进新知识创造和产生,始终是大学核心功能。同时,高校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因此,人才培养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大学的所有工作都必须围绕人才培养工作来展开。大学对国家最大的意义,就是为国育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各类应用型创新人才。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思想改革的核心,培养出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是今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作中的重点。我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教育?》一文中认为:大学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创新教育问题必须进行改革。具体而言,在培养目标上,人才规格的制定上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提高学生创业等综合素质;在实践基地建设上,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课程建设上,在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重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创新教育等方面系统性的培养。同时,根据不同的性质的高校,分别开展本科高校审核评估、合格评估和专业论证评估,作为教学质量管理保障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六、学位授权动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事件回顾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16年各个高校的硕士、博士学位点动态调整结果,全国170余所高校共计撤销576个学位点,其中包括大量博士学位授权点。从学科看,被撤销的软件工程学位点最多,共有35个;从学校看,浙江大学此次撤销学位点最多,高达34个;从地区来看,北京市撤销数量最多,达71个。

【摘自:人民网,2016年10月25日】

●讨论

蒲智勇: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规模大、学科全、综合化”一度成为众多高校的发展目标,一些高校千方百计扩大学科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专业“大而全”,这不仅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更是存在着学科建设定位不清、与学校学科发展整体规划不符的尴尬处境。动态调整成为常态,倒逼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强化培养单位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高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不断走向自律。

苏家玉:高校相关学位点被撤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从高校内部的角度来说,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高校趋于发展优势学科,导致学科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二是缺乏学科带头人;三是高校相关学位点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李欣怡:目前我国的学科评估程序等尚未健全,为此,就国家方面而言,可在借鉴西方学位点撤销程序,如同行评议、内部评估、校友与公众听证会、协商申诉等的同时立足实际,提出中国特色的完备的学位点撤销办法。就学校自身而言,要学会自评,做到质量自律,主动撤销不合格的学位点。

周伟: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双一流”政策以来,深化“特色发展”逐渐成为各高校的办学方向,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特色发展”要求各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不要盲从,要明确自身办学定位,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打造特色专业,在众多院校中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徐玲玉:撤销或“整改”部分学位授权点虽然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措施。但是各类型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不应仅限于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学科系统的完整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全然为市场服务,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四大基本功能之一。


●贺祖斌点评:

自从高校开展此项工作以来,一直引起极大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中遗留的“大而全”的学科发展问题必须治理。此次学位授权点的合格评估与动态调整,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进管办评分离的重要措施,是人才培养单位自主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体现,尤其是主动撤销学位授权点,颇有“壮士割腕”的勇气,体现了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决心。

在高校的发展规划中,有一句话常常挂在口中,那就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可见其重要性。学科不仅是高校的基本组成单位,更是人才培养工作的落脚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学科建设的水平体现了高等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从今年起,教育部之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向学位授权点“动刀”,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学位授权点的获得与否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反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在某些功利因素诱导下存在着“重申报轻建设”的问题。合格评估,建立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警告与撤销带来的震慑作用将倒逼着高校“注重质量自律、注重人才培养、注重学科建设”,因此,这也是高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强大压力和动力;再者,动态调整赋予了高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权利,让高校主动布好局、定好位,思考学科发展与学校定位、学科建设基础与发展态势、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等问题,优化了学科布局,提升了学科建设意识,激发高校内生发展动力。

不难看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探索建立的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充分考虑政府与办学主体的关系与职责,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办学主体的人才质量的自觉保障,各司其职,形成了动态监督机制。与此相对应,一些高校对专业设置也采用“动态调整”,取消、暂停一些就业渠道有限的专业,增加应用性强、就业前景好的新专业,使专业结构趋于合理。

 

七、“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推进高教国际合作

● 事件回顾

教育部与福建、广西、云南、新疆六省(区)在京签署“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一带一路”是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顶层设计,是中国教育逐步走向世界教育中心的路线图,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抓手。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下开展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积极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要做好统筹规划,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交流,为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夯实基础。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6年11月22日】

●讨论

潘杰宁:对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在理念层面建立“一带一路”的教育共同体,也就是呼吁大家携起手来,增进理解、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互学互鉴,直面共同命运,勇敢承担共同的责任,全面支撑共建“一带一路”;在操作层面可以从两点入手,一是积极签署双边、多边的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的协议,二是制定沿线各国教育合作交流的国际公约。

李欣怡:看到这个新闻时,我不禁想起大学时选择了小语种专业的好友,以及对外汉语专业的一名同学毕业后放弃公务员而选择到泰国当中文老师,最后还有公共课上坐在我后面的两位老挝和越南的同学。种种身边的事迹无一不表明着我国的教育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着,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的提出,更是从国家层面出发来促进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苏家玉: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宝。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的开放也必将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高校在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中发挥应有作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各高校依据自身优势,在政府政策指导下,参照企业人才需求,开通沿线各国间的教育交流渠道并与沿线各国共同协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以人才培养为主导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徐玲玉:“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体现出文化传承,古往今来,优秀的文化通过教育得以传承下去。合作备忘录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视野,高等教育要走出去,既要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吸收世界上先进的文化。以“一带一路”孕育出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中国高等教育将会迈向更高层次。

谢明明:签署“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可以认为是确立高等教育“中国标准”的有益探索,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背景下各国的教育生态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确立一种相对的标准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贺祖斌点评:

“一带一路”战略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高等教育发展亦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才能走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此次教育部与6省区签署“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实际上也是国家把教育综合改革推向深入的必然选择,并藉此机会,大力推进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尤其是着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也有利于改善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由于受经济因素影响,教育投入相比东南省区数量偏少,比例偏低的现状。

我在2015年“广西‘一带一路’战略研讨会”上所提出:高等院校应该围绕“一带一路”在人才培养、专业改造、社会服务、战略研究等方面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高校如何做?我认为:一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当前,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国际化人才缺乏,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学术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一批能够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国际化人才。二是科技合作平台的构建,加强与“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家目标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基础建设,通过科技合作破解发展难题,建立集人才培养培训、产学研合作和资源战略管理为一体的高水平平台。三是文化合作交流的推进,开展国际教育与学术交流,促进各国之间的互相理解、信任和共同合作,应该成为今后破解共同面对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渠道。通过与沿线各国在经济等多方面的合作,可以促使高校国际化办学更好地推进,对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多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高校科研管理新政,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 事件回顾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意见》聚焦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关心的突出问题,遵循“四个坚持”的原则,着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二是坚持遵循规律;三是坚持“放管服”结合;四是坚持政策落实落地。增强科研人员改革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摘自:新华社,2016年7月31日】

●讨论

潘杰宁: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与使用近年来颇受争议,使用、管理、监督各有难处,陷入一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非健康生态。新的政策加大改革力度,科研人员有了自主支配经费权,经费管理更加灵活。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松绑”不是不管,关键是如何走出科研经费管理的均衡之道。

李欣怡:《意见》提出的背景是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下,通过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来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与此同时,科研管理政策应坚持问题导向,致力于建立既遵循科研活动规律,又符合依法理财要求的科技资金管理机制。希望通过此办法,能解决现实中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存在的科研管理混乱、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不高以及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过细过死”“重物轻人”等问题。

蒲智勇:在科研经费规范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落实相关规定。一方面,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制定内部管理办法,落实项目资金使用等管理权限。另一方面,加强资金管理的工作督查指导、审计,确保政策规定落到实处。

王金花:从《意见》中可以看到,有五大亮点都在做“减法”,只有设“科研财务助理”这一项在做加法,其本意在于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研营造良好环境。

徐玲玉: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今年发布的《2016年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中我们欣喜的看到:2016年中国研发经费占全球研发经费总数的20%,位居世界第二,这是好事。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急需拔尖创新人才以及大量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央高校实施科研资金管理政策顺势而为,为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


●贺祖斌点评: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推进科技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在选人用人、成果处置、薪酬分配等方面,给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科研更大自主权。让科研人员少一些羁绊束缚和杂事干扰,多一些时间去自由探索,完善保障和激励创新的分配机制,提高间接费用和人头费用比例。他的讲话引起与会科技人员的强烈共鸣。关于高校科研管理问题,前阶段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一些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改革获得感不够强,反映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存在“过细过死”、“重物轻人”等问题。《意见》的出台,规范了高校科研资金合理使用,防止类似于科研经费用途造假、科研经费各个环节管理不完善等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科研资金管理政策,明确相关科研经费细节规定,同时,对高校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稳定的支持,以市场委托方式取得的横向经费,由单位按照委托方要求或合同约定管理使用,解决横向经费“纵向化”管理问题,有利于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发了其自主创新的活力。

在促进创新发展战略落实中,人才成为第一资源。我曾在《充分发挥高校创新驱动推动作用》一文中强调,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应在国家和区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关注三个要素:制度要素、物的要素(科研资源)、人的要素。科研资金管理政策的完善,从制度要素层面实现了“人”与“经费”主次关系,减轻科研人员的科研阻力并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制度要素和物质要素在科研创新中逐渐为“人”的要素服务,体现了“人”逐步成为科研创新中第一资源。其实,在所有创新活动中“人”才是最重要的。

 

九、  学生核心素养出台,高校教学如何应对

● 事件回顾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该成果是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3年完成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出台,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摘自:人民网,2016年9月14日】

●讨论

张艳婷: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所强调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出台意味着我们在今后的教育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而非单一灌输式的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强调方法,需要高校进一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进而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蒲智勇:学生核心素养的出台,使得高校的育人导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更加突出学生的终身发展,突出学生是“完整的人”。高校的课堂教学将更加强调育人的功能与价值,实践活动更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骆伟森:我理解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首先应根据各个高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对所列出的核心素养进行校本化分析,其次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出适合这所高校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核心素养。

苏家玉:促进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一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的目标。但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一直是量化评价的全部,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实践能力的获得等其他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应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匹配的培养机制,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真正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王金花:既然“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性。那么,如何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以及课程实施等环节中与时俱进、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高校教师最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科前沿关注社会的需求,从而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方案。

周伟: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提高等教育质量形势下对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居世界第一,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每一阶段的学习都应按照身心发展规律培养不同的能力。高校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积淀。


●贺祖斌点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引起社会的关注,特别是教育界积极回应。如果说素质教育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理念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让素质教育这一理念变得更加清晰明确,更加切实可行,尤其是围绕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而细化的十八个基本要点,为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具体实施指明了方向。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也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首先,文化基础表现为大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由于文理分科过早,专业教育的强化,导致科学与文化在学生思维中的隔阂。大学教育中学科文理交叉、渗透非常重要,尤其是作为理工科的学生,多读一些人文书籍和选修人文课程,无疑有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其次,自主发展要求大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生活。大学之为大学就在于其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自由表达的时代精神以及自主发展的创新精神。大学的课程与教学亦应该围绕学生的自主发展进行改革,更好地适应自主发展的要求。再次,社会参与强调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实践创新。正如纽曼所言:“大学的真正功能就是要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要为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大学因学生而存在,教育培养的对象——学生,永远是大学的主人。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我所在的学校也做了许多探索,如“博雅大讲坛”每学期开设100多门通识课程,涵盖了艺术、历史与人文、自然与技术等,确保每天都有学术讲座;实行体育俱乐部制度,提倡“爱什么就学什么”的理念;建立校外大学生创业实践实训基地,为学生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保障。相信这些努力对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及社会参与等方面素养的提升有其积极的意义。

 

十、高考招生指标调整,再次触及教育公平

● 事件回顾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公布2016年跨省生源计划调控方案,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12个省(市),将向中西部10个省区调剂共16万生源计划。其中湖北、江苏两省将分别减少4万和3.8万生源计划。此规定引发考生家长的强烈反应。5月15日,教育部正式回应江苏、湖北2016高考招生计划问题,安排协作计划,以不降低各支援省份的高考录取率、本科录取率为基本前提,落实“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决策部署。

【摘自:新华社,2016年5月15日】

●讨论

潘杰宁:教育公平考验着教育管理部门设计顶层制度、面向公平未来、应对网络谣言的多重能力。面对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设计一套面向未来社会更完善的公平的高等教育招录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没有退缩的余地。但是在这套制度的产生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更应该把制度设计,实施,渐进的过程让广大人民群众清楚,明白,争取大部分人的理解和支持,少一些突击,多一些公开平和,不要给网络谣言留下滋生的余地。

宋晓洁:任何制度都无法回避价值取向问题,高考招生制度也不例外。价值取向不仅是价值主体各方利益与需要的反映,而且也是制度制定主体价值追求的体现。我认为高考招生指标调整作为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仍然坚持了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这不仅是反映了各方利益与需要,也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主体的价值追求。

苏家玉:高考招生的政府计划分配机制出发点是为了均衡各地教育资源,但是这种政策下也暗含了各种不公平的隐患,比如地方政府“跑指标”的现象。高考招生不能总是依赖政府的指标调剂,而是要加强我国高校招生的自主权,在高校与考生之间形成平衡机制。但是在评判标准的公平性,招生过程的透明度等方面要加强,并且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

徐玲玉:促进教育公平是每位学生和家长的呼声。我国的西部发展战略,有利于缩小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但国家的西部扶持战略也会被部分人曲解,很多非少数民族为了享受少数民族待遇而弄虚作假,我认为国家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公平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骆伟森:合理的招生指标体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需求的反映,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项衍生物,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有机结合。因此,无论何时,大力推进教育公平,都是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教育公平,我们需要从源入手、从行把控、从果反思。换句话说,就是要牢牢把握好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张羽:我觉得,可以通过此次事件看出我国教育的一些隐患。江苏、湖北等省份学生家长的不安可以体现部分家长回避竞争,期待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心态。身处于经济发达地区,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但却不愿意将教育资源进行分享,害怕影响到自己孩子的未来前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思想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孩子对竞争环境的适应性。


●贺祖斌点评:

高考一直都是社会比较关切的事件。我也曾经连续几年在高考前夕发表多篇文章讨论高考话题,如《高考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从高考看大学未来的发展》和《高考与教育公平》。我曾在《高考与教育公平》一文中指出:现行的高考制度,正考验着我们的教育公平问题,即高考区域性的不均衡、部分政策性的不合理、高考在城乡教育间的差异性。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受户籍制度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虽然已达到40%,但东西部差异很大,比如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都已经超过50%,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如贵州、云南、广西依然较低,刚刚超过30%。坚持均衡性应该考虑到地区的长期差异和历史的因素,因此,招生计划不能一刀切,应该对西部地区给予倾斜,以弥补长期以来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欠账。

如今我国正加大推进高考公平,比如去年高校专项计划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取消了往年“由所在中学推荐”的规定,凡符合计划条件的农村考生均可通过自荐形式报名参加,这算是对现行制度的一种补偿性的政策。我认为,高考招生指标调整作为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仍然坚持了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这不仅是反映了各方利益与需要,也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主体的价值追求。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在推进,仍需以科学合理为前提,以公平为导向,加强对相关利益群体心理的分析和引导,从而保证高考改革顺利推进。我依然认为: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给受教育者机会公平。 

 

●盘点总结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一年,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继续深入推进的一年。今年入选的十件大事有几个特点:一是政策性,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方面比重大,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国家报告”发布、高等教育四个回归、加入《华盛顿协议》等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二是发展性,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如“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学位授权动态调整、学生核心素养出台等;三是现实性,反映高等学校的一些现实问题,如高校科研管理新政、高考招生指标调整触及教育公平等。当然,今年还有很多事件值得关注,比如 “双一流”建设方案、北大综合改革去行政化、民间筹资的西湖大学正式成立、高教国际论坛关注“学生•教师•课堂”等,我们希望每年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掌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脉络、揭示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对于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事的整理与盘点,仅代表本次沙龙讨论的观点。另外,值得说明的是这些事件都是在收集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相关资料并经过多次讨论基础上形成的,部分评述采用了已经发表过的观点(篇幅所限,未能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收集的信息和参与讨论者的水平所限,其中的观点肯定存在些许漏洞和偏差,希望诸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国珺.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纪实.光明日报[N],2016-12-8.
[2]. 教育部.高等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中国教育报[N],2016-10-25.
[3]. 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 [EB/OL],2016-4-8.
[4]. 万玉凤.中国高等教育将真正走向世界.中国教育报[N],2016-6-3.
[5]. 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 2016-6-13
[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学位[2015]40号).[EB/OL] 2015-11-10.
[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EB/OL],2016-7-31.
[8]. 教育部.教育部与六省(区)签署“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EB/OL],2016-11-22.
[9]. 赵婀娜、赵婷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人民日报[N],2016-9-13.
[10]. 贺祖斌.思考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