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科研成果
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科研成果 > 正文
2013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2013年高等教育大事”学术沙龙
来源: 作者:贺祖斌 时间:2019-1-1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独家发布——

 

2013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

——“2013年高等教育大事”学术沙龙

主持:贺祖斌

 

研究生:张原 蒋晓霞 李东航 谢明明 郭云卿 安 达

      雷蕾 葛磊 孔苏 刁瑜 蒲智勇 张羽 方玉佩

 


贺祖斌(1965—),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教授,教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为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

 

 

 编者按 由贺祖斌教授主持,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的“年度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的学术沙龙到2013年已经举办了8期,每年的研究成果在“中国高教改革与发展网”上首发,去年的“盘点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成果在《光明日报》2013年2月20日刊发,国内上百家专业网站转发,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这标志着积累多年的讨论形式和成果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该学术团队继续对“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坚持独立评析。我们期待每一年以这种专业性、针对性的探讨,管中窥豹,见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

 

 

 

2013年是中国的改革之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在各个领域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有关高等教育的改革也不断推陈出新。从三中全会的高等教育改革措施到高考新政策、从大学章程的核准到研究生教育全面改革,从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出台到从“慕课”引发的教育变革,从大学国际化办学到地方高校发展转型,从大学人文教育到大学生心理问题,高等教育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推进着。这些事件记录着这一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

●事件回顾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有如下表述: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摘自:新华网2013年11月15日】

●讨论

1.张原:本次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主要是近些年来被社会广泛诟病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等问题,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切中了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要害。但是,仔细比对之前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发现这些政策相似之处甚多。个人觉得,我们并不缺少好的改革政策,如何提高政策的执行力,是这些改革措施能否达到预期的关键因素。我们期待着好的政策最后取得好的效果。

2.孔苏:《决定》中引起我关注的高等教育表述是:“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我认为学分转换有三个“有利于”,对于学校来说,高校间的学分转换有利于一定区域内大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学生来说,共享课程、科研等资源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社会来说,高质量的人才一直是我们希望的,学分转换有利于学生发展,而学生又是为社会服务的,所以学分转换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3.蒋晓霞:高等教育改革,制度创新十分关键。《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意味着,高校在治理结构、人才培养、就业机制等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革。这将是一场既触及重点、又触及利益的改革。为此,高等教育系统应大胆创新发展方式、进行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改革。

4.葛磊:高校人才的培养机制必须要有创新,我觉得每所高校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特色专业、特色办学方法、特色社会实践等等。所以这些改革需要通过教育界、社会界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逐项转化为清晰的工作方案,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达到《决定》的要求,成就中国特色的教育梦

5.安达:从高等教育适应论的角度出发,当前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式应有所转变。我国是人口大国,具备大规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优势。本次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实质是为高校未来发展指明方向,这就要求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

●贺祖斌点评

《决定》涉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亮点有很多,我觉得有几个关键词很有新意:第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国高等教育多年来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也就是近十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急需,慢慢才关注并予以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构建中、高职的协调发展的教育系统。人才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技能型人才将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量越来越多,职业教育发展越显重要。第二,“行政化”——我在《大学治理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一文中谈到关于大学的行政化管理问题,它应该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政府对大学行政化管理,二是大学内部行政化管理。前者关乎大学自治问题,后者关乎大学学术自由问题,这两者都是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基本要素。大学这种行政化管理模式给大学教育带来的弊端,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如何平衡大学与政府、社会关系?如何平衡大学内部各种权力关系?这些都是大学治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第三,“学分转换”——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分银行”,它是面向学习者,以终身教育学分认定、累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认证管理中心和转换服务平台,其目标是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这是继续教育中一个非常有创举的措施,很有发展前景。当然,还有 “人才培养机制”、“法人治理结构”、“办学自主权”等方面,都是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急需改革的问题。《决定》提出的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措施也切中了问题的要害。但是,高等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教育系统内部去推进是难以取得预期目标的,必须与社会其他领域形成改革合力。因此,在《决定》这一最高政治决议中对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和改革举措进行了明确,对于推动社会各方摆脱思想观念束缚,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消除利益固化藩篱,协同推进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首批高校章程核准,大学改革发展走向法治化

●事件回顾

教育部首批核准了中国人民大学等6所高校的章程。教育部昨天为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依章程自主管理是高校的法定权利,制定章程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环节。章程绝不是一纸空文,如果不按章程办事,会有各种纠错机制。按照计划,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所有985高校需于明年6月前完成章程制定,全国所有高校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于去年初出台,按照计划,首批制定章程的6所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于今年8月拿出了初稿,在经过公开征求意见、修订后,于近日获得教育部核准。

 【摘自 人民网2013年11月29日

●讨论

1.李东航:从根本上来说,检验章程是否得到真正实施的标准就是大学是否具有了真正的独立法人地位。我认为,章程只是对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大学内部运行秩序做出了一个大的框架,要实际运作起来并实现预期效果还需要建立系统性的配套法规、制度及其实施细则。一是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和高校各自的权利边界,赋予大学真正的独立法人地位;二是高校要以章程为基准,修订各类规章制度;三是要确保政府管理高等教育过程和高校内部管理过程的公开透明,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发言权,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2.安达:全国有2000多所高等学校,除去少数重点高校,更多的是省属的地方院校和民办高校。如何在章程中确定地方政府对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的责任和义务非常重要,特别是地方高等学校的办学投入,很多是靠地方领导的重视程度进行建设,缺乏制度的约束,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将缺乏保障。

3.郭云卿:学校自主办学和教授治学是近年来一直呼声很高的改革要求,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多数高校的办学自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始终处于一种起步阶段,比较薄弱,随着章程的颁布,我们可以将这看作是大学真正实现自主办学的新的开始。

4.蒲智勇:从总体来看,高等学校章程能够指导学校更加合理、明确、有效地依法治校,按章程办事。章程一旦颁布,就必须严格执行。这6所高校的章程内容、结构并不完全一样,它们各自都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制定出了指导和促进学校发展的章程,这样便有利于各个高校更加灵活的发挥自主办学的作用,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办出特色的大学。

5.雷蕾:在现阶段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有限、高校行政化弊端突出、“依法治校”有名无实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高校章程的意义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因为长久以来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并不仅是高校自身,更严重的是外部因素的制约,高校无法从内部给自身赋予更多权力,所以,仅从高校内部入手制定与实施章程,恐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6.葛磊:出台大学章程,重要的目的之一便是让大学的学术自治回归主体,有效的削减和监督行政权力,让高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让高校的各项事务都“有章可循”。但我认为,章程的具体效果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和反馈,同时章程也需要在实施中不断完善。

●贺祖斌点评

大学章程制定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环节,明确高校内外部权利义务关系,促进高校完善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更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一步。1999年正式颁布施行的《高等教育法》强调建立高校章程,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提出“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按章程自主办学。”我在广西师范大学任职时,曾经主持该校的章程制定,章程内容涉及到办学宗旨和定位、学校和师生员工的权利义务、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学院、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民主管理监督与权利救济、校徽校歌校庆校训等方面,章程在2007年教代会讨论通过,并上报教育厅审核。这是在地方高校中出台比较早的大学章程,还一度成为广西高校章程制定的范本。2012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正式要求所有公立高校都要建立章程。今年,6所大学章程获教育部核准,到2015年底,教育部及中央所属的百所高等学校,将分批全部完成章程制定,加快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进程。我们从这6所高校章程看出,章程明确了高校治理的基本准则,无论从高校的自主权,还是学生享有的权利都有明确的规定。《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校享有7个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即招生自主权、学科专业设置权、教学权、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权、国际交流合作权、机构设置和人事权、财产管理和使用权等。十多年来,高校办学自主权还远未落实到位,如学科专业的设置,目前实行的仍然是以行政审批为主导的审批程序;招生自主权只是在“985”高校拥有极少部分的招生自主权;高校内部机构设置和人事权仍然受制于上级主管机关和编制部门。高校章程的出台有的放矢的针对自身高校自主权以及行政化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条款,意在保障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一个权威的章程,规范了各种内部事务,能够使得学校内部管理规范,但面对来自外部的权力压力,章程是否能够依然保持其有效性?目前我国大学章程并非是由举办者(政府)制定的,而是由高校自行制定、最后报教育厅或教育部核准。由于政府没有主导章程的制定,高校自己制定出来的章程,很难对政府产生有效约束。高校章程制定不难,关键在于有效的实施。因此,高校必须把章程上升到法律的高度,高校的发展走向法制化,在办学中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中西部振兴计划颁布,聚焦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事件回顾

“到2020年,中西部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建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今天,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正式向社会公布。该计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项重要举措。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23日】

●讨论

1.李东航:《振兴计划》的实施将为中西部地区高校发展输入更多的外生动力,但从长远来看,中西部高校要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将外生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而这种转化的着力点就在于中西部高校要立足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针对区域发展的人才和科技需求,突出特色优势学科和专业建设,并以之为平台提升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的水平,不断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

2.蒋晓霞:目前,中西部高等教育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以广西为例,广西高校存在重点学科数量偏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还不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等问题。而《计划》的公布,明确了国家振兴地方高校的决心,广西有四所高校被纳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我相信这四所大学将会得到重点建设从而更好发挥高校职能。

3.雷蕾:我认为中西部高等教育落后于东部地区有内外两方面原因。一是外因,与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有关,目前中西部地区高校,除了少数院校是部属院校外,大部分为地方院校,相较于东部高校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中西部各地方院校办学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十分有限。二是内因,中西部高校发展受制于自身的办学理念。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高校投入的加大,如何有效利用国家资金,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培养质量,这是中西部高校面临的关键点之一。

4.方玉佩:振兴西部是国家发展的大计,而教育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振兴计划》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在方针政策上加强促进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会给西部高等教育注入新的血液。但仅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会收效很大,只有西部高校自身真正意识到要发展,抓住机遇,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西部高校才能崛起。

5.郭云卿: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呈垄断式的,东部沿海地区高校占有比较多的优质资源。全国高考考生在报考时,也热衷于东部高校,而西部的高校却相对滞后。在国家加大对中西部高校支持力度的背景下,中西部高校结成联盟,实行学分互认、人才交流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想必一定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留住自己的人才,打破垄断,形成新的、可以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抗衡的教育新格局。

●贺祖斌点评

    我曾经在《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资源配置与优化》一文中针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生态区域在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出现的区域不平衡现状,提出调整三大生态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策略。同时,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本身在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凋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在不同高等教育生态区域、不同层次的各高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我认为,《振兴计划》的出台实际上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第二层意义。虽然,中西部高校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总体发展水平并不高。中西部高校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必须予以重视。据统计,2012年,中西部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占全国的65.5%,由于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普遍相对滞后,办学规模扩大与中西部高校办学能力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中西部高校普遍存在重点学科数量偏少、学科专业设置和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还不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体制机制缺乏创新、各高校、研究所、企业、行业等研究协同程度不够。《振兴计划》从全国整体布局出发,力图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大问题,对提高中西部高校水平和全面提升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也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振兴计划》将全部支持地方本科高校,有益于促进教育公平,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以五年为一周期,滚动实施,十二五期间拟投入100亿元支持100所中西部地方本科高校建设。针对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教育部专项支持建设一所本区域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和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高校。地方高校抓住这次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改善办学条件,将有效增加区域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同时,结合区域内“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打破体制壁垒进行协同发展,必将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四、研究生教育全面改革,目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事件回顾

今年3月底,教育部联合发改委和财政部三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我国研究生教育新一轮综合改革日前全面启动,从考试到招生、从培养模式到收费制度都将全面革新,比如取消研究生收费"双轨制",不合格者将予以淘汰等。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7月在北京召开,刘延东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和各行各业骨干力量的主要来源,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

                                                                【摘自:中国广播网2013年7月15日】

●讨论

1. 李东航:从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趋势看,学术型研究生的需求量将趋于稳定,应用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量将明显扩大。因此,必须对现有的研究生培养结构进行调整,进一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模,而且更关键的是切实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建设,在招生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使其彻底摆脱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2.张羽:目前的研究生公费制度造成公费研究生入学后在学业上的懈怠,这也是大批公费制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取消公费制也将在更大程度上消除部分研究生的“懈怠”心理,促使更多的学生积极投身到学术、科研和实践当中,从而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3.安达: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膨胀,很多人开始质疑研究生的质量。《意见》中的28点,每一点都非常准确的指出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不足,并有的放矢的提出改革目标,这就说明过去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在随着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它的不足。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其有效性和现实性。

4.蒋晓霞:这次改革,从研究生招生改革、培养模式、导师能力建设、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奖助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改革意见并制定相应对策,这是适应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作为在读学生,切身感觉到在研究生培养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譬如,一些专业在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培养方式上几无差异,甚至所修课程完全一致。这种缺乏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初衷。

5.葛磊:此次改革的焦点之一便是研究生教育是否应该取消公费制。其实,早在2006年,北大、西安交大和华科便开始了对研究生培养收费机制的改革,2008年更有56所重点高校取消了研究生培养公费制度。7年的探索证明,在相关培养机制完善的前提下,奖学金制更能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贺祖斌点评

对于目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我想起朱光潜先生在《谈修养》一书中说到:“我们辛辛苦苦地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训练出来,有官做官,无官教书。就了职业就困于职业,正当的工作消磨了二三分光阴,人事的应付消磨了七八分光阴。他们所学的原来就不很坚实,能力不够,自然做不出什么真正的事业来。时间和环境又不容许他们继续研究,不久他们原有的那一点浅薄学问也就逐渐荒疏,终身只在忙‘糊口’。这样一来,他们的人生就平平凡凡地溜过去,国家的文化学术和一切事业也就无从发展。”朱先生对那一代青年的看法,时至今日,仍然给予我们警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依然不容乐观。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高端,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关于如何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我认为应该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数量和质量关系。2012年,我国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计划招生规模达到了584416人,而在2003年为267000人,这意味着我国研究生年度招生规模10年扩招一倍多,这样快速的发展,如何来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二是学术型和专业型关系。2009年开始分学制招生,目的是提升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专业学位定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学术型硕士更加偏重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而专业型硕士则更加注重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如何来处理存在的学术型的吃不饱,专业型的学不精的问题,使学生学有所长、术有专攻。三是学习和研究关系。在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的关系上,应以学习促进研究,以研究带动学习,强调研究生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知识学习固然重要,学术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也必须加强。四是质量和能力评价关系。界定好研究学习质量和职业能力的评价标准,也将涉及到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评价。

 

五、高考改革新政策,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事件回顾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内容主要是,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摘自:新华网2013年11月15日】

●讨论

1.谢明明:在历届搜集高等教育的事件中,我都会关注高考改革,关注的核心在于“公平”二字。其实当教育被放到整个社会当中时,就失去了公平。由于地域的不同,城市就学环境好于农村,重点学校好于普通学校。面对这种长期形成的不公平现实,我们的高考选拔制度如何辨析?

2.孔苏:“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措施的提出针对的是当前招生只重考试成绩而造成学生片面发展的弊端。只靠考试来选拔人才,手段单一,不能很好地选拔出真正的人才。而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会给招生方式带来“活水”,适合多类型人才选拔的需要。同时,招生方式的多样化会使学生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雷蕾:部分地区的高考改革涉及到提高语文分值、降低英语分值。但这种做法并不一定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改革如果仅仅是对分值、题量进行调整,而不对考试的题型、内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那么有可能会助长学生学习语文的功利心态,从而背离考试改革的初衷。所以,我认为除了调整分值,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评价方式和考核内容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4.张羽:文理分科的弊端日益显露,一是文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二是理科学生人文知识素养偏低。文理分科使学生缺乏多学科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制约了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从心理训练的角度看,也不应分文理科,因为“精神力量能按照人的意志从一种学科迁移到生活中的各种职业”,这些学科都是通向心灵的训练。每一门学科都有着它独特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理不分科的做法更适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更适合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5.安达: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在这方面的探索就从未停止过。迄今为止,高考科目改革五次,高考技术改革五次,招生体制改革六次。这些改革的出发点之一便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令人担忧的是一个如释重负的学生在青春期,没有了更多的课业负担去占据他的时间,没有人去引导他很好地利用空闲的时间,这样的学生是否会有些迷茫?

6.张原:每一项高考政策的出台都足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争论最多的便是人才选拔与公平,今年亦是如此。“招考分离”、“一年多考”、“学校依法自主招生”等政策的出台,单从选拔人才角度确有极大积极意义。但个人认为,由于城乡的巨大差异、资源的过于集中,这类政策会加剧贫困家庭学生的高考成本、甚至使其丧失有限的机会,从而导致更大的不公平。 

●贺祖斌点评

由于涉及到千家万户,高考问题总是那么引人关注。此次高考改革新政策是从人才的综合素质、健康成才、科学选拔、公平招录等原则出发,对高考的评价、招生两大核心制度进行改革。评价制度方面的改革体现在“减”和“加”,“减”,即将英语科目从原本统一高考的科目中减掉,改为英语社会化一年多考制度,探索由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中介机构组织考试评价的制度。“加”,即基于统一高考成绩,新增“综合素质评价”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形成多因素参照的综合评价制度,符合对综合素质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求。招生制度方面的改革主要突出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的分类、多元录取模式。这将有利于高职院校选拔更适合其院校发展的生源,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积极性,促进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我特别关注的是“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这意味考生凭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就可被高职院校录取,从而减轻那些动手操作能力强但不适合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的备考压力,使人才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与开发。同时,这也将意味着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又一次蜕变和洗牌,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高职将越办越好,部分低水平的高职将被淘汰。我对高考问题十分关注,连续几年高考前夕都发表了文章开展讨论,今年在《广西日报》发表的《高考与教育公平》一文中认为现行的高考制度,正考验着我们的教育公平问题,即高考区域性的不均衡、部分政策性的不合理、高考在城乡教育间的差异性。并指出: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给受教育者机会公平,虽然,我们现行的高考制度尚有许多缺陷,这在客观上就更加迫切需要在制度、政策、现实中进一步改革,让我们社会每个公民,仍然有信心守护那份神圣而又简单的理想:教育公平。

 

六、“慕课”引发教育变革,中国大学教育如何应对

●事件回顾

近年兴起的“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已在全球高等教育界引发热潮,我国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也相继加入“慕课”平台。同时,国内高校认识到,借助“慕课”蕴藏的在线教育革命,不仅能倒逼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用较低的成本进一步均衡国内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中国式慕课”很快由理念变为行动。 

                              【摘自:新华网 2013年10月27日】

●讨论

1.刁瑜:“慕课”在今年受到我国多所名牌大学的青睐,成为一股无法抵挡的潮流。的确,慕课中的课程极为精致,大多由来自世界名校中的著名教授讲课,而且同时在线听课的人数庞大,这也是我国多所名牌学府加入其中的原因。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是“拿来主义”。我们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不断开发、积累我们自己的网络课程,争取形成中国特色的大型慕课。

2.李东航:慕课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等教育模式。借助这一模式高等教育资源可突破地域和时空局限分享到世界各个角落。MOOC虽然会对传统大学教育形成较大的冲击,但不可能取代传统大学教育。正如乔治亚理工学院校长George P. Peterson 所说:“MOOC预示着教育领域有发生颠覆性变革的可能性。它不会取代大学校园教育,但确实向那些每年收5万学费的大学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知识可以从互联网免费获得,你得提供什么才值这5万美元?”

3.葛磊:慕课具有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任何人都能注册,学习者的数量不受控制也无需缴纳学费。只需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通过网络来学习。网络入门门槛低、成长空间很大,加之中国教育市场十分广阔,且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远未完成,面对日益强烈的多样化、个性化学历和非学历教育需求,建设类似于“慕课”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把它推广给每一个有兴趣的学习者,是一个很好的构想。期待看到中国自己的“慕课”。

4.张羽: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可以穿越地域和空间上的局限,弥补各个学校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同时满足学生对高质量课程的追求。这种打破学校的围墙实现的资源共享,对提高课堂质量、培养人才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 “信息爆炸”时代,怎么样过滤出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是一个非常有“技术性”的问题。

5.张原:“慕课”正在颠覆传统教育,首当其冲的是高等教育领域。仅就国内高校而言,随着重点高校大量课程上线“慕课”,优质课程资源的获取将变得更加简单、快捷,地方普通高校课程的未来选择成为一个必须深思的问题。面对“慕课”的迅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届也强烈呼吁:我们必须改革。

6.雷蕾:“慕课”的兴起代表着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并已经在国外广为流行。遗憾的是,自2011年底北大、清华等18所知名大学建设的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便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结果中国“慕课”反响平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个人认为:不是我们的信息技术不够先进,而是学生失去了学习动力和兴趣。如果不能认识并解决这一危机,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我们将更加难以自处。

●贺祖斌点评

身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开放大学教学体系中,我对MOOC的兴起和发展自然会更加关注。MOOC的兴起必将引发教育变革,中国大学教育如何应对?这将是我们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慕课”之风席卷全球,中国教育受其影响也绝非偶然。综观“慕课”的发展,其可以预见的优势是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一是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无论你身在何处,任何时候以最少的成本接受最好课程教学;二是接受知识方式改变了,学生进行网络视频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安排,这样更利于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三是“大规模、开放式”的课程,即任何人都可以注册,数量不受限制,人们可以公开对其进行评论;四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大量优质的网络课程将彻底打破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公平。“慕课”将真正可以做到“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呼吁“面对异军突起的‘慕课’,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学方法手段必须改革!”但是,“慕课”并不会彻底颠覆传统教育方式,也不会完全替代现行的教育制度,只是它在学习内容呈现方式上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在学习方式上更加适应数字化时代碎片化学习的特点,方便学习者自主选择。“慕课”的出现,我们的大学教育教学不得不面对,不能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必须变革。因此,我们在研究“如何教”的同时,也要研究学生“如何学”。大学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之中,注重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研究,要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把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反映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看到,“慕课”虽然有其普通教学无法匹及的优势,但是它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只能作为一种选修式的课程,它无法做到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它的知识容量大,学习者的完成度不高,还要迫使参与者要有很高的自主程度;如何从海量的课程中选择最有效的课程学习,也是学习者面临的问题。

 

七、厦大首设马来西亚分校,大学国际化办学新突破

●事件回顾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马来西亚新阳光集团、厦门大学日前在中马经济合作高峰论坛上签订全面支持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建设的协议。中马双方还宣布,将依托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建设中国东盟海洋学院。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同意大陆公立大学在海外设立分校。分校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新校生源1/3是当地学生,1/3是中国学生,另外1/3学生将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面向全球招聘教师。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0月18日】

●讨论

1.李东航:2004年以来,国外知名大学正式开始在我国设立分校,如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纽约大学上海分校。相较之下,我国高校在国际化办学舞台上较为沉寂,主要因为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办学实力较弱。“985”工程的实施也是为了在我国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985”高校实力正在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准,厦大正是其中之一。马来西亚分校的设立代表了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实力,也是高等教育“走出去”的重要标志。

2.郭云卿:厦门大学此次在海外设立分校,是打破人为行政界限、勇敢追逐真理的大胆探索。厦门大学选择在马来西亚设立分校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马来西亚有很多华人华侨,且大部分华侨都来自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办学,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3. 蒲智勇: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设立分校,是我国高校跨出国门办大学的第一次尝试。在我看来,厦门大学走出去办学,一方面提升了我国高校在国外的影响力,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学习中国;另一方面,分校将面向全球招聘教师的计划也将更有效地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师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实践基础和平台。

4.刁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我国的一些大学已经具备了到国外办学的能力。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开设分校只是一个开端。这不仅满足了中国家长、学生对教育国际化、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加强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提高了我国教育的影响力。

5.张原:国外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如何在所在国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做好分校的建设和管理,突出分校的特色以吸引教师和学生的加入是对厦门大学的巨大挑战。同时,如何利用分校搭建的国际化平台促进国内本部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的国际化也是到海外设立分校的大学所应关注的重要议题。

●贺祖斌点评

非常有幸,我去年在厦门大学挂职任校长助理时期,亲身参与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论证和决策过程,当看到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正式举行分校签字仪式的消息时,免不了有些激动和兴奋!她将成为中国高校走出国门开设分校的首个试水者。自中国借鉴西方经验开办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到如今国内大学走出国门办学,已百年有余。这一百多年里,我们的大学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成长和壮大。然而,一个大国的崛起,必定以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思想文化为支撑,一个国家对于世界的贡献不仅在于经济,而更在于蕴含本民族的思想文化,而大学就是大思想、大文化的载体。因此,中国大学的国际化之路将有助于向世界共享我们的智慧和文化。厦大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办海外分校,我认为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必然性:一是双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厦门大学是由爱国侨领陈嘉庚于1921年创办的,用朱崇实校长的话来说,办分校就是回报广大华侨对厦大长期以来的支持。厦门大学在上世纪50年代,厦大设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海外函授学院,为海外华侨华人提供远程教育。二是学科结构能够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厦大的前沿学科如东南亚研究、海洋科学、工科、商科、会计、中西医药都是中西兼容,有很强的学术品牌,是中国当代软实力的表征,又能够很好的满足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曾经跟厦大邬大光副校长探讨过分校的问题,他对办好分校非常有信心,他认为:“国际化是厦门大学总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陈嘉庚先生早在办学之初就为厦大播下了国际化的种子,我们一定要努力完成校主的这一夙愿。”我们希望中国将会有更多的大学走出国门,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八、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立,开启地方高校发展转型

●事件回顾

由35所地方本科院校发起的“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在天津成立。联盟作为教育部指导的校际协作组织,将围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类型高等学校的目标,组织联盟成员单位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促进联盟成员的转型发展、合作交流、学术研究,推动建立产教融合和协同创新机制,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推动地方高等学校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摘自:中国广播网2013年6月29日】

●讨论

1.张原:相比部属重点高校,地方院校与区域经济的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上。随着大量高职院校升格,新建本科院校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重要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新晋院校应该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甚至研究型大学转型。相反,办学层次的提升,意味着此类院校更应发挥好之前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坚持应用型大学办学之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成立,发出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呼声,并为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助平台。

2.孔苏: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成立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方面的尴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区域经济发展更多的是需要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也是人才需求的主流。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上必须着眼地方发展、合理定位,根据自身特点培养符合地方经济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3.雷蕾:一直以来,高校人才培养结构饱受质疑,主要体现在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面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地方院校必须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的重任。由于应用技术型人才侧重于掌握技术、技能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转变办学思路,积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

4.葛磊:由于大部分地方高校畸形发展,错误定位、盲目开设专业导致高校办学背离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初衷。应用技术大学本应是高等教育的绝对主力,但在我国却重视不够。此次联盟的成立,从形式、内容上均强调了应用型、技能型、技术型专业的重要性,也是应用技术型大学要求提高自身地位的一次呐喊。期待这种形式能够改变我国高等教育过分注重学术型专业的现状,引导地方高校合理地位、健康发展。

5.谢明明: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机构需要大批具有学术功底的文职人员以充实国内庞大的官僚机构。这一过程直到1998年才因经济建设人才的缺乏而宣告结束。新世纪以来,国内经济更加勃发,工商界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愈加庞大。然而几十年的办学惯性,导致就业市场上人才的结构性失衡。在西方国家,应用型大学与学术性大学的比例是8:2,而我国是4:6。不仅数量少,质量同样令人堪忧。由于高考的筛选功能的影响,进入应用型大学的人,并不是一定是有志于工商界的人,而是在高考战场的失利者,他们向学的积极性弱。所以,应用技术大学成立联盟,可以打通孤立办学的局面,共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对于提高我们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水平大有好处。

●贺祖斌点评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可持续发展的蓬勃动力就在于高校发展类型的多样性,只有各类型高校各安其位、突出自身优势、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定位在自身的生态位发展,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然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着高校发展的同质化的严重弊病,目前高校的升格热、更名热,都想向学术研究型高校发展,这导致了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失衡。一方面,高校过去以学术型设置的课程体系所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更多的是需要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高校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成立说明地方高校已经认识到立足地方、专注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区域发展才是地方院校发展的合理路径。近几年,我参加了20多所教育部组织的新建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合格评估目标包含“两个突出”:突出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这实际上,在引导新建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从学校的办学定位、指导思想等顶层设计,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等各环节,提高培养过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当然,应用技术大学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在管理模式、专业建设、产学合作等体制和机制上实现突破和创新。“联盟”将协同解决地方高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进而对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九、呼唤“大学语文”改革,加强大学人文素养培养

●事件回顾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宣布将“大学语文”从必修课的目录中删除,引发了公众的讨论与担忧,在全社会语文素养并不理想的当下,此举对语文而言是否将雪上加霜?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公民语文素养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体现在一些年轻人日常对汉字使用的随意、对汉语言文化失去敬畏之心,体现在一些人对于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崇敬感的减弱,体现在经典文本中蕴涵的审美与道德内涵的被漠视……

                                                          【摘自: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21日】

●讨论

1.张羽:语文是我们优秀文化的载体,也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不重视本土语言的学习可能会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弱化,甚至造成优秀文化传承上的困难。语文对我们来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它产生的是一种隐性的经济效应,经济性虽不像外语那么直观,但它对我们的重要性远大于其他语言。追求国际化,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自己的语言文化,民族的才是最好的。

2.孔苏:大学语文课程在教育部颁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后,从政策上已经成为了非汉语言文学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人大的做法只是全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一个缩影,实际上我国按规定将《大学语文》课程当作必修课程的高校寥寥无几,一般都是以选修形式进行,甚至存在不开设的情形。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母语教育、人文素养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取消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中断了学生从小学以来学习语文课程的传统,更使现在学生本就不怎么重视人文课程的状况进一步恶化。

3.蒋晓霞:大学语文课堂应是生机盎然、不同思想激烈碰撞,这对学生审美的提升、心灵的净化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所以,部分高校将“大学语文”从必修课的目录中删除、甚至停开,着实让人担忧,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给学生灌注知识,素养的提高也尤为重要。

4. 蒲智勇:如今,大学生普遍阅读面狭窄,很多学生既不关心时事新闻,也不阅读文学经典。将大学语文从必修改为选修课,不禁再次引发了我们对于汉语文化学习、传承及创新的忧思。我认为,汉语不仅仅是作为交流的工具而存在,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素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够,与高校部分老师传统、枯燥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处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受网络和高科技产品的影响,普遍变得浮躁、功利,这对于汉语学习也是一种很大的冲击。

5.方玉佩:综观国外及港台地区高校,无不把母语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体系。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在学生人文素养日渐下滑的趋势下,语文课程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内地高校对语文课程教育的漠视,我们必须深刻反省。不能简单用“市场原则”来决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命运,内容的刻板和僵化也不是大学语文课程成为选修课或者取消的理由,如何选择课程内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贺祖斌点评

正如人民大学所分析的那样:“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存在定位不清晰、师资不均衡等缺陷,对大学汉语进行课改,是为了强化大学母语教育,且以加强能力、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为主要目的。”另外,在功利化思想主导教育的背景下,大学语文由于“不实用”,而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步。目前大学生母语素质不高,一般的习作中普遍存在错别字、病句的现象,加上计算机的应用,能够熟练、准确、得体地使用汉语的学生,越来越少。因此,我认为,《大学语文》的开设方式和类型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母语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而言,希望通过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培养人的一种素养。素养是“一个人面对问题时的视野和底蕴”,它包括文化、道德、政治、专业等素养,属于大文化的范畴,对认识过程、思考过程、决策过程起作用,素养是一种“文化软实力”。这无疑对《大学语文》寄予了更高的要求,传授内容所肩负的责任不再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字词含义的解析和必要的语法知识、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一种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另外,完全要大学语文承担起人文教育这一任务,也确实值得商榷。从长远的角度看,丰富大学语文的内涵,加强在传授母语素养方面的内容,教学方式从重视工具性转向重视人文性,才能让大学语文走出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素养培养的路径。

 

十、高校恶性案件频发,学生心理健康再引关注

●事件回顾

2013年4月1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饮水中毒,经抢救无效后于16日死亡。经警方调查,其室友林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后林某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从1995年清华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事件,到2004年马加爵案、2006年南京大学5.23杀人案、 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再到2013年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口角刺死室友案。那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一颗颗扭曲的心灵,震惊社会。

                                                                    【摘自:人民网2013年4月17日】

●讨论

1. 李东航:大学生恶性案件频发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外部原因来看,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大转型阶段,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社会不公平感的存在,容易促发人们的焦虑、挫败感、无助感、报复社会等情绪和行为。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同样无法回避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从内部原因看,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免疫能力不强,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由于功利化的教育,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校的心理救助体系也不完善,导致这部分学生在遇到压力或挫折时,倾向于通过极端方式解决。

2.方玉佩:大学生犯罪屡禁不止,事件发生之后总是会掀起轩然大波,在惋惜良才逝去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将视点再次转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健全学生人格任重道远,大学教育往往忽略学生心理辅导,很多心理咨询室往往形同虚设。如果大学校园能够提供学生表达情绪的平台,将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3.蒲智勇:社会需要的不仅是有学识、有才能的人,更需要心智健全、乐观向善、积极上进、具有很好适应能力,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健康发展的人。所以,高校在关注学术、科研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大学生品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有用之才。

4. 蒋晓霞:按照常理,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心智的健全程度上应该是能够符合一个正常人的要求。但由于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和冲突长期淤积导致心理扭曲,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内做出非理性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加大对学生心理关怀的力度。当前高校的心理教育多停留于形式,心理教育只是一两次讲座,且只给学生一些理论和概念,无法满足服务学生的需求。只有真正将学生心理重视起来,才能做到以生为本,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5. 刁瑜:大学生恶性案件所揭示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通力合作才能较为有效地得以解决。社会要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氛围,要健全管理机制,促进公平正义;学校应健全学生心理救助体系,使学生不良心理得到及时化解;家庭要强化亲子沟通,用爱去融化心理坚冰抚平心灵创伤。

6.郭云卿:高校学生恶性事件的频频发生,显示了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欠缺。虽然各高校早已开设各种心理辅导课程或心理咨询服务,但收效不大,一方面因为该类课程或服务不能认真落实;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心理健康认识不够,遇到问题没有第一时间寻求心理帮助。针对此种情况,为了减少悲剧的发生,各高校应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落实力度。

●贺祖斌点评

我记得在2008年的“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评析”时就“大学生心理问题凸显,心理健康教育需反思”进行了分析。今年又将相似的问题提出,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仍然是社会关注的话题。心理健康程度是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据中国疾控中心统计,约16%—25.4%的在校大学生有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和抑郁等心理障碍。加之近些年来高校校园恶性事件频发,矛头都指向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在较大范围内启动。同时,高校已投入了大量资源,配备了相应的师资,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每当发生校园恶性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会成为讨论的话题。从高校管理者的角度看,我认为,大学生恶性事件发生,其原因有几方面。首先,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受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的影响,而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具有较强的行为自主能力和认知能力,其心理状况变化难以提前发现并采取心理干预。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其次,作为社会人,当面临外界巨大的压力、自身情绪的极大波动等,都可能做出过激行为,但这不能简单归结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心理问题很多时候是社会矛盾、人际交往障碍的反映。再次,受学习、生活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也在不停波动,如果仅仅是一个情绪上的变化问题,当作心理问题来过分对待,“过分的紧张必然导致不适”,只有当我们用平常态度来看待心理问题时,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才可能坦然走进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寻求帮助。当然,根据大量案例表明,家庭教育与沟通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上有着其他途径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高等学校必须担负起教化之责,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应该从制度上建立心理观察和调适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预防角度出发,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同时,学校应该加强人文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与艰难,对生命多一份敬畏!只有敬畏生命,才会珍惜生命。

 

●盘点总结

每到年底,是我们这个学术团队最兴奋的时刻,在筛选今年高等教育领域里所发生的有影响的事件中,我们为这一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兴奋,也为大学教育改革的成就和变化而自喜。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的高教改革更加体现公众的期盼,“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推进学校去行政化”等都可谓切中高等教育改革的要害。本年度十件大事的评选也是根据今年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特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影响高等教育的改革政策和措施,三中全会的高等教育改革措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研究生教育改革、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高考改革新政策等,这些事件代表了未来几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另一方面,是大学改革与发展实践,大学章程制定、“慕课”引发大学教育变革、大学国际化新走向、大学人文教育、大学生心理问题等,这些事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学校的改革、创新及存在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当然,还有些不少事件曾经引起社会的关注,比如教育部出台《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大学毕业生“最难就业季”、华中师范大学管理体制改革、浙江大学校长任命引争议等,这些事件同样在一定领域反映着大学改革的变化。本次所选的十件事只是2013年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我们希望每年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剖析高等教育发展的机理、把握发展的特点、揭示发展的规律。

对于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事的整理与盘点,仅代表本次沙龙讨论的观点。另外,值得说明的是这些事件都是在收集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相关资料并经过多次讨论基础上形成的,部分评述采用了已经发表过的观点(篇幅所限,未能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收集的信息和参与讨论者的水平所限,其中的观点肯定存在些许漏洞和偏差,希望诸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2.

[2] 李克诚.大学章程为何“难产”[J].南风窗,2013(26).

[3] 教育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N].中国教育报,2013-5-23.

[4] 郭少峰.我国研究生年度招生规模10年扩招一倍[N],新京报,2012-5-23.

[5] 熊丙奇.“一年多考”还不是真正的社会化考试[N].北京青年报,2013-12-14.

[6] 曹继军.“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7-16.

[7] 朱光潜.谈修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资源配置与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9] 仰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10]秦朝晖.论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内容构建[J].教育研究,2012(11).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