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科研成果
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科研成果 > 正文
★2021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评析 ——“高等教育大事年度盘点”学术沙龙
来源: 作者:贺祖斌 时间:2021-12-28

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评析

——“高等教育大事年度盘点”学术沙龙


主持:贺祖斌


研究生:刘微微、周坚和、段文星、杨婷婷、何俊生、黄春蕾、王文丽、张颖佳、陈庆文、黄  令、李  娜、孔  苏、郭云卿、王国亮、谢明明、陈丹丹、郭彩清、伊丽宇




贺祖斌,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为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编者按


      由贺祖斌教授主持,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的“高等教育大事件年度盘点”学术沙龙到2021年已经举办了16期,并先后出版了《中国大学这五年(2005-2010)》(2011版)、《中国大学这五年(2011-2015)》(2016版)、《中国大学这五年(2016-2020)》(2021版)等系列论著,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这种积累多年的讨论形式和成果得到学术界高度认可,该学术团队汇聚国内多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继续对“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坚持独立评析。我们期待每年以这种专业性、针对性的探讨,管中窥豹,见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接续“十三五”中国高等教育辉煌成就基础上,开启“十四五”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征程。思考大学是高等教育学者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总结大学发展,升华大学精神,是我们坚持的共同追求。纵观2021年,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我们选评的这些事件将为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建党百年:中国高等教育砥砺奋进

 

事件回顾: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94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有0.26%,高校在校生仅有11.7万人,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在学总人数达到4183万人,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1]

【2021-06-30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讨论:

 

李  娜: 建党百年是中国高等教育探索的百年,历经了由精英化、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的阶段,逐步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升级,从外延发展到内涵提升的转型,构建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放眼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在秉承根植本土、融汇世界的格局中,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赓续民族伟大复兴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高等教育。

 

刘微微: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镌刻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发展。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量”到“质”的飞跃发展,演绎了高质量、内涵式的时代命题;深刻回答了为谁办高等教育、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怎样办高等教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建立起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坚守初心向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奇迹。

 

王国亮: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94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有0.26%,高校在校生仅有11.7万人,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在学总人数达到4183万人,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谢明明:百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跃进,特别恢复高考以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1.55%上升到54.4%,迈进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门槛。普及化阶段,需要探索形成更具中国特色、多元并行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以顺应当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高等教育新格局。

 

张颖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是一部不断探索自身、不断寻求与外部相协同的奋斗史及实践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唯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高等教育才能实现最大发展优势及治理效能,二者交融交织,共同实现国家的发展繁盛。

 

贺祖斌点评: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百年来,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与国家共命运、与人民同相依。建党百年,经过艰苦卓绝岁月和砥砺奋进实践,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曲折发展过程,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转折,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后迈入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阶段。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百年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地位在办学实践中得以确立,形成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精英化、大众化到普及化,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实现了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越;从阶级教育到革命教育、到国民教育、再到现代教育,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丰富了政党领导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2]从革命时期的艰苦奋斗到建国初期的艰难探索,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曲折前进到改革开放时期的革故鼎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肩负的使命重任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深入总结党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规律发现,党的全面领导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的本质特征,党的机构是党领导高等教育的组织保障,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校治理的必然选择,以人民为中心是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
      如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站在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正在开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立足十四五,面向 2035,必须把党的最新战略部署转化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我在《中国高等教育强国路径演变及其建设方略》一文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高等教育强国的主体目标,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引领和力量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理论精髓也是对国际高等教育实践经验的吸收借鉴更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追求和方向。[3]
      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二、人才强国:擘画新时代人才工作蓝图

 

事件回顾: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4]


【2021-09-28  来源:人民日报】


讨论:


刘微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全面擘画出新时代人才工作蓝图。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高等教育责任重大,高校应成为人才培养的排头兵。坚持“以我为主”的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化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作用,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人才战略的融合。
杨婷婷:近年来,国际间“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为促进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迫切需要大量掌握现代技术技能、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要在普遍提高社会人力资本价值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使之成为经济社会持续进步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更加明确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担当。
陈丹丹: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但是,如何培养适应新中国发展需求的人才?如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何“留才”?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落实人才强国战略。
谢明明: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历史阶段,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主动发挥实验创新、科研平台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与企业产学研协同攻关,打造一批科技人才队伍,助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王文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能仅是被动地满足短时期的社会需求,而是要实现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在战略科学家的引领下,实现人才推动社会、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


贺祖斌点评: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建成“人才强国”确立为2035年远景目标。此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正是对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切实遵循。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很好的诠释了当前我们国家新时代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接受的新挑战以及要完成的新任务,也更加坚定了以深化改革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务实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的讲话明确了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战略目标,设定了重点任务,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举措,清晰指明了当前人才工作的前进方向并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5]

      “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于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与引进。正如清华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言:“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地方、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要打造大批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同时,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和大批卓越工程师。

      基于此,我所在的学校将“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结合正在实施的人才队伍建设的“四大工程”(育才、独秀、叠彩、领雁),我认为,当前高校在人才工作中,应从以下几方面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持:一是将中央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形成“高层次人才不可替代”的共识,创造尊重、包容、和谐的大学文化氛围,创新用人观念,秉持“不拘一格选人才,敢为事业用人才”的理念,大胆启用人才。二是针对教师队伍不同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需求,优化人才梯队建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三是深入实施优秀人才年薪制及教师岗位分类考核、职称评审分类评价,进一步优化人才分类评价激励制度,实现教师与学科的差异化发展。四是实施人才队伍发展战略,优化专任教师、管理人员、技术支撑三支队伍结构,加强队伍的竞争力,强化国际学术交流合作能力。五是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围绕选才、育才、引才、用才、留才五大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努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良好的人才工作和成长环境。



三、职教大会: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


事件回顾: 


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6]


【2021-4-13 来源:教育部网站】


讨论:


何俊生:高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年来,民间固有的思维窄化了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二等公民”身份深深固植于民间立场中,造成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只腿长一只腿短”的畸形发展。在当前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需求愈加紧迫的情况下,唯有尽快通过立法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切中肯綮,提高职业教育地位,才能逐步消解民间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偏见,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黄春蕾: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聚焦重点,改革创新,合理配置资源,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改革,并规范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协调发展。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之下,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尤其是高职大规模扩招后,职业教育更应把握好时代机遇,处理好质与量的发展关系,实现职业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


张颖佳:专业化、技术型字眼都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在其定位上,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为主,能够推动国家的制造和服务水平向前、向上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应当以社会发展需要为立足点,以专业技术能力为核心,以打造一流的职业教育人才为目的,通过构建具有现代职业特征的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性、技术性与应用性。


陈庆文:在《意见》中我注意到两点:一是分类,指出要办“职业本科”,这是我国高校分类发展的一大举措,并且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本科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二是融通,不仅强调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要贯通,不同类型的教育也要融通。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为职业教育和学生本身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郭云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曾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广泛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创新创业、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系列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出台,将为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补齐短板、扫平障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贺祖斌点评:


      在新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可以说,从未像今天这么重视职业教育。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时刻,新时代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正是在此背景下召开的。此次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大会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将职业教育置于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首次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而非一个教育层次。我认为,这对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类型与层次,明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联系与区别,指明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均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指导安徽、贵州、甘肃等地职业学校,认真聆听广大教师学生的宝贵意见,全面阐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反复强调职业教育在制造强国、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动职普融通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的国家资历框架,完善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尊重技能教学的内在规律,以工匠精神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驱动力;深入研究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合作的中国模式,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教育理论。另外,我在《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大要点》中指出:要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认识到二者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解决转型发展过程中二者的同质化问题。[[]]此次大会凸显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四、成效评价: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事件回顾: 


2021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以下简称《评价办法》),明确提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不能数论文、数“帽子”,不能简单以条件、数量、排名变化作为评价指标。《评价办法》是在总结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基础上制定的,对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


【2021-03-24  来源:光明日报】


讨论:


黄  令:这是开展双一流建设五年一个周期以来的第一次建设成效评价,所形成的的评价体系必将对之后的双一流建设、评价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新增补的双一流高校、学科也使得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格局更加完善。


王国亮:《评价办法》强调内涵发展不仅是高校及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成效评价的根本导向。从《评价办法》可以看出,内涵发展贯穿于建设成效评价定位、目标、标准、过程等各方面、各环节,这标识出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坐标维度,指明了“双一流”建设的根本方向。


郭云卿:《评价办法》体现了国家对解决学科评估“指挥棒”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贯彻落实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决心。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采用“大学整体评价+学科评价”评价模式,破除以往的“五唯”痼疾,加强学科建设的全面牵引,突出“双一流”建设中一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黄春蕾:《评价办法》是对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的教育评价,评价中不计分、不排名、不判定建成一流与否,关注高校和学科的总体建设成效,旨在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发挥优势促进特色发展,引导高校关注探索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不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世界一流。


王文丽:该评价办法里面增加了“典型特色案例及其他写实材料”,在定量的基础上结合定性的材料作为辅助。但是对于“软性”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应该有其较明确的规定,来保证定性评价的公平。


贺祖斌点评:


      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办法》对总结我国首轮“双一流”建设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办学导向。《评价办法》强调要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综合评价中,科学评判高校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回应、重大原创性创新成果的产出以及对行业产业及区域发展的贡献,明确将高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聚焦社会服务贡献作为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和评价的基本原则。
      评价办法中,强调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发展性、诊断性评价,确立了评价的性质与定位;强调坚持党领导下的正确办学方向、全面发挥大学功能,指明了评价的重点和关键;创新提出了设立“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多元复合评价视角,体现了评价的复杂性、全面性;强调以评价促进“双一流”建设,明确了评价的日常动态监测地位。[[]]通过此轮评价,积极引导高校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充分聚焦国家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和科研体系,不断提升学科建设与国家需求的契合度,围绕国家需求确定科研方向,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对接、联动,实现产学研用的全面协同发展,提升高校科研对国家创新体系的融入度。同时还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旗帜鲜明地鼓励和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和顽强攻关,突出教师思想政治引领,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调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坚持教师评价以质为先、量质并举的原则,摒弃在评价中对论文、项目和经费做简单加法,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
      在成效评价内容方面需要有侧重点,成效评价由大学整体建设评价和学科建设评价两部分组成,大学整体建设评价,分别按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六个方面相对独立组织,综合呈现结果;学科建设评价,主要考察建设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的综合成效。这也体现了“双一流”建设中的建设要素。
      近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强调: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要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育人,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五、 “双减”政策:中国教育改革新起点


事件回顾: 


7月24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10]


【2021-7-24 来源:新华网】


讨论:


孔  苏:以往有说法认为我国培养不出顶尖科学家或研究者,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中小学阶段学生被训练成考试机器,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是被动应付。“双减”政策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甚至是解决这一难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基础越好,越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郭彩清:从生源的角度来看,基础教育的生源质量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双减”政策主要目的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压减校外学科类培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以便为高等教育提供更优质的生源。


张颖佳:“双减”政策的实施对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的重要实施点。 


周坚和: 这些年,教育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教育生态体系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学校违规抢夺优质生源、师资,有的机构公然侵害群众利益、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有的地方出现“择校热”“天价学区房”“五唯”等乱象,“双减”政策的发布,将对此类乱象予以有力打击。


伊丽宇:在“双减”政策的实行背景下,教育培训机构进入寒冬,原本在教育培训机构实习的师范毕业生受到该政策的影响不得不处于待业状态;同时,疫情所导致师范热现象,形成功利性报考与社会需求失调,学生就业难度加大。为缓解因“双减”可能带来的师范生就业压力,高校应提供多元、多渠道招聘平台,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就业资源及就业机会。


贺祖斌点评:


      我认为,教育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只是其中一个子系统,它们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发展的,任何一项基础教育的改革政策会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教育公平问题也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让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获得接受均衡教育的机会,实现教育在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保证人民群众的幸福获得感,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建立教育公平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双减”政策的出台,在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社会、学校、家长十分关心下一步的走向。作为教育公平强有力的保障手段之一,提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断优化教育政策、公平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和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不因不同社会阶层所占有的文化、社会、经济资本不同,影响阶层成员在学校、层次、专业以及教育方式选择上的差异而带来的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能有效促进社会阶层流动,避免阶层固化,实现国家保证教育公平的初心。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高等学校带来一些影响。第一,在高考招生方面,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改变家长“高考定终生”的旧观念,关注学生五育培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升高校生源质量,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减”政策对教培行业的最强监管和治理以及大量裁员,有可能对高校师范生就业机会、就业渠道和就业率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压力,迫使高校为适应新政策、新形势而加大改革力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双减政策的目标是大力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这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根本之策。而满足和支持这一根本之策的条件之一是配足配齐教师,在校教师配备名额的增加以及相应人才制度的出台,反过来也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第三,民办高校的发展,在市场规模的对比下,对民办高校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选择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倾向性影响。



六、审核评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现实关切


事件回顾: 


2月3日,教育部于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聚焦评估重点难点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体系,保障“十四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解决高等教育评估领域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这是党和国家赋予高等教育评估的时代责任,意义重大、使命光荣。[12]


【2021-2-8 来源:光明日报】


讨论:


周坚和:本轮审核评估制定了两大类评估标准,设计了三级指标体系,评估程序加强了对审核评估之后的限期整改和督导复查,让评估“长牙齿”,让审核评估不只是停留在报告里,更要落实在高校的持续改进当中,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的,全面推动高校积极构建产出导向和持续性改进的大学质量文化。


李  娜:审核评估是中国特色“五位一体”评估制度中,以考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达成情况为核心的一种院校评估模式。与首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相比,新一轮审核评估体现了三个“升级”:一是发展理念升级;二是评价范围升级;三是评价方法升级。


黄  令:本轮审核评估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在方式方法上坚持创新。深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切合了疫情背景下高校线上教学常态化开展的实际。下一步应就如何对高校线上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监控与评估以及如何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位点与学科评估等政策进行优化整合进行思考与探索。


孔  苏:接受评估是高校的重要工作,“迎检促评”等口号屡见不鲜,保持一定压力有利于高校开展评估工作,但“为了评估而评估”的心态和做法是不可取的。方案中规定,“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免于评估考察,切实减轻高校负担。”高校应秉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理念,保证办学质量,才能真正实现“减负”。


陈庆文:新一轮审核评估,我重点关注的是如何落实“克服”的问题,如在审核评估中如何评价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问题,这些非数量可计量的指标如何设定、如何评价,这既是一个操作性问题,也是改革的系统性问题。



贺祖斌点评:


      从“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到“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也反映了新一轮审核评估强调把立德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加强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审核,真正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教育教学评估是高校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治理机制。201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正式形成我国“五位一体”评估制度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2021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为统筹规划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提供了总纲。多年来,我参加过60多所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今年有幸参加教育部新一轮审核评估的试点评估工作(安徽大学),结合评估实践,我认为新一轮审核评估有如下三点最为值得关注: 

      第一,以解决评价指挥棒问题为导向,是促进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诊断仪”。新一轮审核评估针对“五唯”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旨在引导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第二,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是筑牢普及化阶段本科教育质量的“保障屏”。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质量”成为时代命题,“多样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本轮审核评估抢抓发展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总基调,以分类评价为路径,采用两类四种评估“套餐”,对高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质量保障体系情况等方面综合考察,引导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精准定位。第三,以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为重任,是引导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新一轮审核评估以有效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从评估思想理念、要素指标、政策资源等方面引领高校聚焦本科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鼓励高校实施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需要注意的是,教育部明确指出本轮审核评估“长牙齿”,督“红线”,增设审核评估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工作台帐,采用“台账销号”方式一抓到底。

      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本轮审核评估的重要意义,树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正确评估观,积极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悟深吃透指标体系的内涵要义,明确审核评估工作任务,融合发挥高校内外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七、学位点增列:高校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


事件回顾: 


10月2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关于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等文件,经审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新增学位授权点名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14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等25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可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等20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长治医学院等18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13]


【2021-10-26 来源:教育部网站】


讨论:


段文星:最新增列的博硕学位点反映我国高校在推进基础学科建设步伐的同时,也扩大了在人文社科、工科、医学等领域的学科建设规模。满足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现实需求,深入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从规模增长与体制完善阶段进入质量提升与内涵式发展阶段。


黄  令:在高等教育国家和地方“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学科作为高校建设的基本单元目前被推崇到一个无以复加的地位。“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和重心在于学科。学位点增列是一个学科建设过程中里程碑式的节点,快进则成为地方一流学科甚至有机会成为国家赋予重任的“世界一流学科”,慢进、不进则有可能被动态调整乃至撤销。


何俊生:博硕学位点作为一种战略性稀缺资源,从总体层次上来看,其数量及布点情况反映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布局;从业务层次上来看,其设置情况涉及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及能力;从职能层次来看,学院可借助博硕点设置制定针对性方案,携手企业,实现产学研融合,深入推进学院、高校、地方、企业一体化发展。


伊丽宇:学位授权点的增加不仅仅关乎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高校发展的高度和深度,因此各高校在申报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同时,决不能盲目扩张,要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专业特色进行申报。在扩大学位点数量的同时更要关注对博士、硕士人才质量的培养。  


孔  苏:当前,诸多高校都在极力争创学位点申报建设,这其中有以下现象值得关注。在学位点申报过程中,为了满足申报条件,某些高校可能通过大量引进人才,以此充实申报资格,而当相应学位点获批后,高校进行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可能消退。有的甚至在学位点获批后,“断崖式”拒绝招聘甚至裁撤已进人才,其功利程度可见一斑。要杜绝只重申报轻建设的不良现象,实施外部学位点动态审核和监督制度,以及构建高校内部自我监督与评价机制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贺祖斌点评: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根据整理统计,新增225所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高校中,排名靠前学科有数学28所、物理23所、生物19所、化学16所、马克思主义理论16所等,这也反映了国家加强基础学科的导向。新增8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高校中,排名靠前学科有生物与医药14所、电子信息12所、材料与化工11所、土木水利11所、资源与环境11所高校。其中,2020年新增硕、博点最多的高校是石河子大学,新增16个(博士2,硕士14),其次是青海民族大学,新增硕士15个;南昌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新增博士点最多,各为9个。另外,审核增列且需加强建设的有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20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每次学位点的申报与建设,高校和社会都十分关注,实际上其根本涉及到学科建设。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宏观战略背景下,学位点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成效,因此,学科建设被赋予更为重要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一是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科建设是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高校学科建设要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树立一流意识,贯彻一流标准,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二是凝练学科方向,找准学科生态位。找准学科发展的生态位,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布局,加强与区域发展的密切联系,聚焦产业变革新领域,凸显办学特色。结合改革和发展实际,明确优势和不足,以当前最重要、最关键、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改革突破口,做好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在核心、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方向上狠下功夫、力抓成效。

      三是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始终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和根本立足点,培养质量和效果是建设质量的最集中反映。而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师资队伍的结构和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和学科建设质量的高低。

      因此,要立足人才培养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路径,打造一批拔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素养和创新能力、营造关心支持教师发展的环境,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教育生态。



八、乡村振兴: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


事件回顾: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要求,2021年5月14日教育部等四部门于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对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要求。[14]


【2021-05-14 来源:教育部网站】


讨论:


杨婷婷:近日,清华、人大等19所高校发起成立乡村建设高校联盟,联盟旨在汇聚高校力量、助力乡村建设、搭建服务平台,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撑,开展“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为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和服务农村现代化贡献高校力量。


何俊生:今年是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开启之年,继续实施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具有重要意义。自2012年专项计划实施以来,累计录取学生近60万人,建立起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充分实现了对贫困地区由“输血”到“造血”的质的转变。


郭彩清: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阶段后,高校仍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为乡村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与有力的人才支持。


段文星: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高校利用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和乡村干部培训计划等活动,为乡村地区培养优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陈丹丹:《意见》中“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实施中发挥高校相关学院的师资优势,为乡村的干部提供学习的渠道,使高校理论知识与乡村实践活动碰撞出新的振兴思路。在乡村学校层面,培养乡村教师队伍的同时加强乡村校长先进学校管理的培训,使得教师留得住、学生招得来。



贺祖斌点评:


      今年8月份,我在接受《社会科学家》杂志访谈时就如何“发挥高等教育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强调: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乡村产业发展,利用专业集群优势,对接乡村产业,让高校的专业优势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二是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绿色生成和优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三是科学技术服务,高校要创新现代农业产业的核心技术,高校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四是乡村文化教育,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五是人才培养服务,高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动力,输送更多适宜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六是基层组织保障,通过派驻科技人员、优秀人才下基层输送农业技术,强化基层组织工作支持。[15]
      今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这充分证明教育是实现脱贫的重要手段,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16]在新阶段,如何做好教育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我想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继续做好高校对口帮扶工作,建立健全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保障机制。具体包括乡村教师队伍保障、贫困学生资助保障、优质教育资源保障、毕业生就业保障等。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对口帮扶工作的重心应转向帮助乡村地区发展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落实和打造升级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第二,由教育扶贫到教育扶智,高校做好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持。不仅要教育扶贫更要教育扶智,教育目标由“输血”向“造血”转变,高校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智力支持角色。高校利用独特的人才、学科和专业等优势,向乡村提供必要和适切的智力资源,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有计划定向培养乡村人才。第三,深化校企合作,带动乡村企业营收创利。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乡村产业的振兴,乡村产业多与农业相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应当主要依靠校企合作。高校提供科技支撑、人才支撑,乡村企业提供实践平台和各类孵化基地,双向合作,共同发展。第四,鼓励社会参与教育扶贫巩固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伯顿·克拉克经典的“高校-政府-社会”一般关系论述,也适用于特定的具体领域。乡村振兴关系全社会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会助力高校更好发挥教育功能、突出教育优势,加强对乡村产业等方面发展的全面支持。



九、职称改革:制度优化推进高校师资建设


事件回顾: 


2021年元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指导意见》指出,要遵循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分类分层,科学评价,充分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17]


【2021-1-27 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


讨论:

 

王国亮:当前在高校中不乏有教师仍“以评职称为核心要务”,漠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缺少对本科教育教学的足够投入,从而教学质量难保障,教学创新难突破。因此,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既要“破”,更要“立”,尤其是注重对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的评价,从顶层设计上转风向、立规矩。


黄春蕾:我关注到职称制度改革提出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注重质量评价。但是,关于质量如何界定?对于代表性成果质量高低如何评定?评定标准怎么设立?评定标准的设立是否会有所侧重?这需要在制度层面给予合乎规范的设计,才显公正。


陈丹丹: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是教师晋升的渠道之一,也是教师发展的外驱动力。但由于职称名额的有限,需要科学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周期,让优秀的青年教师有评选的机会。同时,不仅要有进入机制,还要有退出机制,定期的评定抽查“严评严出”,有利于教师队伍管理的公平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杨婷婷: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具体践行,分类别、分层次地对教师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是对科研绝对崇拜的一种修正,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对“数”的盲从转向对“人”的关注,从对结果的侧重转向对过程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减少晋升中的内卷现象,为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打造良好生态。


刘微微:长期以来,高校教师职称考评只关注论文、项目、期刊评价等量化指标,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隐形指标“边缘化”,造成“伤教学”“伤科研”“伤教师”等乱象,特别是在当前部分高校“非升即走”机制的驱动下,引发了高校“青椒”向“青焦”的转变。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鼓励高校探索科学、合理、多元的评价机制,能从制度机制层面有效破除“五唯”顽瘴痼疾。



贺祖斌点评: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是落实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具体措施之一。高校教师职称改革,直接涉及到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和重大关切。从教师评价来看,重科研轻教学、重教学轻育人的评价取向在现实中仍然存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与导向,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还未得到全面落实:一是评价内容不够全面。如在职称评价中,评价标准侧重于业绩成果、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的评价,对申请人岗位适应性、学科贡献度等评价因素不突出。二是评价标准同质化,没有建立分层、分级、分类的评价目标和指标体系,忽视了对学科差异,岗位、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关注,造成学科间人才发展不均衡。三是评价方法单一,在评价指标设置上主要以量化考核指标为主,例如,科研业绩重在考量项目数量、级别,成果数量、刊物级别、影响因子等,教学业绩重在考量教学工作量、课堂效果、学生评价、教学改革项目奖励数量、级别等显性的量化成果,忽视对教师学术道德、敬业精神、成果本身质量、学术贡献和社会贡献的质性的内涵式评价。四是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对教师和教师科研工作作出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需要从不同渠道收集评价信息,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第三方专家匿名评估、校外评委、利益相关者参与不足,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此,在高校职称制度改革中,应该重点把握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完善职称评价标准: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完善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考核办法;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把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主要标准,强化教学考核要求,突出教书育人实绩,注重对履责绩效、创新成果、人才培养实际贡献的评价;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结合学科特点,探索多种成果形式,将高水平成果作为代表性成果,注重代表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建立并实施有利于教师潜心教学、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另一方面,建立职称创新评价机制:分类分层评价,结合学校特点和办学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按照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等岗位类型,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分层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价,提高职称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针对性;建立重点人才绿色通道,引导教师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十、规范办学:教育部严控高校异地办学


事件回顾: 


2021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逐步清理规范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严格把握“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等多项要求。在《意见》中,教育部指出,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18]  


【2021-08-13 来源:教育部网站】


讨论:


陈庆文: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高校办异地校区、办分校的情况,大多数异地校区和分校最后走向了独立,成为母体之外新的高校。在教育部严控高校跨省异地办学行为后,另外一种发展方向值得探索,即在本省其他地市新设校区,最后发展成为类似美国州立大学系统形式的多校区办学模式,我国高校中山东大学作出了这种努力,使得高校和所在省份实现了“合作双赢”。


郭彩清:存在即合理。高校异地化办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校与接受地的双赢局面,高校利用接受地的资源达成规模扩张、影响力扩大的目的,分校的到来也弥补和均衡了接受地的高等教育缺陷。教育部严控异地化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观的价值转向,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关注内涵建设,督促高校保持适度发展规模,转而追求卓越教育质量。


周坚和:教育部严控高校异地办学,是新时代促进高等教育公平、规范教育资源分配、优化高等教育格局的举措。高校分散资源办学,势必带来管理层次增加,运行成本加大,管理效率降低,造成资源浪费。此外,跨省办校难免会水土不服,对本地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程度仍需考量。


段文星:高校异地办学涉及诸多重要事项变更,不但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巨大,而且浪费土地资源,极易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造成师生工作生活上的各种不便,容易给高校内部管理带来很多问题;同时也削弱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导致凝聚力不强,不利于高校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伊丽宇:资源分配是高校在异地办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就业资源分配方面,用人单位一般会在高校总部进行招聘,而参与到分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数量少且招聘需求单一,个别专业对口岗位较少,就业率较低,不能满足分校区众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等,这就需要各高校在异地办学时对就业资源分配进行深度思考。



贺祖斌点评:


      近年,高校异地办学似乎成为一种风潮,社会给予高度关注。到目前为止,高校异地办学主要有几种模式:一是重点高校异地分校区办学模式;二是重点高校异地合办独立学院模式;三是地市高校省会聚集模式;四是高校独立学院或普通高校去中心化异地办学模式。[19]其中,大家关注最多、争议最大的是第一种模式。从2018年开始,我国的异地办学政策已经收紧,但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共谋”下,我国高校异地办学依然势不可挡,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共有5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异地共设立了166个机构,且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其中深圳、苏州、青岛位居前三,这些都是经济发达地区。

      从高等教育适应论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异地办学对于高校和接受地是一种双赢的结果。高校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接受地政府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可以得到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的有力支撑,真正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衔接。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中心城市,地区的分布比较分散。高等教育资源由富集地向贫瘠地流动,将有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如双一流高校到西部地区办独立学院。但也出现了高等教育贫瘠地区的高校到东部地区设立机构的情况,如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纷纷向东部地区布局。这种情况会加剧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异地办学以后,高校可增加收入和引进优质师资,但是对于高校所在地而言,还是存在优质师资外流风险。异地办学高校对于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将会削弱,也将使我国高等教育分布不均衡的现状进一步加深。所以,教育部在今年出台的《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20]。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已经形成异地办学机构的招生、管理、教学等一系列问题,或承认已经形成的办学格局?对正在兴办的异地校区,是停办?还是取消?我们相信地方政府、大学会按照有关政策妥善处理好相关问题。


盘点总结


      今年选取的高等教育十件大事,首先,聚焦高等教育整体规划与布局。建党百年推动我国进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阶段,并提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擎画新时代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蓝图;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开启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新时代。其次,突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现实。“双一流”建设评价办法统筹推进,加快高校和学科建设世界一流水平步伐;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筑牢普及化阶段本科教育质量“保障屏”;学位授权点增列,激活高校学科建设内生动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铸牢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心地位;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部署,重塑高校教师职称晋升良好生态。再次,关注教育关键政策的调整与落实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高校异地办学政策收紧,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地,在开拓基础教育改革新起点的同时,也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学科设置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思考。

      当然,今年还有很多事件值得关注,如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启动实施,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新时代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中西部高等教育迎来均衡发展新机遇;艺体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术治理,整治学术乱象。等等。囿于篇幅有限,并未一一收录。

      对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事的整理与盘点,仅代表本次沙龙讨论的观点。另外,需予以说明的是,以上对这些事件的评析都是在收集已经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并经过多次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收集的信息和参与讨论者的水平所限,其中的评析肯定存在些许漏洞和偏差,希望诸位批评指正。部分评析采用了已经发表过的观点,但由于篇幅所限,未能一一注明,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百年》,中国教育在线,https://www.eol.cn/news/yaowen/202106/t20210630 _2130076.shtml,2021年6月30日。

[2]王定华、王名扬:《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百年的发展脉络、历史经验与未来走向》,

《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第6期,第1-8页。

[3]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强国路径演变及其建设方略》,《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Z2

期,第16-18页。

[4][5]《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民日报》2021年9年29日。

[6]《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 _xwfb/   

s6052/moe_838/202104/t20210413_526123.html,2021年4月13日。

[7]贺祖斌:《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大要点》,《高校教育管理》2020年第5期,第

42-48,124页。

[8]翁秋怡:《“双一流”建设评价新规释放出何种信号》,《光明日报》2021年3月26日。

[9]《以导向鲜明的成效评价推动加快“双一流”建设》,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 

jyb_xwfb/moe_2082/2021/2021_zl22/202103/t20210323_521952.html,2021年3月23日。

[10]《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legal/2021-07/24/c_    1127691094.htm,2021年7月24日。

[11]《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107/t20210724_546566.html,2021年07月24日。

[12]范唯:《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体系建设的未来构想》,《光明日报》2021年2月8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                 site/A22/yjss_xwgl/moe_818/202111/t20211112_579350.html,2021年10月26日。

[14]《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105/t20210514_531437.html   ,2021年5月14日。

[15]贺祖斌、周剑清:《发挥高等教育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8期,第3-8,173页。

[16]《习近平: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新华网,http://www.xin  

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2/25/c_1127138126.htm,2021年2月25日。

[17]《教育部印发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

http://www.mohrss.gov.cn/xxgk2020/1_2_x/jd/202101/t20210127_408533.html,2021年1月27日。

[18][20]《教育部“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出台!严控部属高校在东部跨省异地办学》,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483200282_369446,2021年8月13日。

[19]王文龙:《中国高校异地办学的类型、原因与利弊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第29页。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