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 多项举措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一、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先后做出了一系列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在高等教育战线广大领导干部、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700万人,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人,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在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快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提高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整体质量不断提高。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就加强教学工作提出了12条针对性很强的要求。2003年,教育部启动并实施部本级“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狠抓了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开展“教学名师奖”的表彰,建设“国家精品课程”,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积极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2004年,教育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基本认识,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针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6个方面20条具体要求。这一系列举措,在高等教育战线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地和高校按照文件要求,结合各地、各高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应该肯定,世纪之交,高等教育在快速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质量是有保证的,总体情况是好的。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肩负新的责任和使命。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战略决策和部署,在一年多的调查研究、论证、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质量工程”教育部、财政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质量工程”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质量工程”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考虑:一是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坚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努力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是坚持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坚持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战略选择,加快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五是坚持把教师作为办学的主体,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强化教授上讲台制度,探索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质量工程”包括六个方面建设内容:一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二是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三是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四是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五是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六是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具体地讲,将建设七大系统:即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大学英语与网络教育网上考试系统,网络教育资源管理和质量监管系统,精品课程共享系统,立体化教材数字资源系统,终身学习服务系统。同时,“质量工程”还将资助15000名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试验;建设10000种高质量教材、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3000个特色专业点;资助3000名教师和管理干部开展对口支援交流;遴选10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50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50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奖励500名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质量工程”选择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引导性的项目,希望通过全国性的改革措施和激励政策,引导高等学校本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调动广大高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广大教师、学生和管理干部积极参与,带动教学工作的全方位改革和创新,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基本实现以下九大目标:①信息化手段与技术在人才培养中广泛应用,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图书、实验设备等优质资源的全国共享;②初步实现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互动,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③通过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对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④用信息技术实施英语教学,4年后使60%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解决英语听说问题;⑤推进各种科技和有益健康的体育协会、俱乐部活动,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⑥建设一批教学团队,完善教授上讲台的政策机制;⑦初步建立用于网络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通普通本科教育和网络教育的课程体系;⑧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改进评估手段和方法;⑨通过对口支援,为西部高校培养师资和教学管理干部,促进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全面启动实施以来,“质量工程”的建设项目及进展如下:
    ——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建设,通过对高等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基础数据的分析和人才市场需求的预测研究,形成各专业人才供需情况的报告,引导高等学校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培养急需人才,为高校科学设置专业和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启动了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建设了1818个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启动了高等学校专业规范与专业认证项目,通过建立具有指导性的专业规范和认证办法,特别是加快工程、医学教育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医学人才,尽快改变我国培养的工程师、医师得不到国际认可的状况。
    ——累计建设了246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项目”建设工作,带动形成了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全国共享。
    ——启动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建立了4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综合改革,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
    ——启动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建设了36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实验队伍素质,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实验教学模式,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广大高等学校开展实验教学改革提供范例。
    ——启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批准120所高校立项实施6135个项目,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启动了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遴选建设了4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评选表彰了400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影响和带动广大教师切实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培养高素质人才上,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重点规划、建设11000多种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材。促进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更新、教材建设工作。
    ——启动了大学生竞赛活动资助项目,重点支持9个竞赛项目,吸引大学生参与各类与教学联系紧密的竞赛活动,推动高等学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优秀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发展平台。
    ——启动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遴选建设了2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努力形成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接轨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一定示范性和借鉴意义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全面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近1000所高校、1000万大学生已经使用研发的大学英语学习系统以听说为主的、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学习模式正逐步得到广泛认可。
    ——实施西部高等学校对口支援工作,资助560名受援高校教师和120名教学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进修和学习锻炼,完成对口支援受援高校的90个数字化教室建设,促进了西部地区高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不断满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要。
    此外,万种高质量教材建设、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项目、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和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等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质量工程”的全面启动实施,在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获得了各地、各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建设成效已经得到初步的显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强化了教学的中心地位。“质量工程”针对部分高校重视科学研究、轻视教学工作、弱化本科教育的倾向,旗帜鲜明地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本科教学是关键”,强化了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这个理念,突出了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有力地引导和促使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重视本科教育,切实把重点放在内涵建设上。
    二是明确了教学改革的重点。“质量工程”的内容体系涵盖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教师队伍以及质量监控等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诸多关键环节,内涵丰富,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较好地引导和促使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抓住教学工作的重点,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引导了办学定位的思考。一方面,“质量工程”的启动实施,促使我们更进一步地思考高职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异同,促使我们对本科院校中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型大学的分层分类思考。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质量工程”坚持“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这实际上是发出了一个信号,较好地引导和促使高校坚定信念,发挥各自优势,确立个性化发展目标,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从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四是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质量工程”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着力建设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国家精品课程集成、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等公共系统建设项目,这有助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在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五是带动了各地的改革试点。“质量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以来,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高度重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如召开教育思想研讨会、本科教学工作会、“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工作会等,学习贯彻落实“质量工程”,并就高等教育质量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部分地区还设立了专项资金,实施了本地区的“质量工程”。各高等学校积极组织学习,深刻领会“质量工程”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结合学校实际和“质量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初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可以说,一种包括国家、省、学校三个层面在内的三级“质量工程”体系正在逐步的构建和形成。
    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经过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规模由1998年的108万达到2002年的320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由1998年的340万达到2002年的900万,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是1998年的近三倍,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由1998年的780万达到2002年的163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但当时的大发展也带来了高等学校办学资源的全面紧张,教学管理压力巨大,教育质量成为备受世人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2003年新一届政府成立后,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2003年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在高等教育领域明确提出要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并进一步提出,要“健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和咨询机构,实行五年为一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把教学评估作为“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部正式启动了五年一轮的评估工作,确立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工作方针,制定了包括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教学经费、师资队伍、专业、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学风等指标为主要内容的评估方案。
    评估工作得到了高教战线和广大社会的大力支持。589所本科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985工程”和“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112所,新建高校130余所)近千万名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了“以评促建”工作,包括两院院士、知名大学领导、境内外知名学者在内的6000人次评估专家参加了进校评估考察工作。评估专家以为国家、为社会和高等教育高度负责的忘我精神,系统考察了高等学校教学基本设施,总共抽查审阅十多万份参评高校学生试卷和毕业论文(设计),听课5万多门次,走访一万多个高校教学和行政职能部门,召开了近万次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和研讨会,开展了六千余次学生基本技能测试。通过这些深入系统的评估考察工作,整体上对我国高校办学基本状况、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水平进行了分析、论断和把握,帮助学校总结了教学工作经验,指出了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接受本轮评估的589所高校中,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获得优秀的高校有433所,占参评高校总数的73.5%,获得良好的高校有135所,占参评高校总数的23%,获得合格的高校有21所,占参评高校总数的3.5%。
    实践证明,评估工作使高校办学实力和教学水平全面跃上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以评促建”的目的。
    第一,教学评估有力地强化了整个高教战线的质量意识。
    本次评估是政府、高校、专家共同努力,涉及面最大、动用人力最多、影响最深远的一次质量保障行动。通过评估,高教战线进一步突出了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的意识,过去长期以来高校中一直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建设轻人才培养的倾向得到扭转,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空前强化和高度认同。开展评估工作以来,几乎每所高校上上下下、甚至里里外外都注重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把立德树人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许多高校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教师倾心教学、政策倾斜教学、经费保障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舆论关爱教学”的良好局面,扭转了过去存在的领导和教师对教学投入不足的被动局面,办学指导思想得到进一步端正,育人为本、质量立校、教学核心等意识,已经成为绝大多数高校的办学主导理念。这是靠开会下指示、发文件要求等难以达到的。
    第二,教学评估明显促进了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通过评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高校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明显加大了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据对2006年133所参评高校不完全统计,开展评建工作三年来,这些高校生均教学经费、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图书占有量均增长了30%以上。教学评估有效促进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更加合理,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在高校招生和在校生增加5倍多的条件下,办学条件没有降低,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实属不易。
    第三,教学评估极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在高校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扩招以来,一些高等学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高校面对规模快速扩大的压力,教学管理不规范现象相当普遍,即使是办学历史较长的高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本科教学和管理观念陈旧、教改不深入、特色不鲜明、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评估,各级高等学校普遍加强了教育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了教育教学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高校内部质量监控制度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有效促进了高校纠正办学过程的乱办班或乱招生现象,清除了因规范扩张带来的各种隐患,促进了高校办学秩序的稳定,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工作。
    第四,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属于政府主导型评估。通过十多年的评估积累和本轮全方位的实践,我们国家已基本建立了政府主导、学校自评、专家与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估制度,基本保证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为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下一阶段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确立周期性评估制度,开展教学评估工作,是我国快速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保证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是法律赋予行政部门的一种权利,是一项着眼于民族、社会和学生的根本利益,着眼于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大举措,评估工作体现着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高度负责任的意志和态度,顺应了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依法行政的要求,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教学评估对大学而言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是对大学的一次洗礼,没有哪一项工作有评估这样如此广泛、持续而深入的动员力,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上万名评估专家和上千万高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力量和心血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投入到提高质量行动中去。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最为有效的手段,一定要坚持下去。众多地方高校和新建高校领导认为,教学评估对占全国85%以上的地方院校特别是新建院校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没有评估,这些院校在大发展条件下质量是难以保证的,一些地方高校的扩招持续冲动就难以遏制,不少高校教学管理会严重影响办学秩序的稳定,办学条件的改善和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也不会如此见实效,中央要求把高教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就很难落实。大家认为,教学评估功不可没,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再过十年回头看,评估的历史性功绩可能会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
    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决定重点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财政部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先后分3年在制造、建筑、能源化工、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农林牧渔和服务业等领域遴选了100所高职院校作为建设单位,由中央财政分期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带动了地方财政投入50亿元,以及行业企业投入12亿元。通过近3年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初步确立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职院校建设发展之路。
    1.确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改革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传统学科体系。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和需要,示范院校吸引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以企业生产节奏调整教学时段,3年中的实践教学学时占教学总学时数比例从40-50%增加到60-70%,其中学生有半年以上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以首批建设的28所示范院校为例,共与5009 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5334个校外实习基地,聘请了5394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承担校内近半数的专业教学任务,合作企业接收实习学生达 每月23.7万人,接收毕业生就业达3.5万名。
    2.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与2005年相比,示范院校参加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学生比例由不足40%提高到80%,参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毕业生比例由68%提高到94%。校企合作的深入,使得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企业从不愿接收,到目前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完成学生的学习性生产,并以工作补贴的形式认可学生的实践劳动,有的顶岗实习补贴每人每月甚至已超过1000元。高职院校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示范院校的一次就业率超过了96%,很多院校的学生甚至在毕业前一年就被企业预订一空。
    3.推进高考选拔制度改革,开展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从2007年开始,已有29所示范院校开展了单独招生改革试点;2008年度单独招生试点院校报考人数为计划招生数8.6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根据各专业人才的要求和培养的特点,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招生命题、考核和面试,对高中后的人才选拔制度、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进行了有益和成功的尝试。过去被社会认为“低人一等”的高职院校日益得到考生的青睐,目前示范院校的第一志愿填报人数成倍增加,录取新生高考成绩超过本地“三本”分数线的比例高达50%。
    4.坚持服务宗旨,强化社会责任,提高了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如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新疆第一产业职教园区,并按照新疆自治区建设“环塔里木1200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需要,使其成为新农村技能人才培养、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基地。再如,地处四川德阳的四川工程职业学院,在“5.12”汶川大地震后,主动为遭受重创的东方汽轮机厂提供生产场地和技术培训服务,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共渡难关,成了重装企业应对自然灾害的生产预备基地。
    5.开展对口支援,扩大跨省招生,推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为全国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示范院校跨省招生比例已达30%,面向西部招生比例达10%,共支援西部职业院校410所,为对口支援院校培训师资9364人次,联合培养学生近10万人次,产生了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背景材料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以下简称对口支援工作)是高等教育战线为贯彻落实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对口支援工作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巩固国防和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
    2001年6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教高[2001]2号),首次确定北京大学与石河子大学,清华大学与青海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等13对东西部高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2001年6月27日,教育部批准南开大学对口支援延边大学。2001年7月10日,时任教育部长的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参与对口支援的各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对口支援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2002年4月28日,教育部为了积极发展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加快西部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决定安排华东师范大学支援新疆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支援伊犁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支援喀什师范学院。为此,于2002年6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了对口支援新疆高等师范学校工作会议,并举行对口支援学校支援签字仪式。之后,教育部又于2004年6月14日批准中山大学支援吉首大学,2005年1月21日批准增加天津大学支援石河子大学,2005年1月23日批准增加武汉大学支援新疆大学。2004年12月6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汇报会,2005年12月25日,教育部召开“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吴启迪同志在这两次会上均作了重要讲话。2005年8月17日教育部批准同济大学支援井冈山学院。为了进一步促进新疆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教育部于2005年10月27日批准南京农业大学与新疆农业大学;中南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与新疆医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与新疆财经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与新疆艺术学院;山东大学与昌吉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与塔里木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2006年3月26日,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支援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11月1日教育部批准陕西师范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2006年11月1日教育部批准东南大学对口支援重庆三峡学院。2007年5月10日教育部批准西南大学对口支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2007年10月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对口支援湖北民族学院。2008年9月2日教育部批准北京理工大学对口支援延安大学。现在,全国受援高校已经扩大到36所,支援高校达到62所。西藏地区所有高校和新疆地区的本科高校均实现了对口支援。2005年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配合中央关于新疆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丰富对口支援工作的内容,决定实施专门项目的“援疆学科建设计划”。2005年6月,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召开了“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会议”,“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由此正式启动。2006年12月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同家民委共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部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实施新一轮“民委发步同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2006年6月20—21日,教育部在京召开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经验交流会”,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还表彰了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开始实施“质量工程”,其中投入5300多万元,计划在2007—2010年资助受援高校的2200多名教师和500多名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进修和学习锻炼;还投入2400万元,在受援高校建设120个数字化教室,以提高对口支援效益、降低成本。另外,自2001年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以来,教育部每年都举办“高等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管理人员培训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加强交流,促进对口支援工作质量的提高。
    7年来,支援与受援高校签订了各种协议355多份,支援高校派出教师达980多人次,;赠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227多台,价值1700余万元;图书近42.77万册,各类软件价值1亿多元。支援高校选派干部到受援高校挂职锻炼173人次,受援高校到支援高校挂职锻炼338人次,在受援高校举办文化交流、报告会、讲座等1314多次 ,接受受援高校保送硕士生、博士生1081余人,进修、访问学者及短期培训近2868多人次,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之间的校际访问频繁,进行工作交流,双方合作共同承担了269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7年来,教育部对对口支援工作高度重视,总体规划、精心组织;西部地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全力支持,努力营造对口支援工作的有利环境;支援高校讲政治、讲奉献,受援高校讲责任、求发展,对口支援工作及其带动作用下所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受援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数量和比例均大幅度提高,大量受援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进修和学习锻炼。2001年以来,参与首批对口支援的13所受援高校,在支援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千方百计地培养师资队伍和加强引进人才工作,如支援高校派教师到受援高校支教进行传帮带,受援高校派年青教师到支援高校学习、攻读研究生学位,受援高校派本科生到支援高校插班学习,毕业后作为教师后备骨干力量以及直接引进人才等等。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要求和行动蔚然成风。2005年前受援高校派出的600余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大都已经获得学位,回到了派出的高校,而且在对口支援工作的影响和带动下,许多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同志主动地到西部高校工作。截止到2005年底,这13所受援高校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已从2001年的3800多人增长到7200多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从2001年的27%增长到42%。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意义重大。目前情况还在进一步好转。2007年、2008年按照“质量工程”的计划已选派了受援高校的1120名教师和240名干部到支援高校进修和学习锻炼。对口支援工作在稳定师资队伍、优化学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教师队伍的壮大,学历、学位水平的提高,以及大量的短期培训和进修使受援高校教师直接接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为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受援高校的生源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内地学生报考西部受援高校的人数明显增加。几年来的对口支援工作极大提高了受援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大批考生第一志愿填报西部受援高校,内地生报考西部受援高校的积极性提高。例如青海大学:过去招生要靠调剂才能完成,生源大多限于本省,而现在招生范围已扩大到全国26个省、区,外地生源的占有率也由2001年的29%增加到2008年48.1%,生源质量逐年改善。2005年,省内本科理科一志愿投档即可完成招生计划,本科文科一、二志愿投档即可完成招生计划,从而结束了该校省内缺档的历史。目前该校已进入“211工程”行列、计划在明年的招生中所有专业都争取列入一批招生,这必将进一步提高青海大学的生源质量。生源质量的提高和生源地区的多样化,是社会对受援高校的一种认可,从一方面说明受援高校在对口支援工作推动下,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明显提高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影响。
    第三,受援高校的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支援高校派出一大批思想好、业务精的领导同志到受援高校去挂职,比如浙江大学的陈叔平同志到贵州大学任校长,清华大学的李建保、陈强同志到青海大学任校长等。另外,受援高校也派出了很多干部到支援高校进行挂职锻炼。经过几年来大家共同努力,使得受援高校的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队伍的素质不断提升。派支援高校干部到受援高校长期挂职已成为对口支援工作工项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第四,一个以西部高校发展为依托,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的良性机制正在形成。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就是为西部输送大量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口支援工作正在做大做强西部高校,吸引大批内地学生到西部高校就读,育人成才,使大量内地生源毕业生自觉自愿地留在西部,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才干、建功立业。这一机制已在石河子大学初步形成。2001—2007年,该校内地生源毕业生留在新疆地区工作的比例分别为46%、53%、59.51%、57%、70%、60.01%、57.4%。也就是说,自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以来,每年有一半甚至是大多数内地生源毕业生,选择了留在新疆地区工作(7年共计有4441人),而且这些毕业生是经过认真思考,自觉自愿的留下的,思想稳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十分难得。这一经验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努力探索适合各校、各地方实际情况的人才流向西部的机制。如果每一所受援高校都能有很好的机制,为西部地区培养大量“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也就实现了对口支援工作的最终目标。
    第五,对口支援工作已在直接为地方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服务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许多对口支援高等学校在工作中紧密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将支援的力量直接延伸到为当地经济服务中,如浙江大学与贵州大学对口支援工作,就不仅仅局限于两个学校之间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活动,还包括对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两校积极开展了30多个课题项目合作研究,其中“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高效生产优质牛奶、肉牛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被科技部作为“西部开发”科技行动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该项目以高校+基地+农户的模式,直接带动32万农民脱贫致富,大大支持了贵州省的地方经济建设。另外,清华大学不但支援青海大学,还与青海省鉴定了支援协议;北京大学在支援石河子大学的同时,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鉴定了支援协议。他们将对口支援工作的扩展与延伸,已经成为对口支援工作的一大亮点。
    第六,受援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得以明显提高,学科建设得到显著加强,特别是原来各方面基础条件较薄弱的受援高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思想观念的变化是先导,通过对口支援工作,受援高校坚决的摒弃了等、靠、要的思想,摒弃了身处西部,生不如人的宿命论的观念。把握机遇,积极进取,不甘落后,快速发展已成为受援高校思想观念的主流;受援高校的广大干部和师生,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内动力被激活,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700多次的讲座、报告,使受援高校的学术气氛空前活跃;学科和科研实力有了相当大发展,2001年时,首批13所受援高校总共只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65个,硕士点488个;到2005年一级学科博士点达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3和硕士点1230个。石河子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成为新增博士单位,西藏大学、新疆大学在工科学科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几年来,对口支援高校共承担了200多项省级、国家级项目;现代远程教育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受援高校充分分享了支援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受援高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空前活跃,支援高校利用自身优势主动牵线搭桥有力地推动了西部高校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有的受援高校几年来涉外交流活动合作是自建校至对口支援前的几十年涉外活动量的总和。更为可喜的是通过对口支援等多方努力贵州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等一批受援高校陆续进入了“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这充分显示西部受援高校整体办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上了新台阶,又一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第七,讲奉献、求实效,不断涌现出先进个人和集体。在几年的对口支援工作中,不断涌现出先进集体和个人。2003年年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获得了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七个部委办授予的全国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北京大学赵杰教授、清华大学宋烈侠教授、复旦大学董宏乐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洪潮兴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周本宽校长和南开大学乔明强教授获得了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七部委办授予的全国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6月20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个单位和李长龄、李建保等40名同志被教育部授予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孟二冬同志被追授为先进个人。在众多对口支援的先进人物中,北京大学的孟二冬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孟二冬是教授主动要求到石河子大学支教的,在支教期间,他以坚强的意志忍受恶性肿瘤带来的病痛,与病魔进行顽强的斗争,始终坚持在讲台上,直到最后一节课。胡锦涛总书记给予孟二冬同志“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高度评价,教育部党组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开展向孟二冬同志学习的活动,北京市教育工委发出了向孟二冬同志学习的决定,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他“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北京大学优秀教师标兵”称号,中宣部、教育部、北京大学组成孟二冬先进事迹报告团,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报告会,北京市教育战线5000多人听取了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的报告。这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各高校对口支援工作树立了学习榜样,是对口支援工作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
    附录: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名单、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2008年12月15日 13:51:01  来源:教育部网站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2年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与合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