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基层学术组织功能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术前沿  > 正文
高校行政化使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1-3


  近期,教育部核准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在内的大学章程。笔者发现,新公布的章程突出了“去行政化管理”。高校去行政化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大学去行政化管理谈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易。

  而在笔者看来,中国大学行政化更多表现的是弊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存在人才培养不理想、学术腐败、招生腐败等现象。一些高校乐于聘请身居高位的领导兼任“荣誉校长”等职务,通过人脉关系来获取主管部门的项目支持,造成不公平竞争。此外,高校里,一些行政干部掌握着大部分学术与公共资源,这有损于学术氛围的培养。学校行政化的后果就是使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限制了学术生产力,使创新人才“难产”,对学校科研和教学质量造成损害。按官阶定地位、定待遇的结果,使不少教师千方百计挤进管理者队伍,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做官高于学术。所谓“大学”,应该以科研为主导,而多数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仅是“虚名”,成员并非学科带头人,而是各个院系的主任、院长甚至校长。这便远远脱离了行政为学术服务的本质。

  通过学校章程建立稳定的内部治理结构是保证学校行政科学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