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基层学术组织功能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经典导读  > 正文
《高校教育管理》2021年第4期重要论文及摘要
来源:《高校教育管理》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1-7-20

新时代高校教师一般育人能力探讨

靳玉乐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部,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新时代高校教师一般育人能力的提出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独特的价值意蕴,是一种超越了学科专业差异的通识能力,是高校教师育人能力的共性能力素质要求,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能力,包括以情立教的教育情怀感染能力、以德育人的人格示范能力、以行施教的教育过程引导能力和政治引领的课程思政能力。教育情怀感染能力是高校教师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展现出来的敬业精神、理想信念和人文关怀对学生的影响能力;人格示范能力是高校教师为胜任育人工作所必备的良好的性格修养、心理倾向、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以及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质;教育过程引导能力是高校教师通过育人方式、方法等表现出来的实践智慧,包括学习指导、互动交往、组织管理、环境营造、学生评价、资源整合等能力;课程思政能力是高校教师通过教书以达成育人目标的能力,是其充分挖掘学科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知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统一起来的能力。这四种能力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不是彼此孤立、相互割裂的,而是一个结构性的整体,共同构成高校教师的一般育人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教师;一般育人能力;教育情怀感染能力;人格示范能力;教育过程引导能力;课程思政能力


新时代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逻辑框架与推进策略

陈亮,杨娟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我们需要在诠释新时代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内涵的基础上,通过价值逻辑、目标逻辑和实践逻辑明确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价值旨归。然而,目前高校教师立德树人陷入了育人环节与评价功利化矛盾交织、教师育人模式与学生诉求摩擦对立、口号式宣传与形式主义作风双重裹挟等困境,这阻滞了高等教育育人价值的有效释放。基于此,我国应将以德育德、以规立德和以文化德的三位一体协同模式作为破解这一困境的良策,从而助推新时代高校教师立德树人使命的达成。

关键词:高校教师;立德树人;育人模式;师德师风;道德自觉


重申大学的理想

王建华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作为教育、文化和学术组织,大学的发展受使命驱动。在使命驱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理想起着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作用。受经济主义和管理主义的影响,大学的理想逐渐式微,现代社会日益强调大学的服务功能而忽视了其长远的使命。长远来看,若放弃或弱化对人的卓越和真理的追求,大学作为专业组织将趋向于单向度,这既不利于大学的发展,也不利于人和社会的发展。在世俗化和物质主义的大潮中,重申大学实现人的卓越和追求真理的理想,有利于其永续发展和基业长青。

关键词:大学的理想;大学的功用;人的卓越;真理


应试能力会抑制大学生的创业意图吗?

梅震宇1,谢呈阳2

1.东南大学校长办公室;2.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摘要:本研究在面向全国53所高校发放并回收1798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构建门槛回归模型,考查了高校学生应试能力对创业意图的影响。估算结果表明:学生应试能力对创业意图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应试能力超过门槛值时,学生应试能力越强,创业意图越明显;当应试能力低于门槛值时,应试能力则对创业意图有抑制作用。此外,学生的严谨性人格和高校的创业实践教育都对学生的创业意图有正向显著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本研究从国家教育管理者、高校教育管理者、院系专业负责人和高校创业教育者等层面提出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的建议。

关键词:创业教育;应试能力;创业意图;创业教育资源;创业教育管理;教育管理;门槛模型


一流大学场域构建与湾区经济演进:关系与启示

潘军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世界三大著名湾区集聚着众多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有场域构建的需求,湾区经济有从一种经济业态向更高一级经济业态演进的需求。一流大学场域构建与湾区经济演进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一流大学场域构建中资本积累的存量和质量有助于提升湾区经济演进的效率和速度;一流大学惯习养成为湾区经济演进提供外在动力,湾区经济在演进历程中又为一流大学惯习养成提供资源网络与空间。文章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对粤港澳大湾区一流大学的建设有三点启示:一是筑造高等教育高地,集聚一流大学;二是培养、吸纳并举,汇集高级人力资本;三是面向未来建立并不断创新产学研协同机制。

关键词:一流大学;湾区经济;人力资本;产学研协同;粤港澳大湾区


大学战略规划何以推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杜克大学的个案研究

全守杰1,高鑫2

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652.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知识生产模式1的知识生产情境主要由特定共同体的学术兴趣所主导,知识生产活动由特定学科兴趣所驱动;大学作为知识生产组织体现出同质性;知识生产主体多为大学教师等学术人员,其知识生产质量控制主要依靠同行评议。知识生产模式2具有知识生产情境的应用性、知识生产的跨学科性、异质性与组织多样性、社会问责性与反思性、质量控制方式的综合性与多维性等特征。杜克大学主动对自身状况、社会变革以及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与调适,通过大学战略规划来推动知识生产模式1向模式2的转型:制定顺应知识生产目的转变的战略目标;实施以打破学科边界,推动学科跨越式发展为核心的战略行动计划;建构以多主体互补嵌入式关系为特征的组织结构;建立多主体参与质量控制的战略评价体系。当前,为了更好地以战略规划推动大学转型发展,我国大学在战略规划中应转变战略发展理念,兼顾学术使命与社会责任;开放组织边界,构建多元化跨学科单位;重构战略规划实施的评价,将内部自评与外部评估相结合。

关键词:杜克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大学战略规划;内涵式发展;组织更新


德国学习工厂产教融合的特点及启示

陈正1,秦咏红2

1.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部,北京1026172.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高教所,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为解决产业发展过快引发的产教失衡失配问题,德国学习工厂兴起与发展,这既是产教融合的需要,也是产教融合的载体,具有功能耦合整体性、多元主体协同可持续性、构建路径前瞻性等特点。我国高校亟待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机制,注重多功能耦合,解决企业主体育人合作缺位问题;强化可持续发展,提升高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聚焦前瞻性设计,提升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创建水平。

关键词:德国;学习工厂;产教融合;前瞻性设计;多功能耦合;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


变动中的图景:美国高等教育法治的演进逻辑与启示

姚荣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

摘要: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美国学术界与法律界之间保持着相对疏离乃至隔绝的状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更多地介入高等教育,学生、教职工以及外部人员对高等教育机构及其行政人员诉讼案件的持续增多,高等教育机构逐渐演变成美国受规制最为严格的组织类型之一。但简单套用宪法、合同法、侵权法、反歧视法等领域的法律规则与技术以调整高等教育领域法律关系的做法增加了美国高校管理的风险与负担,弱化了高校作为学术机构的本质属性,侵蚀了高校决策的完整性。在此背景下,以消解法律工具主义负面效应为旨归的高等教育法治建设的反向趋势应运而生。对我国而言,我国应在扩大高等教育领域诉讼案件受案范围的同时,矫正司法裁判立场,更新法院的裁判说理方法;强化教育行政监督权的合法性控制,增强高等教育监管的可问责性与正当性;充分重视高校法治工作在高等教育法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法治;学术界;法律界;法律工具主义;反向趋势


师范生实践智慧发展的逻辑向度及实施路径

么加利1,高思超1,2

1.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2.西华师范大学教务处,四川南充637009

摘要:师范生实践智慧发展符合国家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师范生实践智慧发展的逻辑向度表征为从单向度双向度的师范生实践智慧时间序列转变;从断裂式全域式的师范生实践智慧发展场域转变;从单主体多主体的师范生实践智慧养成过程转变。当前,我国师范生实践智慧培养存在唯知识和技术的目标旨趣、失整体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及无主体性的教育教学过程等问题。因此,师范生实践智慧最终价值效用的发挥有赖于双向度导向下的育人体系构建;全域式指引下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多主体背景下学与教的持续变革;师范生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师范生;实践智慧;逻辑向度;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路径研究——基于36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文本分析

刘海燕,蒋贵友,陈唤春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

摘要:四十余年来,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本研究通过对我国36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进行分析发现,强基计划注重以公平公正为选拔原则、以综合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多元参与为基本保障、以拔尖创新为选拔导向。与此同时,各试点高校形成了个性化、融合式、贯通式、国际化与动态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了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应在传统高考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分类考核、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选拔更多综合素质优秀和具有创新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进行培养。各试点高校应在强基计划的透射下不断优化招生和培养机制,探索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拔尖创新人才招生与培养路径。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强基计划;人才选拔;人才培养;多元参与;科教协同育人


我国高校科技人才培育制度的特征、问题与改进——基于36位科技人才访谈的分析

段斌斌1,许晓东2,陈敏1

1.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科技人才培育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而制度在科技人才培育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访谈我国高校36位科技人才发现,我国高校科技人才培育制度在人才来源、评价体系、激励机制与学术环境等方面具有特色:立足国内培育人才与吸纳海归回国发展,引入绩效评价与量化评估,发挥人才项目激励作用和重视学术环境治理的制度化。但我国高校科技人才培育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海归优待政策造成发展机会不公平,量化评价难以客观测评科技创新水平,人才项目异化带来一系列负效应,高压学术环境导致行为偏离初衷。为此,我国应反思海归优待政策,依据业绩选用人才;规范量化指标使用,深化评价机制改革;优化人才项目,使人才称号回归荣誉本质;培育科学精神气质,改善整体学术生态,以营造科技人才竞相涌现的良好氛围,健全与科技强国建设相契合的科技人才培育制度。

关键词:高校;科技人才;人才培育;海归政策;评价制度;人才项目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的成效与展望

李亚员,牛亚飞,李畅

(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创业教育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国内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创业生态系统范畴下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的起步阶段、从关注创业生态系统转向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转换阶段、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普适性研究向彰显中国特色拓展的深化阶段。国内学者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的主要成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步达成共识;二是形成了比较研究、现状分析和建设策略三个主要研究论域;三是研究的创新性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展望未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需要着力聚焦一个前提、两个基础、三个主题,即以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为前提,在现状调研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重点破解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顶层设计、主体协作和体制机制三个核心难题。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国特色;研究现状;创新路径;体制机制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