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基层学术组织功能>工作研究 > 正文
|
|
|
人文社科学者期待“两会” |
来源: 作者:谢方 邓之湄 时间:2013-2-21 |
|
2月1日,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在京闭幕,会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几位来自社会科学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向本报记者介绍了自己关心的问题,并表达了对今年“两会”的期待。
朱佳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所长)
今年“两会”是在全国上下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指示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希望这次会议能顺利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在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缩小城乡及贫富差距、重塑社会道德及诚信体系方面拿出更加切实的措施。我在上两届政协会上曾就网络管理、环境保护、现代史学科定位等问题写过提案;在本次会上,打算就机构改革和发挥工会作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等问题提些建议和意见。
吴恩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原所长)
对于今年的“两会”,我充满期待。因为它是党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第一次召开的“两会”,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次大会。
我今年的提案主要关注两方面:第一,从自己专业出发,我关注国际方面的问题。当前,我国处于多变和震荡的国际形势下,挑战和机遇并存,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压力都在上升。为确保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和“中国梦”实现,营造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十分关键。我将争取在关乎我国周边领土安全局势、如何正确应对他国挑衅等方面提出相关提案。第二,在国内民生方面,我的提案将关注科研人员的成果如何更好地转化为社会效益,以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会关注一些反映社会矛盾的新问题,比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如何利用科研成果促进社会诚信、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提升等。
李修松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安徽省委主委)
作为文化学者,我拟在这次全国政协大会上提出《关于将文化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提案》。可以说,目前制约我国各方面创新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文化创新性不强,所以必须运用国家战略推进文化创新。我还拟提出《关于用创新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质量和效益的提案》、《关于在保护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运用新的创意扩大文物利用效益的提案》、《关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提案》等。
我期待此次“两会”在推动大部制改革积极稳妥进行、推进政治经济一些领域改革走向深入、加快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更加扎实地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周文彰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这是我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我最为关注的是推动我国行政文化建设问题。行政文化作为重要的观念意识,其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行政文化可以对行政体制改革起到引领、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建设良好的行政文化具有现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不仅受到党中央的重视,也符合人民的期盼。
对于如何建设良好的行政文化,我认为,行政文化由理论和实际两个部分组成,即应然与实际。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进行行政文化研究时应找出应然与实际的差距,之后研究这些差距的表现,梳理问题,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行政文化研究的主体应团结各方面的研究人员,组织调查研究活动,把行政文化的研究队伍和建设队伍结合,加强研究成果转化。
孙正聿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本次政协会议上,我主要关注并针对三个问题进行提案,分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理论建设和社会价值观建设。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我将针对怎样使高校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高校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操作两类人才提出建议。在理论建设方面,我认为,不要将理论研究变成空谈,应该共享理论资源、注重理论成果转化、创建品牌、加强理论队伍建设。作为一个哲学研究者,我关注价值观问题,将就此提交提案。
这次“两会”标志着新的五年开始。我想,通过“两会”,可以将人心凝聚起来,有助于大家团结一致,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美好目标共同努力。我作为社会科学界委员,期待今后五年能够通过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真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