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基层学术组织功能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基层学术组织功能>经典导读  > 正文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发展》
来源: 作者:郑晓齐,王绽蕊 编 时间:2012-11-23

内容简介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发展》在梳理中外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历史演变、类型模式、逻辑基础等的基础上,重点对“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科研创新团队以及国家实验室等新型基层学术组织进行了分析和案例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基层学术组织及其治理制度是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有效的基层学术组织制度是当前我国大学制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高大学学术生产率的必要环节。自20世纪末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急剧变革,以科技创新平台、国家实验室等为代表的大型基层学术组织和以创新科研团队为代表的小型基层学术组织成为改革的亮点和焦点。

作者简介

  郑晓齐,男,1958年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工程院一北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等职,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
  王绽蕊,女,1973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后,现任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等职。主要从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曾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10余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思路
1.1.1 大学组织制度的内涵
1.1.2 研究思路
1.2 研究综述
1.2.1 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一般研究
1.2.2 科技创新平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
1.2.3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1.2.4 国家实验室委托代理治理结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实证研究方法
1.3.3 比较法
1.3.4 案例分析法

第1部分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研究
第2章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演变
2.1 西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2.1.1 中世纪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
2.1.2 近现代西方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
2.1.3 现代西方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
2.2 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演变
2.2.1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
2.2.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
2.3 时代发展的呼唤与大学的应答
2.3.1 时代发展及其带来的挑战
2.3.2 各国政府和大学对挑战的应答

第3章 世界一流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研究——以美国为例
3.1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模式概述
3.1.1 组织类型
3.1.2 结构模式
3.1.3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1.4 组织文化
3.2 哈佛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模式的案例研究
3.2.1 历史沿革
3.2.2 组织类型
3.2.3 结构模式
3.2.4 运行机制
3.2.5 哈佛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特征

第4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组织的现状
4.1 主要组织形式及其职能定位
4.1.1 学系
4.1.2 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院
4.1.3 产学研结合的基层学术组织
4.1.4 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4.1.5 其他非常态学术组织形式
4.2 组织结构模式及其分类
4.2.1 清晰型或划一型
4.2.2 单一型
4.2.3 灵活型
4.3 管理体制
4.3.1 外部管理体制
4.3.2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4.4 运行机制
4.4.1 基层学术组织的设置与撤销机制
4.4.2 人事运行机制
4.4.3 学术决策机制
4.4.4 财务运行机制
4.4.5 仪器设施设备的购置和管理

第5章 北京地区8所“985工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
5.1 8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5.2 8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现状
5.2.1 北京大学
5.2.2 清华大学
5.2.3 北京师范大学
5.2.4 中国人民大学
5.2.5 中国农业大学
5.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2.7 北京理工大学
5.2.8 中央民族大学
5.3.8 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特征
5.3.1 日益多样化是这些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发展的共同趋势
5.3.2 基层学术组织的行政职能进一步削弱,学术中心的地位正在加强
5.3.3 十分重视基层学术组织改革

第6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成就与问题
6.1 改革缘由
6.1.1 职能定位上的不适应
6.1.2 组织模式上的不适应
6.1.3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不适应
6.1.4 与其他社会经济文化部门之间关系上的不适应
6.2 改革模式
6.2.1 研究所模式
6.2.2 面向问题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模式
6.2.3 产学研结合的基层学术组织模式
6.2.4 学科特区模式
6.2.5 科技创新平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创新团队
6.3 业已取得的改革成绩
6.3.1 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模式正在由单一变得日益多样化
6.3.2 组织职能定位更加理性化
6.3.3 运行机制更加强调竞争、开放、灵活
6.3.4 改革日益注重学术本位和回应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
6.4 存在的问题

第7章 理论探讨和改革建议
7.1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现实逻辑基础
7.1.1 学科目录逻辑
7.1.2 问题逻辑
7.1.3 单位逻辑
7.1.4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逻辑基础的反思和重建
7.2 有效基层学术组织的特征分析
7.2.1 有效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应该具有多样性
7.2.2 有效的基层学术组织应该是自我治理(self-governing)的组织
7.2.3 有效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应该具有学术至上的文化氛围
7.2.4 有效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应该是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运作的组织
7.3 改革建议
7.3.1 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模式改革
7.3.2 管理********
7.3.3 运行机制改革

第2部分 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研究
第8章 国内外平台和基地建设比较研究
8.1 概念界定与辨析
8.1.1 平台和基地概念提出的背景
8.1.2 平台和基地的实质内涵
8.1.3 平台和基地对应的国外大学学术组织形式
8.2 国内其他大学平台/基地建设现状
8.2.1 概述
8.2.2 案例研究
8.2.3 组织结构模式
……

第3部分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构建有效的大学学术组织制度是当前我国大学制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高大学学术生产率的必要一环,也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转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风起云涌之际,开展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模式及其治理制度的系统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及其治理制度是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一般研究、“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研究、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和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的委托代理制度研究。因为对基层学术组织制度以及平台/基地和团队建设的研究均以研究型大学为重点,所以我们将本书的研究对象局限于国内的研究型大学,少量涉及地方一般院校。
  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大学这种历史悠久、演变缓慢组织的学术生产的基本单元。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沿袭以前学院管理下的系、所结合的欧美管理模式,演变到苏联模式落户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教研室成为几乎唯一的一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形式,再到打破这种单一的基层学术组织模式,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基层学术组织模式,我国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类型、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几经变化,可以说是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革。

精彩书摘

  近几年国内关于平台/基地建设的研究逐渐增多。浙江大学教授王沛民、孔寒冰在《面向高新科技的大学学科改造》一书中,从学科组织创新的视角,对学科创新平台进行了研究。“学科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在概念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共性的基础较多。他们在该书中论证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构筑学科创新平台的紧迫性,对中国大学学科创新平台和研究基地的构建模式进行了设计,认为大学学科改造应该从厘清高等教育体系分类、开展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创新学科运作的模式和机制、塑造21世纪的学术新文化、改造急功近利的评价系统等几个方面人手。①但这些研究还过于原则化,一些提法主要是个人观点的阐述,还缺乏系统的分析论证。
  一些学者对跨学科学术组织比较关注。例如,张炜、翟艳辉对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现状与运行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主要有3种组织模式:一种是依托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模式,一种是跨系、跨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所模式,还有一种是独立设置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模式,并对这种组织运行模式的优势与弊端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再造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的若干建议。
  相对于这些学术论著来说,那些对研究型大学重大科研中心的个案研究为我们了解何谓有效的大型科研中心组织模式提供了更为直观,也更为深入的研究素材。中国科学院的阎康年教授对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研究就是这方面比较好的文献。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