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基层学术组织功能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基层学术组织功能>学术前沿  > 正文
请“某著名大学”出来走两步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3-11

      出席“两会”的多位政协委员热议高校科研经费使用问题,并建议公开费用接受监督,改变相应财政制度,将科研经费的分配权、使用权和监督权适当分解。全国政协委员、全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会长张杰庭表示,他曾跟国内一所著名大学有合作,这所大学的人跟我讲,他们买一个六千万的设备,放了五年都没动,没拆过包。(3月9日《新文化报》)

  一所著名的大学,豪掷6000万购买设备,买了设备居然放了五年,连包都没有拆开,这是何等的浪费啊!

  虽然这个消息只是张委员从这所大学那里“道听途说”来的,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证实或者证伪,但还是值得我们追问一番。

  首先,这所“著名的大学”究竟是哪个大学?面对著名的大学,我们当然更要高标准、严要求,尤其是在教育经费、科研经费的使用方面。所以,看到这个新闻,我就在心里嘀咕:这豪掷6000万元科研经费的大学如何对得起“著名”两字。

  其次,大学果真花了6000万元买来设备,却5年间连包都不曾拆开,这到底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呢?是实验室五年都没有造好,还是这设备本身存在什么质量问题呢?如果是实验室没有造出来,那为啥又要匆匆忙忙买设备呢?如果是设备存在问题,那究竟是哪个部门、哪位教授要求买的,又是哪个部门审批的呢?

  再次,在这个“某大学”花费6000万元买来设备,却五年没有拆包的桥段里,到底有没有什么猫腻?有没有科研人员或者“某大学”管理干部拿了回扣?抑或是某些科研人员为了科研经费的考虑,而不顾一切赶在某个时间段拼命花钱?毕竟很多科研经费都有年限上的规定,有的大学为了最大化地利用科研经费,赶在最后时限之前拼命乱花钱,也并不难解。

  如今的大学,似乎也成了名利场。不少教授都把心思花在“跑部钱进”上,想天方设地法从教育部、科技部等等部委拿到很多经费,然后又巧立名目乱花钱,反正来钱容易,花钱自然也就大方,颇有些当年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况味。再加上审计部门、监管部门对这些经费管得不严,更让人有机可乘。

  所以,我倒是希望“某大学”出来走两步,要么做出澄清,要么就对“豪掷6000万元”科研经费的当事人员加以处理,让这种浪费受到应有的惩罚,也给公众一个交代。(汪忧草)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