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校长 方光华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亚访问期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丝绸之路具有三个主要特点:贸易利润容易造成丝路沿线国家的冲突,强大国家的和平相处是丝路畅通的重要保障,宗教文化传播方式对丝路影响巨大。要重新焕发丝绸之路的活力,需要准确界定沿线国家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维护沿线国家政局的稳定和核心国家良好的政治关系,加强沿线国家的宗教与文化对话。这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早在20世纪40年代,西北大学就明确提出“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重任”的办学愿景,致力于传承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融汇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建设中国辽阔西部。多年来,学校围绕丝绸之路,开展了多领域、多学科、多渠道的科学研究,在丝路沿线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丝路沿线的多种文明交往与融合、丝路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丝路沿线石油勘探合作开发等方面有一定的积累。2000年以来,学校已培养中亚各国留学生1000余名。学校重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学校事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14年1月,正式揭牌成立中亚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中亚学院旨在更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的人才,已开设出中亚文明史、国际贸易等7个专业,并设立了中亚留学生奖学金。丝绸之路研究院正在组织《丝绸之路丛书》,《丝绸之路经济带年度发展报告》《中亚文明史》以及“西天山西端地区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等项目。2014年以来,已牵头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选择与陕西对策”“奥斯曼帝国与现代土耳其研究”等重要学术会议,共同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离不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离不开国内高校的协同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高校相关专业的支持,高校也要开展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交流。在科学研究方面,需要加强对中亚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经济发展、文明交流乃至丝绸之路数字化技术方面的研究,最好能支持建设一些有特色的研究基地。在学术交流方面,促成丝路沿线国家高校对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专题展开富有成效的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