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教材• 方法>重要动向 > 正文
浙江农林大学思政课别具一格 实施“1+X”方案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2-23

    近段时间,浙江农林大学的陈可、刘琳等8名大学生一有空便在捣鼓微电影《东京审判》,制作这部微电影是他们正在上的思想政治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重要一环。根据安排,所有上课的同学,除了要在课堂上学习理论外,还要选择一种实践形式来体验。

  “为确保更加真实地表现当时的情况,我们查看了大量文字、视频材料。”通过几天的努力,陈可和同学们都觉得收益良多:“完成这部微电影,可以说我们对整个中国近现代史进行了多遍梳理,比课堂上的教学更直观、更让人难忘。”

  不仅是拍微电影,浙江农林大学正在进行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中,看经典、搞调研、做义工、演小品等都成了大学生选择的实践形式,可以算学分。越来越多的同学利用各种思政理论课的实践环节,走向社会、走向田野,开展实践、进行调研,体会历史发展,感受传统文化,并完成一份份关于就业、文化、环境、心理健康的调研报告和评论,并在实践中成长。对于教学改革的意义,任课老师洪千里认为,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跳出枯燥的理论学习,收获的不仅是活动本身产生的成果,还有理性思考的习惯。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

  目前,浙江农林大学探索思政课改革,实施的是“1+X”方案,“1”是选读或者选看一份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材料,“X”是开展多次实践教学,思政理论课逐渐变得生动有趣。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处长梅亚明说:“通过加强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在感性体验中得到启迪,学到了许多在学校课堂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