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 100012) 2 北京中奥新世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5)
【摘要】:文章针对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从药剂专业的角度分析,结合实际,探讨了一些高职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文章来源】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年11月
【作者简介】:周春丽(1981-),女,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1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教育部统计,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年为34万,2003年为52万,2005年为79万,2007年为144万,2008年为35l万。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l1万人,截至7月1日统计,仅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2008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虽增加44万人,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只达到68%。2010年相对2009年来说就业形势更为复杂严峻[1-2]。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2 职业教育与药学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08年高等职业院校共有1184所,年招生规模达到31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900多万人。职业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更是提高失业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增加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教育[3];对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建设的实用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职业教育却有着较好就业率和发展前景。
但是由于职业学校整体培养规模有限,受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缺口很大。有资料显示,我国技能型劳动者占城镇劳动者总数的三分之一,距离发达国家二分之一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以我国药类行业的的现状而言,近20年来,医药行业以平均每年18%的速率增长,其对人才的需求远远高于市场供给。在近期全国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前十个行业里,生物、医药类已升至第五位;在销售类人才的十大排名中,医药销售人才也已跻身第10位。随着大量外资、民营医院的出现和世界知名药企的进入,医药卫生行业已成为人才流动最快的行业之一。在2008年的某次招聘会上400多名即将毕业的医药专业的学生不到两个小时就被200多家医药企业、药店“争抢一空”,他们需要的恰恰是操作能力强的高职学生。由此可见,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这方面要想真正地培养出好的人才,必须要有专业的老师,同时要求有相关的试验器材与设备配套教学才行,而这些条件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好。
3 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在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为培养制药行业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满足岗位需求,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我们应以就业为导向,在借鉴国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建设。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在改进教学方法上提出以下措施。
3·1 复杂知识简单化 够用为准
药学知识深奥复杂,涉及到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及有关GMP的知识等等,其理论性、专业性强,不易读懂。若长篇大论、深入讲解,固然传授知识很多,但肯定会置学生于“听不懂,很枯燥”境地,反而适得其反[4]。况且我们的学生未来就业方式是以“操作”为主,太复杂的知识对学生的用途不大,因此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应将知识简单化,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满足学生的应用为好。如笔者在讲解压片机结构时,就简化为六大系统:传动系统、加料系统、压片系统、吸粉系统、润滑系统、液压系统,易记也比较好理解。
3·2 语言通俗化 积极采用案例教学
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整体素质不高,起点不一,差别较大,如有的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的是普通初中毕业生(3+2式高职生),还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大专生)等,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5]。这种情况下,深奥的知识定会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应转化语言,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形式,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备课中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一旦学生没有了兴趣,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而案例与知识相结合,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6]。高职教育目标并不是培育科研工作者,故将这些技术讲授得越通俗、越易理解越好。为此,笔者在讲解剂型时,例如胶囊剂,先让学生结合实际讲出该剂型的特点,设想胶囊壳的成分,有何好处,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补充。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又较好地传授了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3 加强互动 进行启发式教学
传统“填鸭式”教学一味灌输专业知识,而忽视教给学生有效地获取这些知识经验的方法,学生常是被动接受,思考得少;学法也往往强调对已有知识经验获得的方法,缺少探讨如何更新认知结构、不断调控自身学习状态的方法。“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教师应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药品生产要符合GMP的要求,因此在讲解GMP的洁净度要求时,笔者先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药物要符合洁净度要求,如何达到;然后在学生的问题与回答中总结答案。通过对问题的发现与讨论,使相关知识形成串联,既融合了知识又启发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增加实验与实践
“动手能力强”是高职学生的特点,也是优势,而药剂学又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操作与实验至关重要。例如剂型的制备、药物的质量检查都需要实验和相关实验器材、设备,学生亲自动手才能掌握相关技能。我们利用实验室做药物的质量检查等小型实验;利用模拟GMP车间,接近工厂化的环境,练习使用各种机器设备。同时可以利用模拟药店,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学会药品销售的知识,并学会处理一些简单的故障与临时出现的问题。这样大大锻炼了学生的独自操作能力,为最后真正进入工作环境,做好充分的准备。
3·5 结合企业需求 确定培养的目标
在欧美,教育讲究“训用合一,学以致用”,即兼顾实务的训练和应用,并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思辨与创新,因此欧洲一直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7]。高职教育要在企业收集最新的研发、技术与销售趋势,针对企业用人需求,根据就业的方向来安排课程,安排课程讲授的重难点。以药学专业为例,很多学生在毕业后的去向,一是进入药厂工作,二是到药店工作,少数学生去医院,就业的方向相对来说比较狭窄。那么就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社会的需求来确定培养的目标、培养的重点。针对准备进入药厂进行生产的学生,要在教学上加大学习使用压片机的力度。因为目前使用最多的剂型是片剂,生产片剂需要各种类型的压片机,增加压片机教学的内容和难度,多加练习使用,并取得相应的证书,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其它机器的使用。还有很多同学进入药店工作,而药店主要分为中药柜台和西药柜台,那么我们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加大力度。让学生学会陈列码放药品,并了解各种常用药品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并取得相应证书,以便更好地达到工作的需求。同时,学校也可与条件较好的企业、药店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联系,把企业、药店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以弥补学校实习条件的不足。使学生提前认识企业实际生产情况,以便毕业后尽快上岗,同时也减少毕业就失业的弊端。
总之,药剂学知识更新速度快,结合高职教育、高职学生的特点,对药学知识的讲授也需要灵活。为此我们相关课程教师要用心思考、充分备课,并在教学中大胆改革与尝试,采用新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前落后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有教学手段和方法灵活多样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才能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缩短学生步入工作岗位的磨合期,提高学生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吴惠英.浅谈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教育[J].广西轻工业理论探讨,2010(2):126-127.
[2]王玉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教育学分析[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3):37.
[3]贺杰.职业教育对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性[J].决策参考-生产力研究,2009(18):104-105.
[4]李艳萍,张立虎.高职药学专业生物制药教学方法初探[J].读与写杂志,2008(6):85.
[5]姜利.基于高职教育特点改进教学方法[J].创新教育,2009(3):123.
[6]李琳.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探索计算机专业改革[J].科技信息,2008(27):246.
[7]张锦贵.改变从现在开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